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小白 wenxiaobai
资讯
历史
科技
环境与自然
成长
游戏
财经
文学与艺术
美食
健康
家居
文化
情感
汽车
三农
军事
旅行
运动
教育
生活
星座命理

旧社会的广州是啥样?26张罕见彩色照片,太真实了!

创作时间:
作者:
@小白创作中心

旧社会的广州是啥样?26张罕见彩色照片,太真实了!

引用
1
来源
1.
http://www.360doc.com/content/24/1216/10/26561818_1142103955.shtml

广州,这座坐落于珠江三角洲的繁华城市,拥有2000多年的历史。从南越国都城"番禺"到海上丝绸之路的始发港,再到明清时期的贸易口岸,广州一直是商贾云集、市井繁华的岭南文化重镇。让我们通过一组罕见的老照片,穿越回1898年至1949年的广州,一窥这座城市的昔日风貌。


1898年的镇海楼,巍然屹立在越秀山巅,见证着广州的风云变幻。


1898年的陈家祠堂,古朴典雅,气势恢宏,一砖一瓦间,无不诉说着岭南文化的深厚底蕴。


漱珠涌,这是珠江的一条支流的,曾贯穿南华西,上世纪80年代成为了暗渠。


1910年的大北门,旧址位于解放北路和盘福路交界处,并留下了"大北立交"的名字。


1919年,上下九的一位新娘,不知为何是步行。1927年之前,上下九还是一条狭窄的小巷。1926年,附近的496家商户,共筹款33万大洋,将上下九的道路扩宽为18米,并一直保留到了今天。


1923年的沙基涌,除了水面上的木船,和现在似乎相差不大。


1925年的赤岗塔,当时还不是景区,塔身长满荒草,也无人处理。


1927年的双门底街,商贾云集,繁华热闹,被称为"岭南第一街"。如今这里的名字是北京路。


1927年的天平街,如今这里的名字是天成路。


1928年的广州街头,两名广州女子正在操弄摄像机。这在100年前,可是妥妥的黑科技,因此后面的一位小朋友都看呆了。


1929年的六榕寺塔,周围还是大片大片的老式民居。


1929年,珠江边的围垦。工人们将滩涂的泥,用钊一块块切割,然后放上"标傍"(起输送带作用,其实就是木板),然后用力一推,泥块就滑较远,另一人接力又推,直到堆堤点。


1930年的城外大新公司,现在的名字是"南方大厦"


1933年,刚刚建成的海珠桥。30年代,珠江人民桥至海珠桥之间,只有北岸才有高楼。南岸(海珠区)在60年代前,大部分都是低矮的民房,其中最雄伟的建筑,就是南方大厦对面的一座庙宇。


1935年,俯瞰广州,骑楼综合交错,看起来烟火气十足。


1935年的沙面


沙面岛上的卫兵


1937年,广州城里的竹升面作坊,这种传统的制面方法,直到现在,穗港仍有传承。


1940年,西濠二马路附近的一条小巷,一对姐弟正在小吃摊上用餐。小弟还戴了一个皮帽子,看来80年前的广州,冬天还很冷。


1942年,海珠公园附近的一条小巷,地面还是麻石路。


1943年的南园酒家,坐落于天字码头附近的南堤二马路。现在位于河南前进路的南园酒家,是1958年建造的,两者并不相同。


1944年的珠江,一江之北叫河北,对面叫河南。河北系老城区,河南系农田多。所以七八十年代,单位分宿舍时,好多人都不愿意过河南。


1947年的中山纪念碑


1948年的太平路


1948年,骑楼下卖水果的小哥,时隔70多年,如果他还在,也是90岁老翁了


1949年,北京路上的"道奇"公交车,一直用到了1958年,才被匈牙利生产的客车所取代。


1949年,菜市场卖云吞的小伙子,他的柜台,居然是用白瓷砖砌成的。


1949年,荔枝湾涌附近的乞讨者,衣衫褴褛,令人心酸。


1949年,穿木屐的凉茶摊老板。塑料制品普及前,广州人都喜欢穿木屐,直到七八十年代,木屐才逐渐被塑胶人字拖取代。

通过这些老照片,我们看到了旧社会时期的广州。如今的广州,已是摩天大楼矗立,车流不息,这座历史悠久而又充满活力的城市,正绽放着更加璀璨的光芒!

© 2023 北京元石科技有限公司 ◎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42949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