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把大象装进冰箱”:一个语言游戏背后的思维奥秘
“把大象装进冰箱”:一个语言游戏背后的思维奥秘
说到“把大象装进冰箱”,我们马上会想到赵本山、宋丹丹表演的小品《钟点工》。在小品中,宋丹丹说:
(1)这么地吧,我先给你出两道幽默智力题,一来呢,测验一下你的智商,二来呢,缓解一下尴尬的气氛。啊,听好啊,可招笑了。说,要把大象装冰箱,拢共分几步?哈哈哈哈哈哈哈。三步:第一步,把冰箱门打开;第二步,把大象装进去;第三步,把冰箱门带上。
把大象装进冰箱,在现实中是不可能存在的,但在思维和语言中是可以存在的,人的头脑中可以浮现出“把大象装进冰箱”的画面,并用语言表达出来。人的头脑中形成“把大象装进冰箱”的画面,可以通过缩小大象比例实现,当我们想象一个缩小比例后可以装进冰箱的大象,“把大象装进冰箱”就出现在思维中,并可以形诸语言。这种语言现象,属于违比例意象的表达。
“意象”是人的头脑中浮现出的画面及画面中的具体内容。如果意象的比例符合客观真实世界的比例,是合比例意象,比如“把苹果装进冰箱”,这在客观真实世界中是可能存在的;如果意象的比例不符合客观真实世界的比例,是违比例意象,比如“把大象装进冰箱”,这在客观真实世界中是不可能存在的。再比如,“母鸡下了一颗蛋,比鸭蛋还大”,虽然事出意外,但在客观真实世界中仍然可能存在。如鸡蛋“个头”比鸭蛋还大,是合比例意象;“母鸡下了一颗蛋,比母鸡还大”,这是夸张渲染,在客观真实世界中不可能存在,是违比例意象。
违比例意象虽然不反映客观真实世界的情形,但在思维和表达中都非常重要。实际上,人类对于用望远镜观察的宏观世界和用显微镜观察的微观世界的想象,很大程度上都是通过违比例意象实现的。例如:
(2)作为棒旋星系的银河系,有着多条旋臂,而据外媒近日消息称,美国国家航空航天局(NASA)研究表明,银河系一个悬臂上有处“断裂”,即一组伸出的恒星和气体云。天文学家将其描述为“就像从一块木板上伸出来的碎片”,这是第一次在银河系上发现与旋臂方向截然相反的主要结构。(《科技日报》2021年9月2日)
(3)就像蜘蛛捕捉猎物一样,我们的免疫细胞也会协同合作,捕捉并“吃掉”细菌。据11日发表在《科学进展》杂志上的一项研究,美国范德堡大学医学中心研究人员发现了免疫细胞的抗菌新机制,有助于开发对抗金黄色葡萄球菌和其他病原体的新策略。(《科技日报》2021年9月13日)
例(2)头脑中形成的银河系、恒星、气体云的意象,比例都是大大缩减的,例(3)头脑中形成的免疫细胞、细菌、金黄色葡萄球菌、病原体的意象,比例都是大大扩增的,这都是违比例意象的表达。
有时,违比例意象还可以用于语言游戏。“把大象装进冰箱”其实就是语言游戏,在现实中,只有合比例意象所反映的事物才能分三步装进冰箱,而这道幽默智力题是把违比例意象当作了合比例意象,所以才令人捧腹。
违比例意象也有消极的一面,就是它有时候会禁锢人的思维。例如:
(4)清康熙时钦天监丞杨光先在批驳西方地理学时写道:“若然,则四大部洲,万国之山河大地,总是一大圆球矣。……所以球上国土人之脚心与球下国土人之脚心相对……竟不思在下之国土人之倒悬。……有识者以理推之,不觉喷饭满案矣。夫人顶天立地,未闻有横立、倒立之人也。……此可以见大地之非圆也。”(谢纳《地缘政治图像学视域中的中国现代性转型》,《学术研究》2020年第6期)
有人说,杨光先不相信地球是球形,是因为他不了解经典的万有引力定律,这当然是对的;但另一方面,这也是违比例意象导致的,由于违比例意象不能反映事物的真实状况,杨光先在当时的社会背景下不能理解有关地球的知识,无法形成合理的违比例意象,也是在所难免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