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小白 wenxiaobai
资讯
历史
科技
环境与自然
成长
游戏
财经
文学与艺术
美食
健康
家居
文化
情感
汽车
三农
军事
旅行
运动
教育
生活
星座命理

洪洞大槐树 | 每期一姓——顾姓

创作时间:
作者:
@小白创作中心

洪洞大槐树 | 每期一姓——顾姓

引用
搜狐
1.
https://www.sohu.com/a/833927717_121124403

顾姓是中国历史上一个源远流长的姓氏,其历史可以追溯到夏朝时期。本文将为您详细介绍顾姓的起源、历史名人、人口分布以及迁徙历史等丰富内容。

顾姓
系承勾践,始祖为顾伯、顾余侯。为我国当代百家大姓第八十一姓。当代顾姓人口约为三百万,约占全国总人口的百分之零点二五。明朝洪洞大槐树移民顾氏始祖为平阳、太原二府,泽、潞、辽、汾、沁五州,洪洞、赵城二县等籍人氏。明初奉旨在洪洞大槐树集中迁往异地,至清末其后裔分布:河南、山东、河北、北京、天津、陕西、甘肃、宁夏、安徽、江苏、湖北、湖南、广西、内蒙古、辽宁、吉林、黑龙江、山西等地。
顾姓的记载最早见于唐朝《元和姓纂》。

姓源

其姓源主要有二:①源自己姓。据《新唐书·宰相世系表》《元和姓纂》记载,相传颛顼帝有个孙子叫吴回,为火正祝融,吴回的儿子陆终生有六个儿子,大儿子名樊,赐己姓,封在昆吾国,后代为昆吾氏,夏朝时有后裔子孙被封在顾国称顾伯,顾国故地在今河南范县东南,是夏的主要同盟国之一。夏末顾国被商汤攻灭。顾在西周时为许国之地,春秋时成为齐国之地,散居在各地的顾伯子孙便以国为姓,称顾姓。

②源自越王勾践之后。据《顾氏谱》《名贤氏族言行类稿》《古今姓氏书辨证》记载,相传大禹死后葬在会稽,他的儿子启在山上建立宗庙祭祀他。后来夏帝少康又把庶子无余封在会稽主持禹的祭祀,并建立越国,建都会稽。春秋末年,越国经常与吴国交战,公元前494年越王被吴王夫差打败,越王勾践卧薪尝胆,发奋图强,于公元前473年攻灭吴国,成为春秋五霸之一。战国时,越国国力衰弱,约在前306年为楚所灭,经秦至汉,传至越王勾践的第七代孙闽君摇,曾担任过分布在今福建北部和浙江南部地区的闽越族首领。因助刘邦灭项羽有功,于汉惠帝三年受封为东海王,因都东瓯,俗号东瓯王。后来,闽君摇又把他的儿子封为顾余侯,居于会稽。顾余侯的后裔就以先人称号中的顾字作为姓。史称顾姓正宗。

郡望

顾姓郡望主要有武陵郡、会稽郡等。武陵郡:汉高祖初(公元前202年)置,治所在义陵(今河南省溆浦县南)。辖境相当于今湖北省西南部、湖南省沅江以西、贵州省东部及广西三江等地。

堂号

顾氏以会稽、三绝等为其堂号。三绝堂:唐朝顾恺之,才绝、画绝、痴绝(痴是专心画画,好像呆子),时人称他有三绝。

堂联

顾姓的堂联有:传经耆硕(顾栋高);工画横波(顾横波)。痴推三绝(顾恺之);扇藉一挥(顾荣)。虞部修文(顾云);东林讲学(顾宪成)。礼崇文伟(顾综);声蔚豫章(顾邵)。名兼三绝(顾恺之);学闻五经(顾野王)。长庚有三绝(顾恺之);华玉列四家(顾璘)。思远长寿两轮甲(顾思远);宾阳算学第一人(顾陈垿)。只存百天松筠操;哪惜三春桃李颜。行己有耻;博学于文(顾炎武)。睡狮猛省天下晓;卧龙惊起雨中春(顾君复自题联)。风声、雨声、读书声,声声入耳;家事、国事、天下事,事事关心(顾宪成)。人品高华,史分金箭(顾众);天姿秀异,家号麒麟(顾和)。名在传胪之次(顾天俊);功高开国之初(顾时)。鹤从珠树舞;凤向玉阶飞(顾炎武)。万事莫如为善乐;百花争比读书香(顾光旭自题联)。

名人

九九版《辞海》收录顾氏32例,《中国人名大辞典》收录顾氏256例,《中国历代人名大辞典》收录289例。顾姓的历史名人三国时吴有丞相顾雍,吴郡人,为丞相;晋有著名画家顾恺之,无锡人;南朝有书画家顾宝光,陈有文学家顾野王;唐代有诗人顾况,翰林学士顾少连;五代时有画家顾闳中;明代有文学家顾元庆,开国大将顾成;明末清初有顾炎武,昆山人,学者。

人口

根据第七次人口普查统计,山西省有顾姓11581人,临汾市936人,洪洞县93人。

供橱

顾姓祖宗神位供奉在大槐树祭祖堂三号供橱。

祖地

①范县,位于河南省濮阳市,为北方顾姓始祖的封地,亦为顾姓发源地之一。②绍兴市,位于浙江省,为南方顾姓始祖的封地,亦为顾姓发源地之一。③顾炎武故居,位于江苏省昆山市。④洪洞大槐树祭祖园,位于山西省洪洞县古大槐树处。⑤中华根祖园,位于临汾市尧都区尧庙。

家谱

顾姓的家谱有:《辽宁潘阳盛京驻防顾氏裔派宗谱一卷》(辽宁辽阳县甜水乡甜水村);《上海南汇五团顾氏家乘一卷》(吉林大学 上海南汇县图书馆);《江苏东海顾氏宗谱八卷》(中国社会科学院历史研究所图书馆);《浙江鄞县顾氏家乘十卷首一卷》(浙江宁波天一阁文物保管所);《顾氏大宗世谱□□卷》(上海图书馆(存卷1));《重修顾氏家谱□□卷》(南京博物馆(存卷(10));《顾氏族谱二十卷首一卷续编八卷首一卷》(北京图书馆(续编缺卷3—8));《顾氏宗谱十二卷》(北京图书馆);《顾氏宗谱十二卷》(上海图书馆);《顾氏重修宗谱十卷》(北京图书馆);《顾氏家谱五卷》(北京图书馆)。

字辈

清光绪二十四年顾廷瑞等修《顾氏家谱》,江苏顾姓一支字辈谱为:“明世泽万里,安国启贤良。”

迁徙

顾氏是一个典型的江南大姓,他主要发源于今浙江省境的会稽,从四千多年以前开始,他们就主要繁衍迁徙于长江下游的江苏、浙江,他们的先祖,便是历史上那位鼎鼎大名“卧薪尝胆,雪耻复国”的越王勾践。自三国顾姓崛起,直到隋唐,顾姓就一直是我国江东四大姓之一。唐代以后,顾氏仍是江苏、浙江两地一个有名望的大姓,尤其是江苏一带。因此,顾姓历代名人多出自南方,而且世代繁衍,逐渐遍布全国各地。

洪洞大槐树移民郓县顾氏一支始祖于明初自山西洪洞迁居郓县常庄乡辛集村;濮阳顾氏一支始祖于明永乐年间自山西洪洞迁居濮阳县鲁河乡顾头村;濮阳顾氏另一支始祖兄弟三人于明永乐年间自山西洪洞迁居濮阳县鲁河乡顾家庄村;河间顾氏一支始祖兄弟三人,于明永乐年间自山西洪洞大槐树迁居河间县石槽乡满堂村,兄弟三人为了不分居异地,改为崇、刘、顾三姓,故有崇、刘、顾是一家;河间顾氏另一支始祖于明初自山西洪洞迁居河间县北石槽乡满堂村,迁来时兄弟三人改姓为崇、刘、顾,至今有崇、刘、顾是一户,魏、梁、陈一家人,回、翟、常一个娘;商都顾氏一支始祖于明洪武年间自山西洪洞迁居商都县小海子村;莘县顾氏一支始祖于明洪武年间自山西洪洞迁居莘县樱桃园乡将军寨村;房山顾氏一支始祖于明永乐元年自山西洪洞老鹳窝迁居北京市房山区十渡;怀柔顾氏一支始祖于明洪武二十五年自山西洪洞迁居北京市怀柔县不老屯村;平鲁顾氏一支始祖于明永乐年间自山西洪洞迁居平鲁县。

鲁河镇顾氏一支始祖于明永乐年间由山西洪洞迁河南省鲁河镇顾头;鲁河镇顾氏一支始祖于明永乐年间由山西洪洞迁河南省鲁河镇顾家庄;泰安顾氏一支始祖于明朝洪武年间自山西洪洞迁山东省肥城市顾庄;泰安顾氏一支始祖于明朝洪武年间自山西洪洞迁山东省肥城市黑牛山;泰安顾氏一支始祖于明洪武年间自山西洪洞迁山东省东平县顾庄;德州顾氏一支始祖讳子春于明永乐年间自山西洪洞迁山东省德州齐河县顾道口;胶南顾氏一支始祖于明嘉靖二十年自山西洪洞迁山东省胶南市后徐家庄;胶南顾氏一支始祖于明嘉靖二十年自山西洪洞迁山东省胶南市前徐家庄;郯城顾氏一支始祖于清朝初期自山西洪洞迁山东省郯城县岭北头。

分布

顾姓在江浙地区是常见的姓氏之一,江浙皖沪鲁大部分地区,顾姓一般占当地人口比例在0.23%以上,其中高频率的中心在江苏东南和上海,顾姓分布频率在1.5%以上,以上地区覆盖面积占了总国土面积的6%;其他地区,顾姓分布频率不足0.23%,其覆盖面积占了总国土面积的94%,其中顾姓分布频率在0.05%以下的地区占了53%。

© 2023 北京元石科技有限公司 ◎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42949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