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小白 wenxiaobai
资讯
历史
科技
环境与自然
成长
游戏
财经
文学与艺术
美食
健康
家居
文化
情感
汽车
三农
军事
旅行
运动
教育
生活
星座命理

选择药敏提示敏感的抗菌药,实际应用却无效,到底怎么回事?

创作时间:
作者:
@小白创作中心

选择药敏提示敏感的抗菌药,实际应用却无效,到底怎么回事?

引用
腾讯
1.
https://new.qq.com/rain/a/20250102A08W0K00

一位28岁女性患者在产后出现流感合并MRSA肺炎,尽管使用了敏感的抗菌药物万古霉素,但治疗效果不佳。本文通过详细分析这一临床病例,探讨了在实际应用中抗菌药物治疗无效的可能原因,并提出了相应的解决方案。

病例简介

患者女性,28 岁,产后 3 天,因发热、咳嗽伴胸闷 5 天收入院。产前咽拭子核酸显示H1N1流感病毒阳性,已予奥司他韦口服治疗。

胸部CT影像如下:

入院后查痰培养显示耐甲氧西林的金葡菌(MRSA),诊断为甲型 H1N1流感肺炎合并 MRSA 肺炎,继续奥司他韦抗病毒,并根据药敏结果使用万古霉素 1.0 q12 h 静滴治疗。

治疗3天后,患者仍有39度以上高热,复查流感核酸已转阴,予气管镜吸痰,肺泡灌洗液(BLAF)培养仍为 MRSA,药敏结果与之前相同。

分析病情

患者 MRSA 肺炎诊断明确,根据药敏与指南推荐使用了万古霉素,但治疗无反应。监测万古霉素谷浓度为 8.6 mg/L,根据《中国万古霉素治疗药物监测指南 (2020 更新版)》,对于普通感染的成人患者,推荐万古霉素目标谷浓度维持在 10 ~15 mg/L。

患者体重 100 kg,肌酐清除率达 156 mL/min,而肾功能亢进(augmented renal clearance, ARC)的临界值 130 mL/min,由此推测患者可能处于 ARC 状态,即肾脏清除药物的能力异常增强,过量的万古霉素经肾脏清除,导致血药浓度不达标,治疗失败。

调整方案

调整抗感染方案有两个:

  • 方案一:增加万古霉素用量,如 1 g q8 h,并动态监测血药浓度;
  • 方案二:更换为利奈唑胺。

最终抗生素调整为利奈唑胺,患者体温明显下降,最终热退病情好转,影像学显示病灶明显吸收后出院。

可能的原因分析

当遇到药敏显示敏感但肺炎抗菌治疗无反应的情况时,需要考虑以下问题:

诊断与鉴别诊断

虽然痰培养或 BALF 培养阳性,但未必是致病菌,也可能是污染或定植,需要结合临床表现、影像学、微生物培养结果等认真解读与综合分析。

用药方案不合理

  • 铜绿假单胞菌肺炎,药敏提示虽然对阿米卡星、庆大霉素等氨基糖苷类敏感,但氨基糖苷类的肺泡衬液浓度较低,不宜单药治疗。
  • 肺炎链球菌肺炎予青霉素 480 万 U bid 治疗也是欠合理的,青霉素的半衰期仅 0.7 小时,所以中国指南推荐 q4 h 或 q6 h 使用。

引流问题

引流永远是第一位的,脓胸、肺脓肿时,抗生素很难到达脓腔,治疗效果较差,所以在抗感染基础上必须加强引流。很多长期卧床的院内获得性肺炎、呼吸机相关性肺炎患者,咳痰能力弱,抗感染治疗已不是最最关键的,加强痰液引流,气管镜多吸痰才可取得较好的效果。

其它情况

  • 体外感染不能完全代表体内敏感,体外药敏试验结果有局限性,其药敏折点的判定标准主要是以血流浓度为基础建立的,缺少药物在体内的动态指标,不能完全指导体内其它部位感染用药。
  • 治疗失败还可能与启动治疗较晚、患者全身状况差、合并有其它多种疾病、细菌毒力较强等多因素相关。

总结

  1. 微生物培养结果阳性,首先是评估判断属于污染、定植还是感染,不应「见风就是雨」;
  2. 根据药敏结果指导抗菌治疗后若未见效,应进一步评估诊断与鉴别诊断;
  3. 引流、合理的抗菌用药方案同样重要。
© 2023 北京元石科技有限公司 ◎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42949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