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药过期,究竟是更毒了还是没毒了?
农药过期,究竟是更毒了还是没毒了?
农药过期后是更毒了还是没毒了?这是一个值得关注的问题。本文将从毒药的分类入手,详细探讨过期农药的毒性变化,并分析毒药在食品加工中的应用。
虽然我们在生活中较少讨论毒药,但实际上毒药的存在比我们所认为的要更普遍。毒药大致分为两种:生物性毒药和化学性毒药。
前者为化学物质,如药物、工业毒物、军用毒物等;后者又分为动物性毒物(如蛇毒、河豚毒等)和植物性毒物(如苦杏仁、毒蘑菇等)。此外,还可从不同的角度对毒物进行分类。世界上已知的毒物有数万种,仅在市场上销售的毒物就在一万种以上。
毒物的概念是相对的,某物质是否有毒与它进入体内的剂量有关。例如,水是我们不能缺少的营养物质,但大量的水短时间进入体内就可以导致水中毒。
毒物进入体内后是否发生中毒,取决于多种因素,如毒物的毒性、性状,进入体内的量和时间,患者的个体差异(如对毒物的敏感性以及耐受性等)。
毒药过期后是没毒了还是更毒了?
不同种类的毒药过期后状态不太一样。生物性毒药在强酸强碱和高温等情况下会因为变性而失去毒性,在长时间放置后毒性也会逐渐减弱。
而化学性毒药是人工合成的,在自然环境中并不容易变质,因此药效基本不会受到影响。甚至部分毒药在长时间放置后还会产生新的化学物质,导致毒性更加强烈。
化学性毒药最常见的就是各种农药。虽然现在的农药多数在过期后毒性会逐渐减弱,有些在保存不当的情况下也会导致毒性的减弱。因为大部分的农药为了防止残留在食物上,毒性会随着时间的推移逐渐分解。但这种毒性的减弱只是针对于杀虫效果,而对于人体而言依旧是具有很大毒性的。特别是在遇水刚分解的时候,甚至其挥发的气体都具有杀虫作用。
但也有例外的,比如三氧化二砷就相对稳定。这个名字大家可能不熟悉,我换个叫法,你们就知道了——砒霜、鹤顶红。它们在空气中是不容易变质的,只不过在酸性环境下会被慢慢氧化,遇到碱性还会生成亚砷酸盐,也是一种有毒的砷化合物。
毒药也是双刃剑
有些毒药还能用来加工食品,比如二氧化硫。大家应该都听过一句话:“抛开剂量谈毒性都是耍流氓”。对于二氧化硫来说,虽然其被归为有毒物质,但实际上微量的二氧化硫是可以被人体代谢掉的。
如果能把握好用量,可以在不伤害人体的情况下对食物进行保鲜和漂白。因此,二氧化硫是被国内外都认可,通常以亚硫酸盐的形式添加在食物中,作为防腐剂和抗氧化剂。
不仅是食品,就连纸巾等生活用品中都有它的运用。但根据规定,使用二二氧化硫或亚硫酸盐的食物必须在配料表中标明,对用量有严格的管控。然而,有一些不良商家自己私自购买二氧化硫,并在忽视用量的情况下过度使用二氧化硫,导致出现残留过多的情况,这确实是危害人体健康的。
总之,不管是毒药过期还是过度使用,都是严格禁止服用的。家里有农药的需要放在婴幼儿够不到的地方,防止误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