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官渡时的霹雳车到宋元时的回回砲:古战场上的大杀械
从官渡时的霹雳车到宋元时的回回砲:古战场上的大杀械
从官渡之战的霹雳车到宋元时期的回回砲,中国古代战争器械的发展见证了军事科技的进步。这些"大杀器"不仅改变了战场格局,也影响了历史的走向。
发生在汉献帝建安五年(200年)的官渡之战,是一场决定曹操统一北方的战役。
官渡战场也是一场高科技秀,袁曹双方在后场斗智的同时,各展最新战争利器,其中曹军的霹雳车,可谓冷兵器时代的大杀械。
一、战场杀械霹雳车
官渡之战前的建安元年(196年),曹操迎献帝都许,挟天子以令诸侯,占得道义上的制高点。
建安四年(199年),袁绍战胜公孙瓒,地兼冀并幽青四州,地广人众,带甲十万。二雄争胜终不可避免,官渡之战爆发。
战争初期,曹军凭白马之战、延津之战,诛杀河北名将颜良、文丑,但袁军兵粮充足,双方进入相持阶段。
为占据战场制高点,袁军建楼橹(一种木制高塔)、起土台,居高临下以弩箭射击曹军。曹军被迫在日常执勤、行进中也高举大盾避箭,一时军心大动。
为扭转这一不利局面,曹军制作了霹雳车。霹雳车以杠杆原理抛发巨石,石块飞出,所中楼橹粉碎、土台瓦解。袁军因此吓得不敢再登高。
袁军又改以掘子军,妄图挖地道进曹营偷袭。曹军就在营内沿寨墙挖竖沟,以截断袁军进入路线。
……
双方奇计百出,互为攻防。这其中,曹军的霹雳车,威力巨大,发动时有如雷鸣,故被袁军以“霹雳”命名。
二、霹雳车的前世
官渡战场上给袁军留下心理阴影的霹雳车,其实是抛石车的改进版。
在冷兵器时代,弓弩是一远程攻击武器,是以步兵克骑兵、从地面攻城池的有力装备。但弓弩打击面小、攻击力度低,所以古人发明了借助机械装置抛发石块的抛石车。
在《范蠡兵法》中,就有以机械投掷飞石的记载,并且距离可达三百步。据此说明,至迟在公元前五世纪的战国时期,我国古人已发明了抛石车。
抛石车
抛石车的出现,对于远程打击,尤其在攻城战中,威力远超其他武器,因此与云梯、楼橹、 轒轀、撞车等并称攻城五大杀械。
但之前的抛石车有一个巨大的缺陷:为保持高抛发力稳定,高耸的抛石车往往底盘沉重,机动性不足。而经曹军改进的霹雳车,在抛石车的底座上加装了轮子,这样几十个甚至几个士兵就可推动车体,以调整攻击角度,威力成几何倍数递增。
三、攻灭南宋的回回砲
随着时代的进步,抛石车继续进行改进。
隋唐时,抛石车西传,先是在阿拉伯世界称霸一时,而后传入欧洲。而经阿拉伯人的改进,抛石车一次可抛发四百余斤的石块,甚至可发抛发火药包,威力进一步彰显。
这种经阿拉伯人改进的抛石车,后又传回中国,被称作回回砲。回回砲在元灭宋的襄樊之战中,发挥了巨大作用。
真实的宋元襄樊之战,没有郭靖也没有杨过,当然更没有蒙哥阵前被射杀。当时,元人以回回砲轰击襄阳,所中之处,房倒屋塌,死伤无数。故第二轮轰击,襄阳城已难以守御,只好投降。
襄樊之战,彻底瓦解了宋人的斗志,此后六年,南宋即告灭亡。
所谓科技卫国,我辈当以此勉。
(图片来源于网络,侵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