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年中国新型灵活就业报告-智联研究院
2024年中国新型灵活就业报告-智联研究院
《2024中国新型灵活就业报告》基于2019 - 2024年智联招聘平台大数据,分析新型灵活就业最新趋势与供需特征,为理解这一新就业形态提供参考。
新型灵活就业的概念及规模变化
新型灵活就业是数字经济驱动、依托互联网平台的就业形式,分为基于位置和基于云端两类。前者如外卖配送、网约车,需在特定位置服务;后者如在线设计、直播,对地理位置依赖低。
2019 - 2024年,其需求规模占比从8.4%增至15.2% ,虽受疫情影响2020 - 2021年增速放缓,但随后在经济回暖与政策支持下快速增长。供给规模占比呈波动上升,从2019年的35.5%降至2021年的30.6%后回升至2024年的36.4%,反映市场的复杂性和受多种因素影响的情况。
需求端职位特征
新一线城市对新型灵活就业需求旺盛,在传统就业、基于位置和基于云端的新型灵活就业招聘职位数占比均最高,显示出其经济活力和多元化就业结构。
基于位置的新型灵活就业职位学历和经验门槛低,更注重实际操作能力,为低学历、无经验者提供机会;基于云端的职位对学历和经验要求较高,涉及知识密集型任务。
总体上,新型灵活就业职位薪酬水平更高,其中基于位置的职位在10001 - 15000元区间占比达44.9%,高于传统就业和基于云端的职位,存在收入溢价 。
供给端求职者特征
基于位置的新型灵活就业求职者以男性居多,而基于云端的则女性占主导,如知识服务、网络电商类女性求职者超55% 。
基于云端的新型灵活就业对年轻求职者吸引力大,21 - 25岁的占比达45.2% 。基于云端的职位吸引高学历求职者,本科及以上学历占比56.2%;基于位置的职位吸引更多中低学历者。
新型灵活就业求职者工作经历多样,流动性大,基于位置的新型灵活就业求职者工作稳定性较低,26.5%的人过去工作经历平均维持时长不足12个月 ,基于云端的与传统就业者稳定性接近。
结论
新型灵活就业已成为传统就业的重要补充,在就业市场中发挥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但目前也面临一些问题,如劳动者权益保障、工作稳定性等。为促进其健康发展,政府需完善法律法规,保障灵活就业者权益;建立健全社会保障体系,增强就业稳定性;加强职业培训,提升就业者技能和竞争力。
免责声明:我们尊重知识产权、数据隐私,只做内容的收集、整理及分享,报告内容来源于网络,报告版权归原撰写发布机构所有,通过公开合法渠道获得,如涉及侵权,请及时联系我们删除,如对报告内容存疑,请与撰写、发布机构联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