问小白 wenxiaobai
资讯
历史
科技
环境与自然
成长
游戏
财经
文学与艺术
美食
健康
家居
文化
情感
汽车
三农
军事
旅行
运动
教育
生活
星座命理

新的一年,给孩子充电的最好方式

创作时间:
作者:
@小白创作中心

新的一年,给孩子充电的最好方式

引用
1
来源
1.
https://k.sina.cn/article_7453629873_1bc455db1020013zja.html?cre=tianyi&from=baby&loc=10&mod=wedu&pos=45&r=0&rfunc=13&tj=cxvertical_wap_wedu&tr=12&vt=4

你的孩子平常是不是这样:
精神涣散,写作业心不在焉;
做什么都没劲,整天无精打采的;
生活懒散,缺少孩子该有的朝气……
其实,这些都是孩子"电量低"的表现。
每个人都有自己的能量层级,就类似手机电量。
当一个孩子能量低,也就是电量不足时,就像是一辆拉不动的火车,干什么都觉得无聊乏味;
而能量层级高,电量充足的孩子,就像是一颗小太阳,做什么都精力充沛。
今天,给大家推荐四个自我"充电"方法,来自上海交大研究生命科学的仇子龙教授:
多巴胺充电法、内啡肽充电法、血清素充电法、催产素充电法。
希望这四种充电方式,可以让孩子们在新的一年里能量满满。

多巴胺充电法

许多孩子喜欢玩游戏、刷短视频,就是因为这个过程中,大脑皮层会分泌出一种神经物质——多巴胺,它会让孩子爱上这种短暂的愉悦感。
很多父母视多巴胺为"洪水猛兽",害怕孩子沉沦在垃圾快乐里无法自拔。
但现在的孩子普遍学业压力过大,如果切断所有的娱乐活动,很容易榨干孩子的生命能量。
帮助孩子获取适当的多巴胺,不仅能给孩子的身心"松绑",更能轻松提高学习效率。
推荐几个方法,让孩子以更健康的方式,来增加多巴胺的分泌。

  1. 鼓励孩子培养自己的爱好。
    很认同一个观点:人一定要爱着点什么,它会让我们变得坚韧。
    兴趣爱好,可以丰富孩子的课余生活,点亮孩子枯燥的学习生涯。
    山东高考711分的学霸孟令昊从小学开始喜欢上了拉大提琴,每天都要练习2个小时。
    正是通过练琴,他在高中阶段学习压力很大时,精神得到充分地放松,学习劲头更加充足。
    新的一年,建议父母帮助孩子培养一样自己的爱好。
    可以是一件乐器,一项运动或者是唱歌跳舞画画等等。
  2. 允许孩子做一些"闲事"。
    博主@诞姐曾分享过自己的童年经历:
    她小时候经常上爬下跳、点火点鞭炮、挖坑搭房子、看各种闲书,但父母从不因为占用了"学习"时间而干涉她。
    因为童年充分地玩耍、释放过,她一直能量十足,对生活充满热情。
    父母要允许孩子有一些时光去做自己喜欢的事,比如观察一下午蚂蚁,看看闲书、逛逛街、搭搭乐高……
    保护好孩子的快乐,才能养出一个充满生命力的孩子。
  3. 陪孩子一起看纪录片。
    如果孩子平常喜欢盯着电子屏幕看,比如看电视、刷短视频等,那我建议可以带孩子一起看看纪录片。
    带孩子看《故宫100》,让他走进故宫,感受古代宫殿的宏伟,了解传统文化的精髓;
    看《小小少年》,让孩子看到生命的美丽和绽放,懂得热爱可抵岁月漫长;
    看《智能陷阱》,让孩子明白,如果贪图享乐、放纵自己的欲望,蹉跎掉的是自己长长的一生。
    看纪录片不仅可以防止孩子过度沉迷"垃圾快乐",还能向孩子大脑输送知识,开阔眼界。

内啡肽充电法

内啡肽,有"愉快的荷尔蒙"之称,它会让人痛并快乐着。
比如你刚开始跑步,可能跑几百米就气喘吁吁,但长时间坚持下去,会发现越跑越轻松,甚至有一种深度的放松和满足感。
这种坚持之后的快乐、自律后的愉悦,都是内啡肽在起作用。
获得内啡肽的过程虽然痛苦,但却可以给孩子带来脱胎换骨的变化。
如何利用内啡肽帮助孩子充电?三个建议送给大家:

  1. 每天坚持亲子阅读。
    对任何人而言,读书都是补充能量的最好方式。
    培养孩子良好的阅读习惯,离不开父母用心的陪伴。
    一位叫郑向怀的父亲,十多年来,每晚8点都会准时在家陪伴两个儿子阅读,为孩子营造浓郁的读书氛围。
    新的一年,放下手机,关上电视,一人一本书,一同享受亲子阅读的时光吧。
    坚持阅读,能改变孩子的气质,智慧孩子的头脑,拓宽孩子的眼界,让孩子精神富足、内心丰盈。
  2. 保持运动锻炼。
    知乎上,曾有这样一个问题:"运动对孩子的成长帮助有多大?"
    有一条高赞回答这么说:"运动让孩子变得勇敢而且自律。"
    无论多忙,家长不要忘了每天给孩子留下半小时的挥汗时间。
    可以带着孩子出去跑步、游泳、跳绳,还可以让孩子学习一些对抗类的项目,如篮球、足球、网球等。
    坚持运动的孩子,身体韧劲十足,内心能量十足,才是真正地赢在起跑线上。
  3. 培养一个好习惯。
    新的一年,可以为孩子设定一些目标,并通过拆解为每天的小目标来培养一个习惯。
    比如计划在一个月内读完一本有深度的书,养成阅读的习惯;
    每天写一篇日记,养成坚持写作的习惯;
    每天自主安排学习计划、并按时完成,养成自觉自律的习惯。
    当孩子养成一个习惯后,过程是痛苦的,但那种内心自然而然产生的快乐是悠长的。

血清素充电法

你听过"20分钟公园效应"吗?
据研究表明:每天在户外待上一小段时间能够让人更加快乐,即便不做运动,只是每天在公园待上20分钟也能让人状态更好。
这是因为,适量的阳光暴露能够刺激血清素的产生。
而血清素堪称天然的"情绪调节剂",可以缓解焦虑、抑郁的情绪,增加快乐和幸福感。
新的一年,别再让孩子闷在家里了,一起去户外沐浴阳光吧。

  1. 带孩子去大自然撒欢。
    孩子在大自然中,能够得到最好的滋养和疗愈。
    父母可以带孩子去附近的公园或者森林散步,带上放大镜观察昆虫,或是收集树叶做标本;
    带孩子去爬山、露营,看山间明月,听蝉鸣鸟叫,看鱼儿戏水;
    让孩子多待在没有天花板的地方,和大地、泥土、空气、阳光产生链接,接收来自大自然的馈赠吧。
    身处大自然里,人会变得放松,心境变得开阔,压力和焦虑会得到稀释。
  2. 带孩子来一场旅行。
    美亚曾经说过:"当你看过世界的宽广,见过众生的百态,你会发现内心会更加的勇敢和自信。"
    新的一年,利用大大小小的假期,带孩子来几场酣畅淋漓的旅行吧。
    看看大千世界,日月星辰之姿,山川湖海之美,花鸟鱼虫之奇。
    不论是城市的霓虹, 还是乡野的萤火,对孩子而言, 都是一场奇遇。
    孩子的眼界越开阔,情绪感受越多样化,内心便会愈加富足,感受到这个世界的爱与美好。
  3. 带孩子去动物园、植物园。
    记得之前我们一家子带女儿去动物园玩。
    她对一切都充满了好奇,一会摸摸羊驼,一会投喂长颈鹿,还跟我们模仿猴子的动作。
    我们一家人边参观边拍照,一路上叽叽喳喳,充满欢声笑语。
    带孩子去动物园、植物园等地方,不仅可以增长孩子见识,丰富内心能量,还能增进亲子关系,让孩子幸福感爆棚。

催产素充电法

你知道小孩子为什么会喜欢亲亲抱抱吗?
因为孩子在获得拥抱时,大脑会分泌大量的催产素,给他带来幸福。
催产素也被称为"爱的激素",人与人之间产生互动,或者是身体接触,都有助于促进催产素的产生和释放。
日常中,父母要帮孩子建立亲密感,让孩子感受到自己是被爱和关注的。

  1. 睡前聊天10分钟。
    研究发现,睡前的这段时光,是一个人内心最宁静,最渴望温暖,渴望沟通的时候。
    每天10分钟的睡前聊天,可以让孩子感受到爱与关心,帮助他们释放一天的情绪。
    可以聊聊每天在学校发生的有趣的事,或者听听孩子最近的心事与苦恼。
    这种温暖的情感交流,可以抚平孩子焦虑的内心,让孩子带着幸福和踏实安心入眠。
  2. 组织"家庭集体活动"。
    平常可以组织一些家庭活动,比如亲子烹饪,大扫除、家庭电影之夜、家庭运动会等等。
    我家有个传统,每个月都会选一个晚上,来一场"家庭电影之夜"。
    这一天,我们会选择一部全家人都感兴趣的电影,准备好爆米花、零食、水果,一家三口依偎在沙发上,尽情享受观影的乐趣。
    看完电影,我们还会一起讨论电影中的精彩片段,分享观影心得。
    这些集体活动能够增强家庭成员之间的紧密联系,促进催产素的释放,提升幸福感。
  3. 鼓励孩子多和朋友社交。
    人是社会性动物,社交活动能够给孩子带来快乐和满足感。
    可以鼓励孩子参加一些兴趣小组、社团活动或者公益活动,结交更多的朋友,拓展孩子的交友圈。
    平常也可以鼓励孩子约朋友一起出去游玩,共享欢乐时光。
    比如一起去逛街、看电影、吃美食、唱歌或者去彼此的家里聚会、聊天等等。
    孩子会从朋友身上汲取到同频的能量,变得更加阳光、向上、积极。
    一位教育家曾说:"好的家庭,要做孩子最强劲的加油站。好的父母,要做孩子最重要的能量源泉。"
    父母不仅是孩子物质的供养者,更是精神的引领者,能量的赋予者。
    新的一年,不要忘记给孩子多多充电。
    那些一点一滴积累的能量,就像点点星火,终将汇聚成炬,不断丰盈孩子的内心,让孩子朝气蓬勃,积极向上。
© 2023 北京元石科技有限公司 ◎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42949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