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看懂一张粒度检测报告
如何看懂一张粒度检测报告
粒度检测是现代工业中一项重要的分析技术,广泛应用于制药、食品、化工等领域。一张看似复杂的粒度检测报告,其实包含了丰富的信息。本文将为您详细解读粒度检测报告中的关键参数和图表,帮助您更好地理解粒度检测结果。
1. 基本概念
1.1 测试范围是什么?
所测粒径的区域。
1.2 粒径是什么?
颗粒的直径叫做粒径,一般以微米或纳米为单位来表示粒径大小。
1.3 什么是等效粒径?
粉体颗粒不可能是完美的球形,所以当一个颗粒的某一物理特性与同质球形颗粒相同或相近时,我们就用该球形颗粒的直径来代表这个实际颗粒的直径。
为什么要用等效粒径概念?
由于实际颗粒的形状通常为非球形的,因此难以直接用粒径这个值来表示其大小,而直径又是描述一个几何体大小的最简单的一个量,于是采用等效粒径的概念。即在粒度分布测量过程中所说的粒径并非颗粒的真实直径,而是虚拟的“等效直径”。等效直径是当被测颗粒的某一物理特性与某一直径的同质球体最相近时,就把该球体的直径作为被测颗粒的等效直径。就是说大多数情况下粒度仪所测的粒径是一种等效意义上的粒径。
激光粒度仪是利用颗粒对激光的散射特性作等效对比,所测出的等效粒径为等效散射粒径,即用与实际被测颗粒具有相同散射效果的球形颗粒的直径来代表这个实际颗粒的大小。当被测颗粒为球形时,其等效粒径就是它的实际直径。
1.4 什么是分散介质?
用于分散被测样品的液体介质。分散介质与被测颗粒不能发生化学反应,也不能溶解被测样品。
1.5 分散剂是什么?
能够改变颗粒与液体之间的介面状态,促进颗粒分散的化学物质。
1.6 什么是分析模式?
通用模式即自由分布,即由无约束自由拟合算法所得的样品本身固有的自然粒度分布。
1.7 什么是拟合误差?
能谱数据向粒度分布数据转换时产生的计算误差。
2. 关键参数解读
2.1 D10、D50、D97是什么意思?
- D10:颗粒累积分布为10%的粒径,即小于此粒径的颗粒体积含量占全部颗粒的10%。
- D50:颗粒累积分布为50%的粒径。也叫中位径或中值粒径,这是一个表示粒度大小的典型值,该值准确地将总体划分为二等份,也就是说有50%的颗粒超过此值,有50%的颗粒低于此值。如果一个样品的D50=5μm,说明在组成该样品的所有粒径的颗粒中,大于5μm的颗粒占50%,小于5μm的颗粒也占50%。
- D97:颗粒累积分布为97%的粒径。即小于此粒径的颗粒体积含量占全部颗粒的97%。其他以此类推。
3. 粒度分布图分析
3.1 粒径分布图如何分析?
粒径分布图是一个正态分布曲线,X轴(水平轴)代表各个粒径,y轴对应含量的百分比,对于一般粉体来讲,粒度分布图越接近正态分布,说明这种粉的一致性好,也就是粒度分布越均匀,使用性越好。
3.2 怎么从粒径分布图的特征来判断粉体的优劣?
报告中会有D10、D50、D90、D97类似的数据,在在应用过程中,如果追求细粉的含量,那D97就不能过大,表现在粒度分布图中就是后半部分不能“鼓肚子”或“拖尾巴”这样意味着粗粉含量高,或者颗粒过大。
4. 表格数据解读
4.1 最下面的表格怎么用?
表格中的是各个不同粒度占总颗粒的含量。微分是指单独的该粒度所占的比例(%),而累积的是将前面所有的粒度求和。用减法将某两个累积值相减(或者将该粒度范围内的所有微分值相加),即可获得该范围内粒度所占比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