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代三次蝴蝶效应,看似小事却最终改变了历史走向
古代三次蝴蝶效应,看似小事却最终改变了历史走向
"蝴蝶效应"这一科学概念,最初被应用在天气领域,但渐渐地,人们发现它可能与我们生活中的任何事物都息息相关。在中国历史上,曾发生过三起看似微不足道的小事,却最终引起了重大历史变革的事件。
争夺桑叶导致国战:北梁的挑衅
第一次蝴蝶效应发生在春秋末期——北良之贵。
在说《北凉的挑衅》之前,我们先来看看北凉。北凉是春秋时期吴国的一座城池。位于吴、楚边境,距楚国钟离很近。两家虽然是邻居,但关系并不好。
关系不好的主要原因就是"吵架"。春秋时期,吴国主要位于今江苏、安徽以南,楚国主要位于今湖北、江苏、山东等地。这些地方气候湿润,适宜种植桑树。你种桑养蚕,我也种桑养蚕。两个家族之间存在利益冲突!
更何况,吴国和楚国的关系并不一定和睦,所以北梁和钟离之间也经常发生矛盾。有一天,北凉和中坜的两个姑娘一起采桑叶。于是,两个姑娘都想要同一颗桑叶,互相争斗,谁都不肯让步。
两人的争吵越来越激烈,甚至打了起来。这件事传到了两个大人的耳朵里。如果他们的孩子被欺负也没关系。父母二话没说就赶到了事发现场。按理来说,小孩子打架也没关系,只要大人互相劝说,互相道歉,一切就都过去了。
两家的大人不仅没有制止争斗,甚至火上浇油,互相指责。见责骂没有用,大人们也开始打了起来,仿佛要以这种方式来争夺桑叶的财产一样。
人生气的时候大概会控制不住自己,钟离的人也没想到,竟然把北梁的人打死了。本来只是一件小事,但若是害了人命,那就不好了。北凉百姓闻讯,勃然大怒,要钟离给出一个解释。
北凉守城的军官知道后大怒,率军扫荡钟离。事情越闹越大,最后连吴王、楚王都知道了。
楚平王听说钟离被北凉攻打,不顾一切,立即率军攻占北凉。此举给楚国带来了巨大的灾难。
毫无疑问,吴王僚就是这样的一位王子。武王早就想攻打楚国,但又没有借口。他怎能放过这个上天赐予的机会呢?于是吴王辽王率军攻打楚国。
这件事的结果是吴军占领了楚国的钟离、居巢。因争夺桑叶,两城失守,这是一个奇怪的故事。从此,人们就用"卑鄙之家"来比喻因无意义的小事而引发的争执和杀戮。
抢女人造反:羌人之乱
第二次蝴蝶效应是由一名县官员要求抢劫一名已婚妇女而引发的。
东汉时期,安义县的一位县官爱上了一位美丽的羌族女子,便利用手中的权力将羌族女子据为己有,不顾该女子已经出嫁。她的丈夫非常讨厌县官的行为,就到处向县官告状。
不过,当时的羌人毕竟被认为是异族,汉族官员肯定是保护汉族的。因此,没有人理会她丈夫的抱怨。无奈之下,该男子采取极端手段,杀死了县官。
既然如此,我们就无法判断羌人的行为是否正确。只能说,那个时代有其特定的历史和民族冲突。羌族夫妇无法再留在安义县,逃到了塞外。
讽刺的是,安义县令对抢别人妻子的汉县官员不闻不问,但汉县官员被杀后,却全力追捕羌族夫妇。
安义县令宗彦将夫妇俩追至边塞。同族羌人怕受到牵连,索性就马不停蹄的杀了宗衍。不仅如此,这个部落的人还联合乐结部、无量部起兵反叛,侵犯东汉边境。
羌族首领米吾集结兵马,打算出边反东汉。当时,晋城太守郝冲与糜乌军战于礼谷。羌人兵临城下,奋勇作战,汉军大败。
羌人被击败,数千人成为汉朝的俘虏。此战后,临洮、索溪、迷吾等人全部投降。当然,东汉羌族叛乱并没有就此结束。糜吾再次叛乱、糜唐大军入侵陇西边塞,都是对摇摇欲坠的东汉政权的警告。
杀人虽然是大事,但与硝烟弥漫、血流成河的战争相比,却是小事。就这么一件小事,就重新点燃了汉羌矛盾的火苗,甚至愈演愈烈,给东汉王朝和羌族都造成了不可估量的伤害。
东汉王朝内忧外患。就在这个风雨飘摇的时刻,这起不起眼的凶杀案敲响了其必然命运的丧钟。这起案件本来是一件小事,却因这一系列或偶然或必然的连锁反应,改变了整个民族的发展趋势。
纳妾断客店:明朝的没落
上一次蝴蝶效应发生在明朝,事件的主角是一位名叫茅于谏的官员。茅于健天启二年进士。他为人正直,才华横溢,年轻而热情。受到崇祯皇帝赏识,被任命为御史。
工作上,毛玉剑工作认真。他为官清廉,直言不讳,弹劾奸臣,忠心耿耿。而且,毛玉坚在军事策划上也有很高的洞察力。可惜人无完人,锋利的毛羽剑也不知道如何克制自己,最后就出了问题。
毛玉坚有一个妻子,名叫文,性格火爆,动不动就摔碗吵闹。这让毛羽坚非常郁闷,他渐渐开始萌生纳妾的念头。那个时候,男人纳妾的现象非常普遍。更何况,茅于健还是御史。纳妾不是很容易吗?
妻子不让,毛玉剑很纳闷。最终,他决定骗妻子回家。为了达到目的,他哄了她很多,还真把她哄回了湖北老家。就算她再晚回来,她的小妾也已经不在了。如果她接受了,那么她就无法忍受。
文先生一走,毛玉剑便一手遮天,请小妾回家,两人过着无忧无虑的生活。然而,这样的日子并没有持续多久。有一天,毛玉剑正要起床,门"砰"的一声开了,站在门口的人竟然是他的妻子!
文夫人很生气,把小妾打得鼻青脸肿。她还对毛玉剑大喊大叫,让他跪下。被当场发现自然很尴尬,但更让毛雨剑郁闷的是:夫人怎么这么快就回来了?这个谜团终于被我的妻子揭开了。
毛羽剑感觉头顶一片黑暗。客栈在哪里?驿站是用来接待官员和外宾以及运输物资的地方!如今他却成了妻子这次快速回归的"帮凶"。我真的不知道是该哭还是该笑。
茅于轼越想越愤慨,写下长文建议崇祯皇帝废除驿站。崇祯皇帝没有仔细考虑这件事。他只以为拆除全国三分之一的驿站就能节省六十万多两白银,却没有想到如何处理那些失业的驿卒。
最终,邮政体制改革全面推行,数十万邮政职工因此失业。毛羽坚大概没有想到,他的复仇欲望会给明朝带来毁灭性的灾难,因为下岗人员中有一个名叫李自成的年轻人。
每一个事件演化成结果的过程中,总有一些偶然的因素和一些必然的联系。我们不能肯定,如果姑娘们没有争夺桑叶,吴国和楚国之间就不会发生战争。我们不能确定,如果县官不娶别人的妻子,羌族就不会造反;我们不能确定,如果毛玉坚没有去奏折废除客栈。明朝不会崩溃,但事实摆在我们面前,不许我们想象"如果"。
蝴蝶效应非常神秘。关键是某一事件的可控因素和不可控因素太多。我们可以尝试去把握规则,但我们无法完全理解变化。直到今天,蝴蝶效应仍然在我们的生活中发挥着重要作用。
参考文献:
- CNKI:《无可救药的"别良的挑衅"》
2.《后汉书西羌传》
3、人民网:《中国纪检监察报:审查不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