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小白 wenxiaobai
资讯
历史
科技
环境与自然
成长
游戏
财经
文学与艺术
美食
健康
家居
文化
情感
汽车
三农
军事
旅行
运动
教育
生活
星座命理

雨水丨滴落的生机,滋养万物的希望

创作时间:
作者:
@小白创作中心

雨水丨滴落的生机,滋养万物的希望

引用
搜狐
1.
https://www.sohu.com/a/860203586_121124757

雨水,是春季的第二个节气,标志着春雨的开始。这个节气不仅带来了自然界的生机与活力,更承载着丰富的文化内涵。让我们一起走进雨水节气的世界,感受其中蕴含的自然之美与人文之韵。


雨水,是春季第二个节气,意为“春雨将至”,是降水的开端,但尚未达到丰沛程度。此时,天气转暖,雪渐少,雨渐多,春雨唤醒大地,为万物复苏提供水分滋养。
古人将雨水节气分为三候,各有妙处。一候獭祭鱼,气温回升,水面解冻,水獭捕鱼后将鱼排列岸边。二候鸿雁来,大雁感受到春的气息,从南方归回北方故乡。三候草木萌动,处处充满生机。


清 张若霭《墨妙珠林(卯)册 · 雨水》
台北故宫博物院藏

雨水一候花:菜花
王守仁《和董萝石菜花韵》的第一句“油菜花开满地金,鹁鸠声里又春深”,可见菜花就是油菜花了。油菜花似乎不登大雅之堂,但是在古代,油菜花以其独特的金黄色花海,成为春天的象征和丰收的预表,被文人墨客赋予了浪漫、生机与希望的寓意。


清 董诰《二十四番花信风图•菜花》
台北故宫博物院藏

乾隆皇帝对于菜花的诗咏,至少有七首。其中一首“黄萼裳裳绿叶稠,千村欣卜榨新油。爱他生计资民用,不是闲花野草流。”可见,在皇帝的心里,油菜花除了欣赏之外,还可以用来榨油,有很大的实用价值,利于民生,非一般花草可比拟。

雨水二候花:杏花
“小楼一夜听春雨,深巷明朝卖杏花”。雨水的温润,赋予了杏花清新脱俗的气质;而杏花的绽放,又为雨水笼罩的世界增添了一抹明艳的色彩。杏花,在中国文化中,占据特殊的地位。


清 王翚《杏花春雨图》
辽宁省博物馆藏

与杏花有关的词语之一“杏坛”。杏坛之名,最早见于《庄子·渔父篇》,孔子曾在“缁帷之林”中,休坐于杏坛之上,弟子们在此听他讲学,孔子弦歌鼓琴。北宋时期,孔子的第45代孙孔道辅在曲阜孔庙旧址上建坛,并环植以杏树,以纪念孔子讲学的历史,从此“杏坛”成为孔子讲学的象征。


明 吴彬《孔子杏坛讲学图》
山东省曲阜市文物管理委员会藏

与杏花有关的词语之二“杏林”,与东汉名医董奉有关。董奉在庐山隐居行医,医术好还不收钱,只让病愈者在他家旁种一棵杏树。时间长了,他家山坡杏树成林,被称为“董仙杏林”,此后,“杏林”就成为中医药文化的象征,用来称赞医术医德俱佳的医生,“杏林春暖”也常用来比喻医生治愈病人后带来的生机与和谐。



明 唐寅《烧药图》局部及题款
台北故宫博物院藏

与杏花有关的词语之三“杏园”。唐代长安的曲江旁有一处杏园,园内遍植杏树,春日杏花盛放。杏园里,最盛大的活动当属新科进士的探花宴,又被称作“杏园宴”。后来杏园便被赋予了庆贺金榜题名的含义。


清乾隆 珐琅彩杏林春燕图碗
原大维德基金会藏
大英博物馆藏

画面中,一对燕子在柳树和开花的杏树旁飞翔,此时正值古代天子宴飨及第进士时。燕亦谐“宴”音,这个图案寓意登高及第。碗的另一边题写“玉剪穿花过,霓裳带月归”。这副对联的出处可能是申时行(1535-1614)《应制题扇 杏梨白燕》:“群芳烂熳吐春辉,双燕差池雪羽飞。玳瑁梁间寒色莹,水晶帘外曙光微。轻翻玉剪穿花过,试舞霓裳带月归。一自衔恩金屋里,年年送喜傍慈闱。”

雨水三候花:李花
唐太宗时,大臣萧瑀与陈叔达在龙昌寺观赏李花。他们认为李花具有“九标”,即香、雅、细、淡、洁、密、宜月夜、宜绿鬓、宜泛酒。

香雅:李花的香气清新高雅,令人陶醉。

细淡:其花瓣细腻而淡雅,不浓烈。

洁密:花朵洁白且密集,显得纯净无瑕。

宜月夜:李花在月光下更显美丽,适合在夜晚欣赏。

宜绿鬓:绿鬓指乌黑有光泽的鬓发,这里指年轻女子更适合佩戴李花。

宜泛酒:以李花入酒,唐宪宗曾以李花酿制“换骨醪”,并赐给宰相裴度。


清 董诰《二十四番花信风图 · 李花》
台北故宫博物院藏

在道教的传说故事里,李花与道教始祖老子(李耳)紧密相连。传说老子的母亲走到李树下时生下老子,老子一出生便能言语,还指着李树说“以此树为我姓”。这一传说赋予了李花神圣的起源,而李花洁白淡雅的气质又与道教所倡导的“清静无为”“道法自然”理念高度契合。


雨水时节,油菜花大片金黄,肆意生长,等待着收获的日子;杏花在料峭春寒中绽放,留给世人丰富的文化意象;李花纯净素雅,提醒我们在繁杂世间,始终要保持内心的澄澈。这三候花是自然的馈赠,不仅装点了人间春色,也是中国精神的生动化身。

© 2023 北京元石科技有限公司 ◎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42949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