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树花:中国独特的泼铁花传统
打树花:中国独特的泼铁花传统
“打树花”,字面意思是“击打树花”,是河北省张家口市蔚县的一种地方艺术形式。[图片由张宇提供给中国日报]
中国电视剧《延禧攻略》在中国观众中掀起了一股热潮。在第32集中,乾隆皇帝所爱的妃嫔之一高贵妃,想要为乾隆的母亲献上一场震撼人心的表演,以庆祝她的生日。这场表演在剧中被称为“万紫千红”,意为“色彩斑斓”。而这场表演的原型就是“打树花”,也被称为“泼铁花”,不仅在电视剧中出现,还在北京附近的河北省张家口市蔚县得以传承。
“打树花”有着500多年的历史,已被列入河北省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目前最著名的表演地点在蔚县暖泉镇。
在古代暖泉镇,许多铁匠因为经济条件无法购买烟花,而周围的富人却能轻易地通过燃放烟花来庆祝春节或元宵节。然而,这些铁匠从铁花的火花中获得灵感,将熔化的铁水泼洒在城堡大门上方的砖墙上,当铁水弹回时,就像绚丽的烟花一样绽放。
这种令人兴奋的氛围吸引了许多买不起真正烟花的当地人前来观看,逐渐形成了一个传统:春节期间或元宵节时,富人用烟花庆祝,普通人则用“打树花”来庆祝,这一传统一直延续至今。
最初,“打树花”的表演是在暖泉镇的城堡墙上进行的,但随着观众数量的增加,人们建造了一个大型广场来容纳表演。
“打树花”的主要表演者是三位年过四十的师傅,他们戴着草帽,穿着反穿的羊皮袄。
在表演前夜,将熔化的铁水倒入墙前的铁锅中,一位师傅拿着木勺走上前来,只要他手中的白勺子伸入熔化的铁水中,铁水就会立即溅起。当一位师傅将超过1600摄氏度的铁水泼洒过墙时,珍珠般的金红色铁滴爆裂成金色火花的雨幕,就像一把把小伞,让观众惊叹于这神奇的景象。
为了让表演更加壮观,师傅们通常会依次泼洒热铁水,以节省体力,为观众呈现更精彩的表演。
如果你认为这是一项简单的表演,那么当你了解其准备工作时,你可能会改变看法。
收集的废铁重量超过500公斤,必须在大火中熔炼半小时,而由柳树根制成的木勺需要在水中浸泡数天,然后用小火烘干,以使其足够坚固而不被烧毁。
这场表演对师傅们的臂力、技巧和勇气都有很高的要求,对于新手来说,很容易被烧伤。
如今,暖泉镇的表演总是伴随着许多民间表演,如唱歌、灯笼舞、剪纸等,但对于艺术家来说,表演前最重要的环节是祭炉,因为他们认为尊重应该永远放在首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