法院已经判决完,怎样申请强制执行
法院已经判决完,怎样申请强制执行
当法院作出判决后,如果对方拒不履行判决内容,申请人可以通过申请强制执行来维护自身权益。本文将详细介绍如何申请强制执行、派出所后续行动的应对方法以及对方不执行判决时的处理方式。
一、法院已经判决完,怎样申请强制执行
要申请强制执行,那得按照这些步骤来。
一开始,你得好好准备强制执行申请书,这里面得把申请执行人以及被执行人的基本情况都写清楚,还有请求执行的那些事儿,以及背后的事实和理由啥的,都得写得明明白白的。
接着,可别忘了把生效法律文书的原件和复印件都准备好,还有申请人的身份证明这些材料也得一并附上。
之后,就把申请交到作出生效判决的那个法院的执行庭去。
法院受理了你的申请之后,就会去调查被执行人的财产状况,像银行存款、房产、车辆之类的,都会去查个清楚。
要是发现有可以执行的财产,就会依法采取查封、扣押、冻结这些手段,要是情况合适还会进行拍卖。
这里得特别注意一下,申请强制执行是有时间限制的,一般来说是两年,从法律文书规定的履行期间的最后一天开始算起。
所以,大家在申请强制执行的时候,一定要把这些步骤和时间都记清楚,可别耽误了事儿。
二、法院已经判了派出所又找我如何应对
法院已依法做出裁判,而派出所又采取了进一步行动,应如何妥善应对? 公安机关要求法院提供判决书,主要原因在于缓刑期届满时,当事人需要前往公安机关进行报告备案。
唯一的条件便是个人所有的刑事责任已经完整地执行完毕。
对于被宣告缓刑的犯罪者来说,在缓刑考验期限之内,应当依照法定程序和方式进行社区矫正。
只要未涉及相关法律规定的情况,缓刑考验期满后,原来判处的刑罚将不再执行,并且应当公开宣布这一结果。
缓刑制度允许特定的考察机构在一定时期的考验期间内,对罪犯实施详细的观察和评估。
根据罪犯在此期间的行为表现,考察机构将依法决定是否适用具体的刑罚措施。
《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第七十五条 被宣告缓刑的犯罪分子,应当遵守下列规定:
(一)遵守法律、行政法规,服从监督;
(二)按照考察机关的规定报告自己的活动情况;
(三)遵守考察机关关于会客的规定;
(四)离开所居住的市、县或者迁居,应当报经考察机关批准。
三、法院已经判了,对方依旧不执行怎么办
面对法院已作出的判决,对方仍未能执行该如何应对 若已经生效的民商事裁判及判决书中所认定的赔偿责任,各方应自觉履行相关义务。
如有一方拒绝履行,另一方可依法向所属地域范围内的人民法院申请强制执行,亦或是由审判员按照程序要求将案件移交至相应执行机构进行处理。
如若被执行方在收到关于履行法律文书所规定义务的通知后仍旧未能履行相关职责,人民法院有权向各涉案相关单位调取查询被执行人所持有的存款、债券、股票以及基金份额等各类资产信息。
《中华人民共和国民事诉讼法》第二百三十六条 发生法律效力的民事判决、裁定,当事人必须履行。
一方拒绝履行的,对方当事人可以向人民法院申请执行,也可以由审判员移送执行员执行。
第二百四十二条 被执行人未按执行通知履行法律文书确定的义务,人民法院有权向有关单位查询被执行人的存款、债券、股票、基金份额等财产情况。
人民法院有权根据不同情形扣押、冻结、划拨、变价被执行人的财产。
人民法院查询、扣押、冻结、划拨、变价的财产不得超出被执行人应当履行义务的范围。
人民法院决定扣押、冻结、划拨、变价财产,应当作出裁定,并发出协助执行通知书,有关单位必须办理。
第二百四十三条 被执行人未按执行通知履行法律文书确定的义务,人民法院有权扣留、提取被执行人应当履行义务部分的收入。
但应当保留被执行人及其所扶养家属的生活必需费用。
人民法院扣留、提取收入时,应当作出裁定,并发出协助执行通知书,被执行人所在单位、银行、信用合作社和其他有储蓄业务的单位必须办理。
第二百四十四条 被执行人未按执行通知履行法律文书确定的义务,人民法院有权查封、扣押、冻结、拍卖、变卖被执行人应当履行义务部分的财产。
但应当保留被执行人及其所扶养家属的生活必需品。
采取前款措施,人民法院应当作出裁定。
当我们了解了法院已经判决完,怎样申请强制执行之后,还需要清楚与之紧密相关的其他事务。比如在申请强制执行的过程中,如果被执行人提出异议该如何应对,这涉及到对判决结果或者执行程序的不同看法的处理机制。另外,强制执行的执行范围也是需要关注的要点,哪些财产可以被执行,哪些是受到保护的,这些都关乎申请人的权益能否有效实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