杜甫《燕子来舟中作》:漂泊中的温情与哲思
杜甫《燕子来舟中作》:漂泊中的温情与哲思
杜甫的《燕子来舟中作》是一首充满温情与哲思的漂泊之歌。诗人以燕子为媒介,倾诉了身处异乡的孤独与无奈,映射出对故土深深的眷恋与对安定生活的渴望。
诗作原文
《燕子来舟中作》
唐 杜甫
湖南为客动经春,燕子衔泥两度新。
旧入故园尝识主,如今社日远看人。
可怜处处巢居室,何异飘飘托此身。
暂语船樯还起去,穿花贴水益沾巾。
详细赏析
开篇点题,情景交融
“湖南为客动经春,燕子衔泥两度新。”开篇两句,诗人便以燕子为引,点明了自己在湖南漂泊已久的境况。春天已至,燕子再次归来,忙碌地衔泥筑巢,而诗人却仍在异乡漂泊,无法归家。这里的“两度新”既指燕子筑巢的辛勤,也暗示了时间的流逝和诗人的孤独。
回忆故园,情深意切
“旧入故园尝识主,如今社日远看人。”这两句诗,诗人通过回忆与燕子的旧日相识,表达了对故园的深深眷恋。燕子曾经在故园中飞翔,与诗人相识,如今却只能在远处看着诗人,无法靠近。这种物是人非的感慨,让诗人更加思念故园和亲人。
借物抒情,感慨人生
“可怜处处巢居室,何异飘飘托此身。”诗人借燕子筑巢的情景,抒发了自己对人生漂泊的感慨。燕子虽然忙碌地筑巢,但它们的巢居之地却是不固定的,这与诗人自己的漂泊生活何其相似。诗人借此表达了自己对人生无常和漂泊不定的感慨。
情感升华,依依不舍
“暂语船樯还起去,穿花贴水益沾巾。”最后两句,诗人通过描写燕子与船樯的短暂交流,表达了自己对燕子的依依不舍之情。燕子在船樯上短暂停留,与诗人交流片刻后,便又穿花贴水而去,留下了诗人独自感伤。这里的“益沾巾”既指诗人因感伤而泪水沾巾,也暗示了诗人对燕子离去的深深惋惜。
写作背景
这首诗是杜甫在湖南漂泊时所作。当时,他因战乱而离开故园,在湖南一带流浪。在这段时间里,他亲眼目睹了战乱给人民带来的深重苦难,也感受到了自己作为一个诗人的无力和无奈。这首诗正是他在这种背景下创作的,通过燕子这一形象,寄托了自己对故园的思念和对人生漂泊的感慨。
后代评价
许多诗评家认为这首诗情感真挚、意境深远,是杜甫诗歌中的佳作之一。他们称赞诗人通过燕子这一形象,巧妙地表达了自己对故园的思念和对人生漂泊的感慨,同时也展现了诗人高超的艺术技巧和深厚的文学功底。
练习题
选择题
以下对《燕子来舟中作》的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C)
A. 诗中的“两度新”既指燕子筑巢的辛勤,也暗示了时间的流逝和诗人的孤独。
B. 诗人借燕子筑巢的情景,抒发了自己对人生漂泊的感慨。
C. “暂语船樯还起去”一句中,“起去”一词表达了诗人对燕子离去的喜悦和期待。
D. 这首诗通过燕子这一形象,寄托了诗人对故园的思念和对人生漂泊的感慨。
答案解析
C项错误。在“暂语船樯还起去”一句中,“起去”一词表达的是燕子离开船樯的情景,而非诗人对燕子离去的喜悦和期待。相反,诗人通过这一情景表达了对燕子的依依不舍和对故园的深深眷恋。
解析题
请结合《燕子来舟中作》全诗,分析“穿花贴水益沾巾”一句中“穿花贴水”四个字的妙处。
答案
“穿花贴水”四个字生动形象地描绘了燕子飞翔的姿态。其中,“穿花”二字描绘了燕子在花丛中穿梭的轻盈与灵活,“贴水”二字则表现了燕子贴近水面飞行的迅捷与优雅。这两个词不仅展现了燕子飞行的特点,也暗示了诗人内心的情感状态。他像燕子一样在人生旅途中漂泊无依,但又保持着轻盈和优雅的态度。同时,“穿花贴水”还营造了一种优美的意境,使得诗歌的意境更加深远、情感更加真挚。
《燕子来舟中作》以其深刻的内涵、生动的画面和真挚的情感,让我们看到了一个时代的历史剪影,更让我们体会到了杜甫那超越时代的普遍人性关怀——对家的渴望、对生活的无奈以及在逆境中不失坚韧的文人情怀。通过这首诗,我们仿佛与杜甫并肩,一同感受着生命中的漂泊与坚持,体悟到在风雨中依然要保持对美好生活的向往与追求。在今天,这样的精神依然值得我们每个人学习与传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