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小白 wenxiaobai
资讯
历史
科技
环境与自然
成长
游戏
财经
文学与艺术
美食
健康
家居
文化
情感
汽车
三农
军事
旅行
运动
教育
生活
星座命理

Lancet:基于电子药物监测仪的综合干预措施,可提高西藏结核病患者治疗的依从性

创作时间:
作者:
@小白创作中心

Lancet:基于电子药物监测仪的综合干预措施,可提高西藏结核病患者治疗的依从性

引用
MedSci-临床研究与学术平台
1.
https://m.medsci.cn/article/show_article.do?id=9453816580ce

结核病是一种由结核杆菌引起的慢性传染病,其治疗周期长且药物副作用大,导致患者依从性差。近日,发表在Lancet杂志的一项研究,在中国西藏的结核病患者中,评估了基于电子服药监测仪的综合干预措施对提高结核病治疗效果的有效性。研究发现,这种综合干预措施能有效改善治疗依从性和疗效。

结核病,又叫“痨病”,是由结核杆菌引起的一种慢性传染病。结核病传染的主要方式为呼吸道传播,潜伏期通常为4~8周,除少数发病急促外,临床上多呈慢性过程。结核病的治疗时间很长,通常为6个月或更长时间,且由于药物副作用往往导致患者依从性差,这对结核病管理工作构成严重挑战。

世卫组织1990年引入直接观察治疗(DOT),要求结核病患者每天拜访一名卫生工作者,由卫生工作者观察他们服药情况。由于DOT方案既不方便又昂贵,后来将电子药物监测仪(一种数字依从性技术)用作DOT的补充疗法。然而,有关这些监测技术的有效性尚无明确结论。

近日,发表在Lancet杂志的一项研究,在中国西藏的结核病患者中,评估了基于电子服药监测仪的综合干预措施对提高结核病治疗效果的有效性。这项研究由山东中医药大学胡军及多伦多大学魏晓林为共同通讯作者。

这项多中心,随机对照试验从西藏日喀则的六个县招募患者。符合条件的参与者患有药物敏感性结核病,15岁后开始接受标准结核病治疗。结核病医生从各县的公立结核病防治所招募患者,根据预先确定的随机分配顺序将患者随机分配到干预组或对照组。干预组患者获得了一个电子药物监测盒。

电子药盒包括语音服药提醒和开盒数据记录,这些数据被传输到云端服务器,供医疗保健提供者访问,从而对服药情况进行远程监控。通过智能手机应用程序,患者和医疗服务提供者之间可以进行文字、音频和视频交流,患者还可获得免费的通讯补贴。另外,医生为患者选择家庭成员作为治疗支持员,并对其进行相关培训以支持患者使用电子药盒和微信。对照组患者接受常规护理和简单的电子药物监测仪,该监测仪只记录和传输开箱数据,无提醒服药功能,且服药记录不会发送到医务人员。

研究的主要结果为不良服药依从率(按治疗月数统计),其定义是在治疗当月缺失20%或更多的天数漏服药物。该结果主要使用电子药物监测仪的开盒数据进行测量,并通过在门诊随访时医生对患者药盒剩余药物的计数进行核对校正。同时,根据国家结核病报告数据记录了其他次要治疗结果。

结果显示,2018年11月17日至2021年4月5日期间,共有278名患者被纳入,其中,143名患者被随机分配到干预组,135名患者被分配到对照组。当最后一名患者于2021年10月4日完成治疗时,随访结束。在干预组的854个治疗月中,有87个月(10%)的治疗依从性较差,而在对照组的795个月中,有290个月(37%)的治疗依从性较差。干预组与对照组的调整风险差为-29.2%(95% CI:-35.3%至-22.2%;p<0.0001)。

与对照组相比,干预组的六个次要结果中有五个也显示出明显的改善,包括治疗成功率(治愈及完成治疗)、总漏服药率、治疗期间总漏服药10%及以上的比例、失访率及不良治疗结果(死亡、失访和治疗失败)。其中,干预组中142名患者中有133名治疗成功(治疗成功率94%),而对照组134名患者中98名治疗成功(治疗成功率73%),调整风险差为21%(95% CI:12.4%至29.4%;p<0.0001)。

总之,基于电子药物监测仪的综合干预措施能有效改善结核病治疗的依从性和疗效,可能会对高负担和低资源环境中的结核病计划产生积极影响。

© 2023 北京元石科技有限公司 ◎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42949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