贫穷的鼠标选购指南
贫穷的鼠标选购指南
选购鼠标时,除了关注外观和价格,更应该重视其核心性能指标。本文将从画圈测试、DPI(分辨率)和回报率三个方面,为您详细解析如何选购一款适合自己的鼠标。
画圈测试
购买鼠标后,可以进行一个简单直观的测试:使用GIMP或Krita等绘图软件画圈,尽量快速地绘制,重复多次。这个测试不需要专业的绘图技能,也不需要了解复杂的参数,只需依靠直觉判断。
一个合格的鼠标画出的线条应该是平滑的(以英菲克 IN9为例,无线2.4GHz,1KHz回报率,10K DPI):
而一个存在问题的鼠标画出的曲线中可能会出现莫名其妙的直线,这表明鼠标发生了严重的跳帧(以雷柏 V30W为例,无线2.4GHz,1KHz回报率,10K DPI):
如果一个鼠标连画圈都画不利索,那基本上就可以考虑退货了。
DPI
DPI指的是鼠标移动1英寸时,指针在屏幕上移动的像素点数(默认速度)。大多数鼠标的DPI都在400左右,这个DPI下的运动速度比较符合人的使用习惯。但是现在的鼠标都支持多档DPI调节,上限高达10000甚至20000,这时候指针移动已经太快了,导致你根本无法控制。极高DPI鼠标的正确用法是,在提高鼠标DPI的同时,降低系统设置或游戏设置中的指针速度系数。这样就能让鼠标维持一个合理的速度。听上去有点多此一举,但是这能降低鼠标延迟,让鼠标更跟手。
以400 DPI为例,鼠标移动的最小粒度是0.0635mm,假设鼠标移动速度是10mm/s,移动延迟是6.5ms。而增加到4000 DPI之后,鼠标移动的最小粒度0.00635mm,假设鼠标移动速度不变,移动延迟是0.65ms。
鼠标的DPI参数和精准度并没有必然联系,但是通常DPI更高的鼠标传感器,其各方面性能都会更好。所以现在各家厂商都在疯狂卷25K DPI,卷3395传感器,营销手段而已。个人认为10K以上的DPI目前看来并没有明显的必要性。3395之所以好是因为它的传感器素质,而不是因为它是25K DPI,你把它调成400 DPI,也是要比20块钱的鼠标精准的。要看鼠标准不准(当然这和鼠标垫也有关系),还是要用mouse tester画离散图。
回报率 Polling Rate
CPU和外围设备之间通讯基于两种模式:
- 轮询:CPU每隔一段时间问一下设备什么状态,延迟和轮询频率有关,现在的USB有线,2.4GHz无线和蓝牙键盘鼠标就是这种模式,因此也诞生了回报率这个参数。
- 中断:设备需要更新状态时通知一下CPU,几乎不存在延迟,更有效率,比如老鼠标键盘用的PS2接口就是基于中断的,但是这种接口不支持热插拔,已经很少有人用了。
回报率即计算机每秒询问鼠标等输入设备多少次,更新多少次鼠标指针位置。要测试你的鼠标回报率,可以使用这个网页工具:https://skill-test.net/polling-rate-test
回报率并不影响鼠标定位的准确性,但是会影响轨迹的连续性和延迟。回报率越高,鼠标指针画面更新的越快。就像打游戏,FPS越高,画面越流畅。但是不管是鼠标回报率还是游戏的FPS,都受到屏幕刷新率和延迟的限制。过高的回报率,屏幕无法显示出区别,用户也就很难感觉到。因此理论上:鼠标回报率 ≥ 屏幕刷新率。
目前最常见的屏幕刷新率是60Hz,而鼠标的最低回报率是125Hz,游戏鼠标更是1000Hz起,是屏幕刷新率的十几倍还多,这是为什么呢?
打个比方,城际高铁(屏幕)是30分钟一班,地铁(鼠标)是10分钟一班。但是在乘客偶尔会遇到,从城际高铁(屏幕)下来,地铁(鼠标)刚开走,要等10分钟,地铁站就会拥堵起来。但是如果地铁(鼠标)改成5分钟一班,乘客最多也就等5分钟,站内拥堵缓解。因此鼠标的回报率越高,和屏幕刷新率吻合的就越好,延迟越低,越流畅。
但是我们也不想把地铁卷成1分钟一班,那样成本就太高了,甚至有撞车的风险。因此,现在很多办公鼠标的回报率仍然是125Hz,正好是笔记本屏幕和显示器常见屏幕刷新率的2倍多一点。2倍这个标准是电气工程上对频率拟合的一个性能和成本的平衡点,这个经验在现实中应用的很广泛。就像人的肉眼的帧率大概是60Hz,我们实际在看60Hz屏幕时候是明显不如120Hz屏幕流畅的。但是从120Hz再提升到180Hz,感觉就不那么明显了。
按照这个经验,即使目前高端的240Hz显示器,500Hz回报率也够用了。而游戏鼠标已经普遍具备1000Hz回报率,即便对付360Hz的顶尖屏幕也绰绰有余。更何况你的显卡是否能支持游戏跑到360FPS还是一个大大的问号!至于市面上在卷的4K, 8K回报率鼠标,主要是厂家和视频博主的营销噱头。
上面论证的前提是鼠标的数据不会丢包,有线鼠标可以认为几乎不会丢包。但是无线鼠标就不一定了,信号可能被干扰丢包,就像地铁班次有可能临时取消。如果地铁是3分钟一班,那么临时取消一班最多也就是等6分钟,还能接受。如果地铁是5分钟一班呢,临时取消一班就要等10分钟。因此理论上无线鼠标的回报率比屏幕刷新率的倍数是应该更高的。但是实际上并不是这么回事。信号受到干扰时,鼠标会尝试切换信道,这个过程会持续数十毫秒,导致明显的卡顿,即使提升到8K回报率也无法缓解。因此避免丢包的影响还是应该从物理上缩短无线接收器和鼠标的距离,并远离与之冲突的无线设备,比如路由器。
回报率过高还有一个弊端,就是会增加计算机CPU和鼠标芯片的负担。目前的计算机CPU基本上都是6核心起步,1K/2K/4K的回报率问题不大,基本上可以忽略。但是恐怖的8K回报率,则会让某些游戏掉帧。对于无线鼠标来说,则会增加耗电,续航变差,但是这个影响远不如游戏鼠标上泛滥的RGB灯。因此这个弊端我个人觉得问题不大,可以忽略。
以下几种情况,你可以完全不用考虑回报率这回事:
- 你的屏幕刷新率只有60Hz,恭喜你,市面上任何一款鼠标回报率都足够对付它了。
- 你的鼠标回报率高达1000Hz,恭喜你,它配得上任何高刷屏幕和显卡。
- 你的笔记本只能蓝牙连接,恭喜你,蓝牙的回报率只有125Hz。
其他情况下,普通玩家只需要保证鼠标回报率 ≥ 屏幕刷新率*2,就能获得不错的体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