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小白 wenxiaobai
资讯
历史
科技
环境与自然
成长
游戏
财经
文学与艺术
美食
健康
家居
文化
情感
汽车
三农
军事
旅行
运动
教育
生活
星座命理

黄庭坚《题苏轼寒食帖跋》高清释文1.0版

创作时间:
作者:
@小白创作中心

黄庭坚《题苏轼寒食帖跋》高清释文1.0版

引用
搜狐
1.
https://www.sohu.com/a/791852210_121124386

黄庭坚《题苏轼寒食帖跋》,行书,凡9行,计59字,纵34厘米,横62厘米,现藏于台北故宫博物院。

《黄州寒食诗帖》是苏轼因乌台诗案,贬谪于黄州(今湖北黄冈)后第三年(公元1082年)的寒食节所作。被贬后的苏轼,精神上比较萎靡,生活上比较落魄,对于人生感慨万千。短短一篇《寒食帖》,写满了苍凉,却惊艳千年。这幅书法作品在历史上影响力极大,是继王羲之的《兰亭序》、颜真卿的《祭侄文稿》后的“天下第三大行书”。元符三年(1100年),这卷收藏者蜀州张氏取之邀黄庭坚观赏,并书一则题跋,与原迹可谓互为辉映。

黄庭坚在题跋中写道:

东坡此诗似李太白,犹恐太白有未到处。此书兼颜鲁公、杨少师、李西台笔意。试使东坡复为之,未必及此。它日东坡或见此书,应笑我于无佛处称尊也。

这句话是说苏轼的某首诗在风格或意境上颇似唐代大诗人李白的作品,但即便是如此相似,也还担心李白在某些方面或许没有达到苏轼所展现的深度或独特之处。这里既是对苏轼诗才的赞誉,也隐含了对李白诗歌艺术成就的高度认可,同时体现了评价者对苏轼诗歌创新性和深度的欣赏。

"此书兼颜鲁公、杨少师、李西台笔意",是指苏轼的书法作品中融合了颜真卿(鲁公)、杨凝式(少师)、李建中(西台)等多位书法大家的笔法意趣。这显示了苏轼书法艺术的博大精深,能够汲取前人之长,形成自己独特的风格。

"试使东坡复为之,未必及此",这句话表达了一种艺术创作的不可重复性和偶然性。意思是说,即便是苏轼本人,如果让他再次书写同样的作品,也可能难以达到这次的高度或韵味。这既是对苏轼此次书法作品的极高评价,也体现了艺术创作中灵感与状态的重要性。

"它日东坡或见此书,应笑我于无佛处称尊也",这句话以幽默而谦逊的口吻,设想苏轼若见到这幅作品,可能会笑话自己在没有真正达到至高境界的情况下,却在此称赞自己的作品。这既是对自我认知的清醒,也是对传统艺术大师的一种敬畏之心,体现了评价者深厚的文化底蕴和谦逊的艺术态度。




© 2023 北京元石科技有限公司 ◎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42949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