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摊经济如何吸纳就业问题探析
地摊经济如何吸纳就业问题探析
地摊经济作为人类最原始也是最有生命力的商业活动之一,近年来在各地蓬勃发展。本文以新疆兵团八师石河子市为例,通过深入调研分析地摊经济对吸纳就业、稳就业保民生、促进经济社会和谐发展的作用,并提出相关建议。
地摊经济的定义与意义
地摊经济,又称夜市经济,是指通过摆地摊获得收入而形成的一种经济形式。它不仅能解决就业问题,还能满足普通百姓的生活需要,活跃城乡消费。地摊经济创业门槛不高,从业者没有太高的学历、技能要求,一定程度上缓解了就业压力。在外需下降、就业压力增加的今天,个体经营户和地摊经济已逐渐成为解决就业的蓄水池。
调研背景与方法
第八师石河子市,地处天山北坡经济带腹心位置,总面积6007平方公里,是国家规划的“乌昌石”城市群中的重要城市之一,是丝绸之路经济带核心区的重要战略支点,是我国向西开放的前沿地带。作为兵团人口最多、综合实力最强、工业化水平最高,且经济总量唯一超800亿元的城市,先后获得“全国文明城市”“国家卫生城市”“全国双拥模范城市七连冠”“国家创新型试点城市”“全国质量强市示范城市”“国家文化和旅游消费试点城市”等称号。
为了解地摊经济对解决就业问题的影响,运用普查的方式,对八师石河子市74个地摊经营点、1449名地摊经济从业人员进行了问卷调查,涉及地摊经济从业人员基本信息、就业情况、享受政策情况、收入情况、培训需求等内容,收回有效问卷1349份,有效率为93.1%。
从业人员构成分析
地摊经济从业人员主要有五类:
- 以进城务工人员为主的摊贩人群(28.7%)
- 以灵活就业人员为主的摊贩人群(27.4%)
- 以就业困难人员为主的摊贩人群(11.2%)
- 以团场职工为主的摊贩人群(7.4%)
- 以退休人员为主的摊贩人群(7.0%)
在调查中,从事地摊经济的退休人员主要集中在团场,占到了87%,市区各街道、石河子镇退休人员占比13%。
从性别来看,男性占比54.3%,女性占比45.7%;从民族来看,从业人员民族以汉族为主,回族、维吾尔族占一定比例;从年龄来看,年龄以20-60岁人员为主,占到了87%,退休人员占一定比例,达到了9.1%,20岁以下人员占到了3.9%。从健康状况来看,身体健康及一般的占比97.8%。
经营地点分布情况
从经营时间来看,八师石河子市地摊经济是2020年上半年兴起的。从经营地点来看,市区街道地摊经济分布广、从业人员多,5个街道、石河子镇,分布的范围主要集中在广场、小区、步行街、早市、夜市等人流量比较大的地区。从事地摊经济人数占到了70.4%,城郊团场——石总场北泉镇、152团靠近市区,从事地摊经济的人员占20.2%。偏远团场因远离八师石河子市,主要是围绕团部周边从事地摊经济等灵活就业形势,从事地摊经济人占9.4%。
从业人员基本特征
- 人员接受补贴及技能培训比例不高但呈提升趋势。从调查情况来看,867人享受了政策,占比64.3%;从参加职业技能培训情况看,485人参加了八师石河子市组织的各类培训,占比40%。
- 地摊经济从业人员经营方式以兼职为主。全职占到了37.9%,兼职占到了62.1%。从经营时长来看,大部分地摊经济从业时间在4-8小时、8小时以上;从经营类别来看,地摊经营的商品类别主要集中在蔬菜、水果、肉类、水产、餐饮、服装饰品等,种类很多;从产品来源来看,地摊产品主要以规模批发、临时采购、自家生产为主。
- 地摊经济启动成本不高。从启动成本来看,启动成本在3000元以下占比最高,占74.5%。从摊位费来看,21.8%的地摊经济从业者无摊位费,每年100元-500元摊位费占到了38.3%,每年501元-1000元的摊位费占到了23.5%,每年1000元-3000元占到了10.3%,每年3000元以上的摊位费占到了6.1%。
- 地摊经济从业人员收入不高。从地摊经济从业人员月收入来看。月收入1000元以下184人,占比13.6%;月收入1000元-3000元的792人,占比58.7%;月收入3000元-5000元197人,占比14.6%;月收入5000元-8000元的84人,占比6.2%;月收入8000元以上18人,占比1.3%。
地摊经济吸纳就业潜力分析
地摊经济在吸纳就业方面发挥了积极的作用。市场经济条件下,对资本少、缺乏技能的农民工、失业人员和一部分就业困难大中专毕业生来说,到有市场前景的地方从事地摊经济可以缓解就业压力、提高收入,拓宽了就业渠道,促进社会和谐稳定。从调查情况来看,摊主1094人,占到了81.1%。从1349份调查问卷来看,吸纳1-2人就业的占比最高,为83.6%。餐饮小吃等第三产业占比较高。八师石河子市地摊经济中,烧烤、羊肉串、臭豆腐、酸辣粉、炒粉等全国各地的特色小吃占据大量摊位。八师石河子市幸福路的地摊经济(夜市)中,餐饮小吃就达72家,市区街道也有专门的夜市,其经营范围也以餐饮为主。此外,经营蔬菜、水果、肉类、水产的541人,占比40.1%。地摊经济有利于推进创业。从调查来看,摊主1044人,占到了77.4%,其中184人办理了营业执照且有固定经营场所,这也是地摊经济促进就业创业的体现。地摊产品生活类产品多,生产产品少。从此次调查结果来看,蔬菜水果、肉类水产占比最高,占到了54.1%;美食餐饮占比35.1%,服装鞋帽等百货占比11.5%,其他产品占比13.3%。从统计结果来看,地摊经济丰富了消费者的夜生活,拉动了消费,消费增加了经济发展活力。
地摊经济发展存在的问题
地摊经济还存在就业潜力不足,需要加大政策扶持力度,加大技能培训规模不大;易带来占道经营与交通拥堵、环境卫生问题。存在食品安全隐患,监管难度大等问题。
政策建议
加大政策扶持力度,积极培育市场主体。近年来,八师石河子市加大了一次性就业补贴、高校毕业生创业补贴、灵活就业人员社保补贴、创业担保贷款等民生政策的落实力度,各项民生普惠政策得到了进一步落实,老百姓得到了实实在在的实惠。“地摊经济”活跃以后,涌现出了一大批灵活就业群体,及时为这部分群体提供就业创业政策服务,是稳住扩大就业成果的重要保障。如及时兑现符合条件的灵活就业社保补贴;对有创业意向的地摊摊主提供创业咨询服务,对符合条件的人员落实创业补贴;开发符合这类群体的培训课程,对符合条件的落实职业培训补贴。积极宣传各项就业创业政策,扶持地摊经济合理发展。八师石河子市对地摊经济的政策宣传落实力度都有所加大,今后还要继续加大相关政策的宣传落实力度,做到“四个应尽”,即应帮尽帮、应到尽到、应快尽快、应享尽享。
加大职业培训力度,提升从业人员技能水平。大力加强职业培训工作,建立健全面向全体劳动者的职业培训制度,是实施扩大就业的发展战略,解决就业总量矛盾和结构性矛盾,促进就业和稳定就业的根本措施;是贯彻落实人才强国战略,加快技能人才队伍建设,建设人力资源强国的重要任务;是加快经济发展方式转变,促进产业结构调整,提高企业自主创新能力和核心竞争力的必然要求;也是推进城乡统筹发展,加快工业化和城镇化进程的有效手段。政府应进一步加大对符合培训条件的从业人员的培训的资金扶持,对积极参加规范的职业培训,并取得岗位证书的人员,给予一定的补贴;实施职业技能提升行动,开发符合这类群体的培训课程,提高从业人员技能水平。
加大创业展示、创业推介的宣传力度。近年来,八师石河子市开启了创招会模式,即招聘会与创业成果展示会相结合,在企业招聘、人员求职这种原始招聘会的基础上,加入了创业项目的展示。创业成果展示暨民营企业招聘会的成功举办,锻炼了队伍,提升了公共就业服务水平,提高了劳动者的整体就业能力,又为八师石河子市经济发展、社会和谐稳定做出了贡献。今后,还要加大创业培训的力度,加大创业展示、创业推介的宣传力度,征集可借鉴、可复制、可推广的优秀创业项目,拓宽八师石河子市群众的自主创业平台、拓宽创业渠道、调动职工创业创新的积极性。建设团场创业孵化基地,为团场自主创业人员提供一个展示的场所,促进团场职工、高校毕业生、青年、妇女等群体实现创业;要加大社保补贴、创业担保贷款等优惠政策的宣传力度,加大政策的惠及面,让政策“应帮尽帮”“应到尽到”“应快尽快”“应享尽享”。
科学规划、精细管理,加大政策跟进落实。地摊经济要健康有序发展,需要社会各界、各部门共同努力,形成合力。在管理方面,联合工商、交警、卫生等部门组成联合执法队,定期对地摊主进行安全隐患排查、食品卫生安全、经营执照等方面的检查工作。在服务方面,工商、卫生等部门开辟“绿色通道”,为经营户快速办理营业执照、健康证等。在卫生方面,增设垃圾桶和增加垃圾处理的频次,确保整个经营区域的卫生干净整洁;安监部门要加强地摊经济周边安全的监管,杜绝事故发生。建议政府在地摊经济的管理上下足功夫,让市场充满活力又规范有序,让老百姓放心消费,让地摊经济真正发挥“聚人气、添活力”的效果,进而繁荣城市夜经济的发展,吸纳更多劳动者就业,发展经济、造福人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