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小白 wenxiaobai
资讯
历史
科技
环境与自然
成长
游戏
财经
文学与艺术
美食
健康
家居
文化
情感
汽车
三农
军事
旅行
运动
教育
生活
星座命理

基因组研究:噩梦背后的遗传密码

创作时间:
作者:
@小白创作中心

基因组研究:噩梦背后的遗传密码

引用
澎湃
1.
https://www.thepaper.cn/newsDetail_forward_27276967


Via:Pixabay

新研究发现,频繁做噩梦与焦虑、抑郁和神经质等精神健康问题之间存在显著的遗传重叠。此外,失眠症患者更有可能经历频繁的噩梦,这可能揭示了噩梦与睡眠问题之间的复杂联系。

一项涉及数万名芬兰人的基因型研究发现,与噩梦相关的遗传因素与与焦虑、抑郁、创伤后应激障碍和神经质相关的遗传因素存在显著重叠。研究还发现,患有失眠症的人更有可能频繁做噩梦。这项研究发表在《转化精神病学》(Translational Psychiatry)杂志上。

噩梦是一种生动而令人不安的梦,通常会让人在醒来时感到恐惧、痛苦或焦虑。它们通常发生在快速眼动(REM)睡眠阶段,这是大多数梦境发生的时间。噩梦可能由多种因素引发,包括压力、焦虑、睡眠剥夺以及某些药物或物质。各个年龄段的人偶尔都会做噩梦。然而,频繁和反复的噩梦可能是精神健康问题的症状。

科学家认为,噩梦可能是由恐惧和负面经历引起的。例如,创伤性事件显然与退伍军人的噩梦有关。此外,研究表明,有严重睡眠问题、酗酒或精神症状的人更容易做噩梦。然而,噩梦的风险因素尚不完全了解。

研究作者Hanna M. Ollila和她的同事希望研究影响噩梦频率的潜在生物学和流行病学机制,他们还对噩梦、睡眠和精神特征之间的因果关系感兴趣。为此他们进行了全基因组关联研究。

全基因组关联研究(简称GWAS)是一种涉及对大量人群的完整基因组进行扫描,以寻找与特定疾病或特征相关的遗传变异的研究方法。这种方法使科学家能够通过比较有病和无病个体的基因序列,识别可能导致某种疾病风险的具体遗传因素。

用于此项分析的数据来自芬兰的多个大型研究项目,包括Finrisk、芬兰双生子队列研究(Finnish Twin Cohort Study)、FinHealth和GeneRISK。在这些研究中,除了其他数据外,研究人员还收集了参与者梦魇的发生情况,并详细记录了他们的遗传信息。为了消除混杂因素,研究人员在某些分析中排除了那些每月至少一次因酒精中毒而无法参与研究的人。

研究结果显示,基于单核苷酸多态性(DNA序列中个体间的差异)的噩梦遗传性相对较小,仅为5%。进一步分析发现,与频繁噩梦相关的遗传因素与创伤后应激障碍和其他一些心理健康症状有很大的重叠。

最强的关联是与个性特质神经质、焦虑和抑郁有关。然而,频繁噩梦也与失眠、精神分裂症和酒精依赖等遗传因素有重叠。

孟德尔随机化分析(Mendelian randomization analysis;一种评估危险因素和健康结果之间因果关系的方法)表明,失眠可能是噩梦的一个因果危险因素,尤其在控制酒精摄入时。

研究作者总结道:“这些发现显示了噩梦遗传风险与失眠之间可能存在两种机制,一种是与睡眠问题和梦境的负面性直接相关的机制,另一种是与梦境被回忆的频率相关的调节效应。此外,大量饮酒可能会改变噩梦和精神病特征之间的遗传相关性。”

“考虑到与精神病特征的显著相关性,增强对噩梦对健康和疾病的影响以及系统收集有关噩梦的信息的意识变得至关重要,特别是在临床样本中进行长期跟踪,然后将这些结果应用于更大的群体。”

该研究揭示了噩梦遗传基础,但也存在需要考虑的限制。值得注意的是,虽然遗传数据来自基因分型,但关于噩梦的数据是通过自我报告收集的,且只有一个问题,这可能存在报告偏见并影响了结果。

Via:《海绵宝宝》

参考文献(点击滑动查看)
1.Ollila, H.M., Sinnott-Armstrong, N., Kantojärvi, K. et al. Nightmares share genetic risk factors with sleep and psychiatric traits. Transl Psychiatry 14, 123 (2024). https://doi.org/10.1038/s41398-023-02637-6

© 2023 北京元石科技有限公司 ◎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42949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