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小白 wenxiaobai
资讯
历史
科技
环境与自然
成长
游戏
财经
文学与艺术
美食
健康
家居
文化
情感
汽车
三农
军事
旅行
运动
教育
生活
星座命理

“文物+ ”效应 赋能乡村振兴

创作时间:
作者:
@小白创作中心

“文物+ ”效应 赋能乡村振兴

引用
澎湃
1.
https://m.thepaper.cn/newsDetail_forward_29098165

文物承载着历史记忆,乡村维系着文化根脉。近年来,国家文物局积极贯彻落实党中央关于乡村振兴的决策部署,通过定点帮扶、文化遗产保护利用等多种方式,探索"文物+"模式赋能乡村振兴的新路径。

定点帮扶 夯实发展基础

10月15日,在"走进文化遗产 助力乡村发展"新闻发布会上,国家文物局直属机关党委、腾讯公益慈善基金会和淮阳区人民政府共同签署了公益捐步合作意向协议。根据协议,"公益捐步"活动期间,政府部门干部职工可在腾讯公益平台上捐出走路步数,腾讯公益慈善基金将按一定比例进行配捐,善款将用于国家文物局定点帮扶地区河南省周口市淮阳区乡村振兴相关工作。

此后,"捐步小程序"还将上线良渚古城遗址、龙门石窟等16处世界文化遗产。

国家文物局定点帮扶河南省周口市淮阳区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全面推进乡村振兴:

  • 研究挖掘淮阳历史文化价值,加大考古发掘研究与遗址展示和价值阐释,持续开展朱丘寺遗址等考古发掘和区域性考古勘探工作,积极推进建设平粮台考古遗址公园。

  • 指导支持淮阳区革命文物保护利用工作,推进项目实施。选定淮阳区为四普试点县,试点普查登记不可移动文物62处。

  • 积极探索在保护和传承好文物资源的同时,加强基础设施建设和周边环境整治,促进片区民生改善,让居民共享文物保护建设发展的红利。

  • 先后选派多名干部前往定点扶贫县挂职锻炼。挂职干部深入淮阳当地,充分结合文物资源特点,积极探索通过文物保护成果与当地产业相结合之道,为乡村产业发展提供支撑。

  • 投入帮扶资金支持当地举办驻村第一书记培训班、电商实操技能培训班、农村劳动力技能提升培训班、焊工技术培训班、贫困家庭劳动力技能培训班等,累计培训乡村振兴带头人500余人。

2023年,淮阳区将历史文化遗产保护作为重要指标纳入乡镇党政班子考核体系,成立文物局和文物保护中心,并保留了太昊陵保护中心、平粮台大遗址保护中心等原有文物专门管理机构,增强了机构力量。

围绕民生实事,定点帮扶,精准施策,多措并举,正为淮阳区乡村振兴添砖加瓦。

文物兴农 涵养文明之风

红河南岸,哀牢山脉。以哈尼族为主的红河州人,一锄一犁,用千年光景在山谷间"雕刻"出万亩梯田。红河哈尼梯田是我国现有世界文化遗产中首个以农耕、稻作为主题的遗产项目。这里一体推进遗产保护、脱贫攻坚、文旅融合发展、农耕技艺传承等,走出了一条具有红河特色的乡村振兴之路。去年6月,哈尼梯田"世界文化遗产保护传承 助推乡村振兴"项目入选全国首批文物事业高质量发展十佳案例,是推动活态遗产保护利用的生动实践。

对于一个乡村来讲,加强文物保护利用可以彰显地域特色,让居民望得见山、看得见水、记得住乡愁。

为保护传统村落,国家文物局等六部门联合公布中国传统村落名录,指导各地实施一批乡村中古民居、祠堂、戏台等文物保护修缮项目,持续开展"拯救老屋行动",推动传统村落整体保护和活化利用。

镜头聚焦到浙江松阳的崇山峻岭中,数量众多的古村落交叠散落,具有相当的文物价值。然而,岁月侵蚀下,昔日古色古香的传统村落,不少成了朽木残垣。

松阳作为"拯救老屋行动"项目整县推进试点县,如今这里民居类文物建筑适应性修缮工作成果显著,既留住了乡愁记忆,亦让人民群众过上美好生活。

乡土大地,革命文物资源丰富。如何聚合革命资源,激活红色引擎?

秦巴山麓之南,革命老区四川省广元市苍溪县是川陕革命根据地的重要组成部分。四川文物系统将该区域作为川陕革命文物保护利用片区建设重点项目实施,革命文物保存状况明显改善,乡村面貌焕然一新,如今这片红色热土成为追忆革命历史、感受田园风光的热门之地。

近年来,各省坚持在保护中利用、在利用中保护,将革命文物保护利用与传承弘扬革命文化融入乡村振兴。革命老区红色底色之上,绘就了一幅幅乡村振兴的新时代画卷。

以"文博热"带动"乡村兴",一座座乡村博物馆落成,成为留住根脉的有形容器。2021年,国家文物局在浙江、吉林、山东启动了乡村博物馆建设试点工作,打通博物馆公共文化服务"最后一公里"。各具特色的博物馆在乡村地区不断涌现,传承乡村文脉、振兴乡村经济。

此外,国家文物局还开展"文物保护利用助力乡村振兴"大调研,重点关注乡村低级别文物保护问题,总结提炼乡村文物保护利用的经验做法与典型案例。

保护传承乡村有形文化文物资源,发挥"文物+"赋能乡村振兴效应,继承发展优秀传统农耕文化,发动公众力量广泛参与……文物兴农,文化铸魂,不忘来处,泽被后世。美丽乡村,正越来越美。

© 2023 北京元石科技有限公司 ◎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42949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