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小白 wenxiaobai
资讯
历史
科技
环境与自然
成长
游戏
财经
文学与艺术
美食
健康
家居
文化
情感
汽车
三农
军事
旅行
运动
教育
生活
星座命理

咪鲜胺杀菌剂的作用和使用方法

创作时间:
作者:
@小白创作中心

咪鲜胺杀菌剂的作用和使用方法

引用
网易
1.
https://www.163.com/dy/article/JFCL8DNL0511CCT0.html

在现代农业生产和植物保护领域,杀菌剂扮演着至关重要的角色。咪鲜胺作为一种高效、广谱的杀菌剂,被广泛应用于多种农作物的病害防治。了解其作用机制和正确的使用方法对于保障农作物产量和品质具有重要意义。

咪鲜胺的作用

杀菌谱广

  1. 咪鲜胺对多种病原菌具有显著的抑制和杀灭作用。它能有效防治由子囊菌和半知菌引起的病害,包括炭疽病菌。例如,在芒果种植中,炭疽病是常见且危害严重的病害,咪鲜胺可以很好地抑制炭疽病菌的孢子萌发、菌丝生长,从而降低芒果炭疽病的发病率,保障芒果的产量和外观品质。

  2. 对于许多作物上的青霉病、绿霉病也有良好的防治效果。在柑橘储存过程中,常常受到青霉病菌和绿霉病菌的侵害,使用咪鲜胺进行采后处理,可以在果实表面形成保护膜,抑制病菌的侵染,延长柑橘的储存时间,减少因霉变造成的损失。

  3. 对水稻恶苗病也有出色的防效。水稻恶苗病病原菌可在水稻种子和幼苗上寄生,咪鲜胺通过抑制病菌的生长,确保水稻种子正常发芽和幼苗健康生长,为水稻的高产打下基础。

作用机制独特

  1. 咪鲜胺主要是通过抑制真菌的甾醇生物合成而起作用。甾醇是真菌细胞膜的重要组成成分,对于维持细胞膜的流动性、完整性和功能至关重要。咪鲜胺干扰了甾醇合成途径中的关键步骤,导致真菌细胞膜结构异常,使其通透性增加,细胞内的重要物质如电解质、氨基酸等渗漏,最终导致真菌细胞死亡。

  2. 这种作用机制使得咪鲜胺具有内吸性,它可以被植物吸收并在植物体内传导。当植物局部受到病菌侵染时,咪鲜胺能够在植物体内运输到侵染部位发挥杀菌作用,同时也能对尚未侵染的部位起到保护作用,预防病菌的进一步传播。

提高作物抗病能力和品质

  1. 除了直接的杀菌作用外,咪鲜胺还能诱导植物产生抗病性。它可以激活植物自身的防御系统,使植物在面对病原菌侵染时能够更快、更有效地启动防御反应。例如,它可以刺激植物产生植保素、酚类化合物等抗病物质,增强植物细胞壁的强度,从而提高植物对多种病害的抵抗力。

  2. 在保障作物健康生长的同时,咪鲜胺有利于提高作物品质。对于水果作物,减少病害的发生意味着果实表面更加光滑、色泽更好,同时也能保持果实的硬度和风味。对于粮食作物,如水稻,健康的植株能够更好地进行光合作用和养分吸收,从而提高稻谷的饱满度和品质。

咪鲜胺的使用方法

使用剂型

咪鲜胺在市场上有多种剂型,包括乳油、水乳剂、微乳剂、可湿性粉剂等。不同剂型具有不同的特点和适用范围。

  1. 乳油剂型:具有良好的渗透性和展着性,在防治一些表皮较厚或蜡质层较多的作物病害时效果较好。但乳油剂型在使用时要注意避免在高温强光下使用,以免产生药害,因为其中的有机溶剂可能会在高温下对植物造成伤害。

  2. 水乳剂和微乳剂:这两种剂型相对环保,对环境的污染较小。它们具有较好的稳定性和分散性,在喷雾使用时能够均匀地覆盖在植物表面。而且由于其安全性较高,在一些对药剂敏感的作物上使用更为合适。

  3. 可湿性粉剂:可湿性粉剂在使用时需要充分搅拌,使其均匀分散在水中。它的优点是储存稳定性好,成本相对较低。在一些大面积的农田防治病害时,可湿性粉剂的使用较为普遍。

使用剂量

  1. 咪鲜胺的使用剂量需要根据不同的作物、病害严重程度和剂型来确定。一般来说,在防治炭疽病等常见病害时,对于大多数水果作物,如苹果、梨等,使用 25%咪鲜胺乳油稀释 1000 - 2000 倍液进行喷雾;对于柑橘,采后处理时可以使用 50%咪鲜胺可湿性粉剂 1000 - 1500 倍液浸泡果实。

  2. 在防治水稻恶苗病时,使用 25%咪鲜胺乳油 2000 - 3000 倍液浸种,浸种时间根据种子情况和当地气候条件一般为 24 - 48 小时。需要注意的是,浸种浓度过高或时间过长可能会影响种子的发芽率,所以要严格按照推荐剂量使用。

  3. 在蔬菜病害防治中,如防治黄瓜炭疽病,可使用 45%咪鲜胺水乳剂 1500 - 2000 倍液进行喷雾,每隔 7 - 10 天喷一次,连续喷 2 - 3 次。在使用过程中,要确保喷雾均匀,使药剂充分覆盖植物的叶片、茎秆和果实等部位。

使用时期

  1. 种子处理期:对于一些种传病害,如水稻恶苗病、小麦腥黑穗病等,在播种前对种子进行咪鲜胺处理是关键。通过浸种或拌种的方式,可以有效地杀死种子表面和内部携带的病原菌,为种子发芽和幼苗生长创造一个健康的环境。浸种时要注意保证种子完全浸没在药剂溶液中,拌种时要确保药剂均匀附着在种子表面。

  2. 生长期:在作物生长过程中,要根据病害的发生规律和预测预报来确定使用咪鲜胺的最佳时期。对于炭疽病等叶部病害,一般在发病初期或病害尚未发生但有发病风险时(如连续阴雨天气后、高温高湿环境下)进行喷雾防治。对于果实病害,如柑橘青霉病、绿霉病,在果实采摘前或采摘后进行处理都可以有效减少病害的发生。采摘前喷雾可以预防病菌侵染,采摘后浸果可以杀死已经附着在果实表面的病菌。

  3. 收获后处理:对于一些需要长期储存或运输的农产品,如水果、蔬菜等,收获后使用咪鲜胺进行处理可以延长其保鲜期。在柑橘、香蕉等水果的采后保鲜中,使用咪鲜胺处理可以抑制采后病害的发生,减少在储存和运输过程中的损失。

注意事项

  1. 安全防护:在使用咪鲜胺时,操作人员要做好安全防护措施。佩戴好口罩、手套和防护服,避免药剂接触皮肤和呼吸道。如果不慎接触到药剂,应立即用大量清水冲洗,并及时就医。

  2. 避免药害:要严格按照规定的剂量和使用方法使用咪鲜胺,避免超量使用或在不适当的条件下使用。不同作物对咪鲜胺的敏感性不同,对于一些敏感作物,如某些花卉品种,在使用前要进行小面积试验,确保安全后再大面积使用。同时,在高温、干旱等特殊环境下使用时要格外谨慎,以免对作物造成药害。

  3. 环境保护:使用咪鲜胺后,剩余的药剂和包装物要妥善处理,避免污染环境。不要将药剂随意倾倒在土壤、水体或下水道中。同时,要注意药剂的储存条件,避免药剂泄漏或变质,对周围环境造成影响。

  4. 混用禁忌:咪鲜胺在与其他农药混用前,要先进行混配试验,确保不会发生化学反应,降低药效或产生药害。例如,咪鲜胺不宜与强碱性农药混用,因为在碱性条件下,咪鲜胺可能会分解失效。

综上所述,咪鲜胺作为一种重要的杀菌剂,在农业生产中有着广泛的应用前景。正确了解其作用和掌握其使用方法,能够有效地防治农作物病害,提高农作物产量和品质,同时保障使用过程中的安全性和环境保护。

© 2023 北京元石科技有限公司 ◎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42949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