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小白 wenxiaobai
资讯
历史
科技
环境与自然
成长
游戏
财经
文学与艺术
美食
健康
家居
文化
情感
汽车
三农
军事
旅行
运动
教育
生活
星座命理

“自从单位取消论文奖励,除了完成基本的科研任务,平时也没动力搞科研了”

创作时间:
作者:
@小白创作中心

“自从单位取消论文奖励,除了完成基本的科研任务,平时也没动力搞科研了”

引用
搜狐
1.
https://www.sohu.com/a/821122790_121852843

自2018年"破五唯"运动实施以来,中国高校科研奖励制度经历了重大变革。随着SCI论文奖励的取消,高校教师们面临着更大的压力和挑战。本文通过多位教师的真实案例,探讨了这一改革对科研动力和学术环境的影响。

当科研奖励这个指挥棒消失之后,你们发论文还有动力吗?小编发现,现在好像很多人都开始怀念以前发SCI的时候。毕竟以前:随便搞一篇都有万把块钱的奖励。
而现在嘛......自2018年“破五唯”运动实施以来,科研奖励制度也经历了前所未有的变革,取消SCI论文奖励,对于高校老师来说,随之而来的是更大的压力和挑战。因为SCI不是取消了,而是更重要了,但是奖励却少了!
举个例子来说,高校将原本的论文奖金纳入年度考核奖金考核方式,同时转变考核方式,这样一来,导致科研奖励大幅减少甚至取消。

图 |多所高校取消科研奖励
收获的果实,到底能换来多少根胡萝卜?
如果说原来还是奖励机制,现在则是一定要发!因为纳入考核机制,如果老师们不发,可能会导致考核不通过而面临一些惩罚甚至是降级等。所以高校老师的压力其实是更大了。
“每个月把工资百分之二三十扣除,年底考核及格再发。”(来自北京高校的教师)
“考核不达标,教师的绩效可能不足,甚至倒欠。”(来自某地区高校教师吐槽)
为什么要取消SCI论文奖励?可能是因为,前些年,大量的短平快科研文章充斥学术界,从而引起学术界的担忧与反思:就目前这种机制方法,会不会有一天,我们的学术越走越偏呢?比如为了发表,去水文;去生产刻意去迎合国际期刊的口味的文章;而一些经过了时间的沉淀的文章却不受重视。这样下去,会不会创新越来越少,水文越来越多呢?
至于如果彻底告别了基本的论文奖励,又该如何区别从事科研活动与否的贡献呢?
一些老师的看法:
“不奖励也可以啊,那么就到年限自动晋职称。”
“到了年限自动评职称。”
“取消科研奖励是矫枉过正!”
小编的看法:(个人观点,不一定对)
其实,如果彻底否定了基本的论文奖励显然是不科学的;众所周知,不同地区的教师收入水平是很大的,有些地区的教师们收入相对较低,如果再取消了基础科研奖励,那么教师们可能更没什么动力做科研了。而一些极端的例子,比如只要在CNS上发表单篇论文,就奖励高额奖金和教授职称的做法则可以避免。毕竟一篇文章还是少了点,无法说明是否能持续为学术界做出贡献。
不过目前来说,SCI依然是最高论文水平代表,就像文章开头说的,虽然很多单位取消了SCI的奖励,但是大家的感觉依然是非常卷,发SCI竞争仍然很大!对于我们的启示:只能是努力努力更努力!

© 2023 北京元石科技有限公司 ◎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42949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