侗族银发簪:工艺精湛的文化瑰宝
侗族银发簪:工艺精湛的文化瑰宝
侗族银发簪是侗族银饰文化中的瑰宝,它不仅展现了侗族人民精湛的银饰制作工艺,也是侗族深厚文化底蕴和精神信仰的象征。其独特的太阳花形制,彰显了侗族人对太阳的敬仰与热爱,更体现了民族与自然的紧密关联。
文物概貌
藏品名称:侗族银发簪。基本信息:长15厘米,宽8厘米,厚16厘米,重88克。发簪由侗族特有的一种银金属制成,银的含量在50%左右。现藏于中南民族大学民族学博物馆。
文物释读
独特的工艺
侗族银饰的制作流程主要包括七个步骤:熔银、锻打、拉伸、镶嵌、焊接、擦洗和抛光。首先,通过高温吹烧侗银使其熔化;其次,根据银饰所需的工艺样式,将熔化后的侗银锻打成薄片或拉伸成丝状、条形等;接着,运用压、刻、雕、镂等不同的镶嵌工艺,配以精致的图案和纹理;随后,通过编织或焊接的方式将这些元素组合成具有精美纹样的银饰,再对其进行整形处理;此外,因侗银并不是物理意义上的纯银,而是侗族特有的白银,银的含量只有50%,其表面容易氧化,所以银饰在成型之前还要进行人工擦洗和打磨抛光;银饰成品在佩戴之前也需要提前擦拭。
馆藏侗族银发簪分为头部、身部和尾部三段,结构完整,制作精美。发簪头部由三朵银质花朵组成,因其花朵形似太阳,称其为“太阳花”。白银捶打成型并向外展开作花萼,中间焊接两层花瓣,其中一面向下展开,一面向中心聚拢,中心由红色丝线作花蕊,花萼底部焊接银柱向外延申作花丝,并配以绿色丝线作点缀;发簪身部由三条形银柱组成,采用拉伸和编织工艺,将银丝编织成型;发簪尾部为锻打成型的棱锥形片,也是插入头发中的部分。
精美的图案纹饰
侗族银饰图案偏爱以花鸟动物为原型,蕴含着侗族人对自然的深情以及多神信仰、万物有灵的宇宙观。侗族人亲近动植物、山川,将山唤作“山兄弟”,古树尊为“树祖我”,在侗族民间故事里,牛、鱼、蛇等都是侗族人的亲密伙伴,秉持天人合一、万物共生理念。由此,山川、桥梁、古树等自然元素,还有太阳、月亮等天体,以及罗汉、龙凤等神话形象,都成了侗族人心中驱邪避凶的崇拜对象。侗族银饰艺术就生动展现了这份自然崇拜,侗族银饰上常见日月星辰、飞禽走兽、人物花鸟等图案。
馆藏这件太阳花形制的发簪极为典型,精妙设计尽显侗族人对太阳的敬仰与热爱,不只是自然景致的艺术呈现,更是侗族太阳崇拜文化在物质层面的有力彰显,凸显民族与自然的紧密关联。
(图片来源:中南民族大学民族学博物馆藏)
功能作用
侗族银饰有着多重关键功能作用,这些功能深深扎根于侗族的社会生活、文化传承以及精神信仰体系之中:
- 装饰功能
从外观美感来讲,侗族银发簪造型精美独特,簪头精心打造出三支太阳形式的花朵,工艺精湛,细节处尽显匠心。在侗族女子梳理发髻时,银簪斜插其间,其闪耀的金属光泽与精致造型,瞬间为发型增添了灵动与华丽之感,凸显女子温婉柔美、端庄大方的气质,成为装扮造型不可或缺的点睛之笔,无论是日常出行还是走亲访友,都让佩戴者别具风姿。
- 文化传承功能
侗族历史上没有本民族文字,先辈们便将诸多文化精髓隐匿于服饰、银饰这类载体中以世代相传。银发簪承载着先辈们流传下来的审美观念、精湛技艺,诸如簪上的太阳花这种独特的造型设计,可能蕴含着古老的自然崇拜文化或是部落传说;每一种造型搭配都是文化的沉淀,后人通过研习制作工艺、佩戴传承银簪,维系着与先辈们精神与技艺上的纽带,使得民族文化生生不息。
- 身份彰显功能
在侗族社会结构里,银饰的多寡在一定程度上代表着家境与身份地位,银发簪亦是如此。家境优渥、地位尊崇的女子往往拥有工艺更复杂、用料更上乘的银发簪;一些造型别致、镶金嵌宝的银簪,旁人一眼便能瞧出佩戴者不凡的出身,彰显着其在家族、村寨中的特殊地位,利于在社交、集体活动场合凸显个人身份,获得他人敬重。
- 社交功能
侗族以银为美、以银为富,又以多为美、以重为美。大型节日、集会是侗族民众重要社交契机,女子盛装出席,精美的银发簪就是无声 “社交名片”。造型新颖、工艺精湛的银簪能吸引众人目光,成为人们夸赞、交流的话题起始点;年轻女子借此展示自己的心灵手巧(若簪子为自制)与审美品位,获得异性欣赏、同性艳羡,增进人际往来,为结识新朋友、拓展社交圈助力,甚至促成姻缘佳话。
- 精神寄托与祈福功能
侗族笃信自然神灵,秉持万物有灵观念。太阳被视为生命、希望的象征,银发簪上若以太阳为造型主题,女子佩戴它,就怀揣着借助太阳神力庇佑自身的期许;日常佩戴,祈愿生活顺遂、远离灾祸病痛,到了祭祀典礼等庄重场合,银簪更是承载满满祈愿,仿若能联通神灵,获取福泽,慰藉族人心灵,给予精神支撑。
文化内涵
银饰作为一种民族文化的特殊载体,既含民族崇拜意蕴,又表达了民族信仰。于侗族人民而言,银饰绝非普通的装饰品,它有着多重非凡意义。一方面,银在侗族社会象征着财富与地位,在大众认知里,穿戴的银饰愈多,越能彰显家境的殷实与身份的高贵;与此同时,银还被赋予了辟邪纳福的神秘力量,承载着族人质朴美好的祈愿。
在侗族诸多银饰里,银发簪极为独特,蕴含着深厚文化底蕴。就馆藏这支造型别致的银发簪来说,簪头精心打造出三支太阳形式的花朵,明艳璀璨、光彩照人。在侗族的信仰体系里,太阳是生命与希望的象征,孕育万物、赐予生机,备受尊崇。每逢盛大节日、热闹集会或是庄重肃穆的祭祀典礼,侗族女子便会郑重地将这支银发簪插于发髻之上。此时,银簪在日光映照下熠熠生辉,仿若将太阳的光辉与能量汇聚,既装点了女子的柔美风姿,又似携带着神圣的护佑之力,庇佑佩戴者顺遂安康,彰显着银饰辟邪纳福的特殊寓意,凸显其在重要场合的不可或缺。
侗族在漫长岁月里并无本民族的文字,然而文化的火种并未因此黯淡,聪慧的侗族人民巧妙地将诸多文化特征隐匿于服饰之中,世代传承、延续至今。银饰作为侗族服饰体系里熠熠生辉的重要构成,宛如一位忠实的文化史官,无声诉说着往昔故事,承载着先辈们的审美意趣、技艺传承以及独特价值观,历经悠悠岁月,稳稳接过文化传承的接力棒,肩负起延续民族文化根脉的重任。
结语
侗族银发簪是侗族银饰文化中的瑰宝,它不仅展现了侗族人民精湛的银饰制作工艺,也是侗族深厚文化底蕴和精神信仰的象征。其独特的太阳花形制,彰显了侗族人对太阳的敬仰与热爱,更体现了民族与自然的紧密关联。银发簪在侗族社会中承载着装饰、文化传承、身份彰显、社交以及精神寄托与祈福等多重功能,是侗族女子不可或缺的重要配饰。通过银发簪,我们不仅能够欣赏到侗族银饰的华美与精致,更能深刻感受到侗族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与追求以及对自然神灵的敬畏与崇拜。侗族银发簪作为侗族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将永远闪耀着璀璨的光芒,传承着侗族人民的智慧与精神。
参考文献:
[1]周素萍.湘黔桂边区侗族村落银饰的田野调查与反思[J].黔南民族师范学院学报,2017,37(02):103-107.
[2]李泊沅.侗族银饰及其文化内涵[J].艺术科技,2015,28(01):100.
[3]张倩.贵州侗族“银饰”的典型文化符号研究[J].传媒论坛,2020,3(04):141.
[4]蒋卫平.湘西地区侗族银饰手工艺初探[J].艺术评鉴,2017,(24):26-2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