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小白 wenxiaobai
资讯
历史
科技
环境与自然
成长
游戏
财经
文学与艺术
美食
健康
家居
文化
情感
汽车
三农
军事
旅行
运动
教育
生活
星座命理

别跑错了,怀疑得了带状疱疹,要去这里看病

创作时间:
作者:
@小白创作中心

别跑错了,怀疑得了带状疱疹,要去这里看病

引用
澎湃
1.
https://www.thepaper.cn/newsDetail_forward_27410890

带状疱疹是一种由水痘-带状疱疹病毒引起的感染性皮肤病,不仅会引起皮肤上的疱疹,还可能导致剧烈的神经痛。早期诊断和及时治疗对于控制病情至关重要。本文将为您详细介绍带状疱疹的症状、诊断要点、治疗方法以及预防措施。

问大家一个问题:生病了,怕什么?
可能有人会说,
怕症状太难受,怕影响生活工作,怕传染他人……
更怕什么?
怕病难治,要很久才能康复!
最怕什么?
怕一开始就治错了!
仔细想想是不是这样?
有些疾病就是这样,可能一开始的症状并不典型,不容易和其他疾病区分开来。
等到症状明显了,可能已经错过了最佳的治疗时机,不仅耗费精力和金钱,还可能事倍功半,得不偿失!

对于不少中老年人来说,如果怀疑自己得了“带状疱疹”,更需要及时、规范就诊治疗。
带状疱疹,它是一种由“水痘-带状疱疹病毒”引起的感染性皮肤病。
对人们来说,这种病毒并不陌生——它其实就是引起不少人小时候得“水痘”的元凶。
不过,水痘好了之后,病毒并未完全离开身体,而是会悄悄潜伏在颅内神经节或脊髓神经节中,等待时机再次作乱。
数据显示,超过90%成年人的体内都潜伏着“水痘-带状疱疹病毒”。不过,并非所有人都得带状疱疹。
当因年龄增大、患有基础性疾病、压力增大等原因而导致免疫功能下降时,潜伏在体内的病毒会“苏醒”,引发带状疱疹。
研究表面,大约三分之一的人在一生中会患带状疱疹。在我国,50岁以上人群每年新发带状疱疹约156万人。

得过带状疱疹的人或许都有相同的经历——身体一侧(往往是肋间、腋下或腰部)的皮肤上,出现成簇分布的红色斑丘疹,之后会转变为水疱逐步融合,并沿着神经节段分布,形成带状的疱疹。
所以,带状疱疹也被形象地称为“缠腰龙”“蛇缠腰”。
而即便皮疹和疱疹消失,大约5-30%的带状疱疹患者还会体验“带状疱疹后神经痛”。
它是指带状疱疹皮疹出现后持续超过90天的疼痛。这种疼痛如灼烧、电击、刀割、针刺、撕裂般,可能以一种为主,也可能同时出现多种。
约30%至50%的疼痛持续超过 1 年,甚至可能长达10 年,严重影响患者的生活质量。

不过,并不是所有带状疱疹患者一开始就“长疱”“出疹”。
有些患者的早期症状可能为轻度乏力、低热、食欲不振等症状。还有些患者,在身上皮疹出现的前几天,身体某些部位(如腹部、胸部、眼部等)就会出现疼痛的症状。
这都可能让患者根据疼痛的部位而去做其他疾病(如肾结石、胆结石、心绞痛、青光眼等)的检查,导致带状疱疹没有得到及时诊断和治疗。
其实,基于带状疱疹的临床特征,患者早期可能会有疼痛或疱疹的典型症状,可以去皮肤科或疼痛科就诊。
患者一般需要接受抗病毒治疗。在皮疹出现后的三天内使用抗病毒药物的效果最好,可以缩短病程,并降低严重程度。
医生可能会开一些止痛药用于缓解疼痛,或者湿敷药物和乳剂用于缓解瘙痒。
在某些特殊情况下,如病毒侵犯中枢神经系统时,还可能需要神经内科的协助治疗。
所以,如果怀疑自己得了带状疱疹,建议及时、正确、规范治疗!

对于带状疱疹来说,比起治疗,及早预防更加重要。
首先,我们要调整生活方式,增强免疫功能。
保持充足的睡眠、合理的饮食、适度的运动,都是提高免疫功能的有效方法。
此外,避免过度劳累和精神压力也有助于预防带状疱疹的发生。
除了生活方式的调整,接种疫苗也是预防带状疱疹的一种方式。
总之,带状疱疹虽然令人难受,但只要我们了解它、预防它、正确治疗它,就可以帮助我们更好地远离它!

公众如有相关医学需求,请向医疗保健专业人士咨询(如至社区卫生服务中心),以获得个人医疗建议。

© 2023 北京元石科技有限公司 ◎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42949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