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文看懂“异地就医”那些事儿
一文看懂“异地就医”那些事儿
一份异地就医指南请收好!
什么是异地就医?
异地就医是指参保人员在参保统筹区外的异地定点医药机构发生的就医诊疗及购药行为,包括跨省异地就医和省内异地就医。
异地就医包括哪些人群?
1
异地长期居住人员
包括异地安置退休人员、异地长期居住人员、常驻异地工作人员等长期在参保地外工作、居住、生活的人员。
2
临时外出就医人员
包括异地转诊就医人员,因工作、旅游等原因异地急诊抢救人员以及其他跨统筹区临时外出就医人员。
异地就医备案有哪些规定?
1
省内就医无需备案
省内异地就医免备案,参保人员无需备案即可按规定在省内异地定点医药机构就医购药并直接结算。
2
跨省需要备案
跨省异地就医应按规定办理异地就医备案手续,包括长住外地备案和转诊备案。其中,非本市户籍的灵活就业人员、个体工商户的雇主及其雇工、少年儿童不予办理异地长期居住备案。跨省长期居住人员在备案地和参保地双向享受医保待遇。
3
异地急诊抢救人员,无需备案
参保人员因急诊抢救就医的,异地定点医疗机构按要求上传“急诊”标志,视同已备案,按规定直接结算相关门诊、住院医疗费用。
4
临时外出就医人员,无需备案
临时外出参保人员,跨省异地就医发生的医疗费用个人先行自付20%后,可在就医地的异地定点医疗机构直接结算。
5
长期备案12个月有效
异地长期居住人员办理登记备案后,备案12个月有效;备案有效期内可在就医地多次就诊并享受异地就医直接结算服务,备案有效期内已办理入院手续、在有效期后出院的,超期时间视为有效备案期内。
异地就医备案可以通过哪些途径?
参保人员通过浙江政务服务网、浙里办、国家医保服务平台APP、国家异地就医备案小程序或到市、区两级医保经办窗口办理,备案后门诊与住院同步开通。
浙里办
进入“浙里办”APP,搜索“异地就医备案”。点击“异地转诊人员备案”或“异地长期居住人员备案”键,开始备案。
浙江政务服务网
在浏览器中搜索“浙江政务服务网”,搜索“异地就医备案”。点击“异地长期居住人员备案”、“异地转诊人员备案”或“常驻异地工作人员备案”,开始备案。
国家异地就医备案小程序
国家医保服务平台
下载“国家医保服务平台”,搜索“异地备案”,进行备案。
异地就医备案人员信息如何变更或撤销?
异地长期居住人员,原则上在备案生效后3个月内不得申请变更,因退休安置地、工作单位发生变化等特殊情况,凭有关资料可申请变更。符合取消备案条件的,可以通过“浙里办”APP搜索“浙里医保”点击“我要备案”选择相应的事项名称,来取消备案。
跨省异地就医直接结算报销享受什么待遇?
异地就医直接结算报销执行“就医地的医保目录,参保地的报销政策”,异地就医直接结算能够报销什么,由就医地医保目录决定;报销多少钱等,由参保地政策决定。
异地就医结算刷卡/扫码失败怎么办?
1
备案是否在有效期内
超出备案有效期需要重新办理备案登记;如备案时间选择在就医时间之后也无法结算,可以撤销备案再重新备案。
2
就诊的医院是否开通了
异地联网结算服务
可以通过“国家医保服务平台”APP或网站进行查询医疗机构是否开通异地联网结算服务。如果就诊的异地医院未开通该服务是不能进行刷卡/扫码结算的。
3
参保、缴费是否正常
如果参保状态在欠费期或者待遇等待期都是不享受医保待遇的,也就不能进行异地就医直接结算了。
4
是否在当地有未办理出院结算的费用
如果在当地住院期间因为病情变化转往异地医院就医,未使用医保卡办理出院结算,会出现“该人员在院状态不能办理入院”的报错信息,需要在当地医疗机构办理出院后再进行异地就医登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