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避型依恋如何自救?
回避型依恋如何自救?
回避型依恋者在亲密关系中常常表现出矛盾的心理状态:一方面渴望爱与被爱,另一方面又在对方表达爱意时选择逃避。这种行为模式不仅影响了他们的感情生活,也让他们在人际关系中感到困扰。本文将探讨回避型依恋者对待爱的态度、其心理形成机制,并提供一些实用的自救方法。
一、回避型依恋者对待爱的态度
回避型依恋者在亲密关系中往往处于一种矛盾状态。当遇到心仪的对象时,他们虽然内心渴望接近,却会不自觉地产生抵触和抗拒情绪。他们可能会通过偷偷观察、暗送秋波等方式表达好感,但一旦对方表现出真实的感情,他们就会立即变得疏离和高冷。
这种行为模式往往导致对方产生误解,认为自己的好感是自作多情,从而错失了可能发展的情感机会。尽管回避型依恋者也会感到遗憾,但他们往往会自我安慰道:“这证明了他们并不真的喜欢我,爱情都是不可靠的。”这种自我证实的预言让他们更加封闭自己。
二、回避型依恋者的心理形成机制
心理学研究表明,一个人的依恋类型主要由其早期与主要照顾者(通常是母亲)的互动方式决定。如果在婴儿时期,当他们表达需求时经常得不到回应,或者在成长过程中经常被忽视和漠视,就会形成不安全的依恋模式。
例如,当孩子哭泣或需要关注时,如果父母经常不予理睬,孩子就会学会用回避和压抑情感的方式来保护自己。这种经历让他们在成年后对亲密关系产生不信任感,害怕再次受到伤害,从而形成回避型依恋。
三、回避型依恋者如何自救
1. 自救之前,要自省
回避型依恋者想要改变首先要认识到,自己对恋人的回避倾向是造成关系不能顺利进行的原因。而不是把屡屡遇不见合适的人,爱情永远与自己无缘,自己总是被爱推开,归结于命运的不公,自己不值得被爱等外因。
2. 自爱自信,改变认知
有了自省,才能改变认知。就是找到你根深蒂固自以为对的想法背后的漏洞,去发现它的错误和不真实。比如,你认为自己是不值得被爱的,别人爱你都是有条件的。小时候父母夸你,你需要考一百分,在学校表现好,否则就会受到冷落和漠视。
跳出来看,这里面有两个漏洞:一个是,父母教养方式的错误,这是他们的错,不代表你就不值得,也不代表其他人的爱都是这样。你可以仔细观察身边其他人的父母,很多都是无私、无所要求的爱孩子。另一个是,你终究会遇到无条件爱你的人,以及不离不弃的关系。这个不只是恋人,也可以是朋友、其他亲人。
3. 找安全型伴侣
一个行之有效的方法是寻找与自己截然相反的安全型依恋者建立关系。安全依恋型的人在关系中通常具有安全感,尊重对方需求,不惧怕承诺,能够坦然面对拒绝,主动分享感受,相信爱与被爱。与这样的人相处,可以自然地弥补内心的恐惧。
4. 尝试安全型关系的相处模式
虽然遇到合适的伴侣是一种幸运,但更重要的是主动改变自己。尝试用安全型关系的相处模式去面对感情:不再逃避表白,不再错过机会,有问题就坦诚沟通,不舒服就直接表达。当开始接受真实的自己时,那些回避的恐惧也会逐渐消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