坂田街道:服务管理好流动党员,牵引来深建设者融入社区
坂田街道:服务管理好流动党员,牵引来深建设者融入社区
近年来,随着城市更新发展和基础设施完善,龙岗区坂田街道象角塘社区吸引了很多“外地人”,仅2023年3月至今就新增近1万人,如何让来深建设者融入社区,是社区治理的一个重要问题。为此,社区党委坚持党建引领,把来深建设者群体中的流动党员挖掘出来、凝聚起来、运用上来,让他们牵引来深建设者扎根社区、参与治理。
“亮身份”挖掘流动党员,为来深建设者解忧。
依托“党委委员包片负责”机制,引领各所属党组织坚持开展“寻找身边的党员”行动,通过协助解决外地户口适龄儿童入学等来深建设者常见问题,不断挖掘流动党员并就近纳管,流动党员感受到党组织的关怀,也愿意贡献自己的力量。
有一位流动党员是城中村小区的楼栋长,网格员经常帮他解决一些楼栋管理难题,他也愿意为本楼栋困难群体提供力所能及的帮扶,比如常年为困难儿童家庭提供减免房租在内的帮助,比如主动帮助因居住楼栋装修需要转租的租客家庭寻找价格适合的房屋。
通过努力,社区党委深挖并有效纳管了来自城中村小区、花园小区、保障房小区、园区企业、社会组织等领域的流动党员150余名,并且引领他们就地解决深建设者群体民生问题。
“优服务”凝聚流动党员,为来深建设者圆梦。
在工作中,社区经常会听到流动党员的声音,总结起来就是“三有三无”,“有热情无指导”“有意愿无支持”“有资源无平台”,为此,社区统筹好党群服务阵地,建成以佳兆业中央广场党群服务站为中心,呈祥花园、雪象花园新村等党群服务站为分站点的“1+N”流动党员之家,支持流动党员群体共享近2000平方米的服务阵地,并依托阵地举办各类教育培训和文体活动,不仅把流动党员凝聚起来,还丰富了来深建设者的精神生活。
例如,在佳兆业中央广场流动党员之家,500多名随迁老年人在35名优秀的流动老党员带领下,积极参加各类学习和文娱活动,实现“老有所乐、老有所学”。比如,在呈祥花园流动党员之家,近30名流动党员筹建公益图书室,动员引导小区200余户家庭捐赠闲置书籍近8000册,并成立公益讲师团队,为小区来深建设者家庭开展急救技能培训、书法、绘画、写作、法律知识等多期公益讲堂。
“搭平台”用好流动党员,为来深建设者赋能。
流动党员的“一阵阵热情”,需要予以引导,才能变成社区治理的“一件件事情”。为此,社区积极搭建平台,把流动党员用起来,带动来深建设者群体在实践中提高治理意识和能力。
比如,在各居民小区探索“支部主导+专业社工引导+自治志愿服务项目”模式,量身打造、贴身定制党群志愿服务项目,在流动党员组织带动下,引导累计400余人的来深建设者群体在创文宣传、环境提升、垃圾分类、纠纷调解、邻里互助等方面发挥作用。
比如,在高密度花园小区成立广场舞自治管理委员会,由流动党员带领随迁老年人群体2600余人次开展巡查督导600余场次,该项工作也获评龙岗区基层社会治理“龙岭模式”创新实践案例。
比如,搭建社企共建平台,在园区企业流动党员的引领下,辖区福民达、科尔达、山海云汇等近25家爱心园区企业累计捐资近50万元支持社区公益事业。
经过努力,象角塘社区流动党员服务管理经验获评“圳治2023年度党建引领基层治理优秀案例”,接下来,社区将持续深化“流动党员之家”建设,并依据流动党员类型特点,建立以党支部为核心,以楼栋长、公保障性住房租户、随迁老人、大学生为成员的特色流动党小组,不断提高流动党员牵引来深建设者融入社区的水平。
本文原文来自南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