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小白 wenxiaobai
资讯
历史
科技
环境与自然
成长
游戏
财经
文学与艺术
美食
健康
家居
文化
情感
汽车
三农
军事
旅行
运动
教育
生活
星座命理

ChatGPT如何成为学术写作利器?三大实用技巧分享

创作时间:
作者:
@小白创作中心

ChatGPT如何成为学术写作利器?三大实用技巧分享

引用
CSDN
1.
https://blog.csdn.net/weixin_59422604/article/details/145523923

近年来,生成式AI(如ChatGPT)在学术界掀起热议。有人担忧其滥用,但也有人将其视为高效工具。爱尔兰国立大学学者Dritjon Gruda在《自然》职业专栏中分享了ChatGPT如何助力他的学术写作、同行评审与编辑工作。本文整理了他的核心经验,带你一探AI如何成为学术研究的“智能搭档”。

一、润色学术写作:从“上下文为王”开始

Gruda强调,使用AI润色论文的关键是提供清晰的上下文。他通常遵循以下步骤:

  • 明确背景:简要说明论文主题、核心论点,甚至用简单的要点列出思路。
  • 精准指令:输入类似指令:“我正在为某顶级期刊撰写关于[主题]的论文,以下段落 旨在表达[具体观点]。请重新润色,确保清晰、简洁,段落间逻辑连贯,避免术语,保持专业语气。”
  • 迭代优化:AI的初稿未必完美,需通过对话调整。例如反馈:“结尾过渡不够自然,请加强衔接。”

Gruda的感悟:
“与ChatGPT的互动像与同事讨论,它能打开新视角,但最终内容仍需自己把关。”

二、提升同行评审:AI助你“连接逻辑点”

作为期刊编委,Gruda利用ChatGPT优化审稿反馈:

步骤示例:

  • 通读稿件后,手动总结核心内容和待改进点。
  • 输入指令:“假设你是拥有20年经验的学者,请按以下顺序分析:①概述论文核心;②指出局限性;③按重要性解释每项局限的影响。保持简洁专业。”

注意事项:

  • AI擅长解释局限性的深层影响,甚至提出改进建议。
  • 但需警惕其可能给出“离谱或不相关”的结论,最终判断必须由人完成。

Gruda的提醒:
“AI是辅助工具,审稿人的责任始终在自己手中。”

三、优化编辑反馈:告别“模板化拒稿信”

作为编辑,Gruda常需撰写细致且具建设性的反馈。他借助ChatGPT实现两点:

  • 高效沟通:输入稿件优缺点,生成模板:“根据以下笔记,起草给作者的信件,强调关键问题,说明为何研究创新性不足。避免术语,保持直接和专业。”
  • 人性化表达:AI帮助将生硬反馈转化为“同理心+具体建议”,例如将“拒稿”转化为:“您的研究主题有趣,但方法论需更深入验证以凸显贡献。”

他的经验:
“AI让编辑反馈更清晰,同时维护了作者与期刊间的积极对话。”

结语:AI是伙伴,而非替代品

Gruda认为,生成式AI的挑战与机遇并存。它无法取代科学探究的核心——批判性思维与创新,但能显著提升写作、审稿与沟通效率。关键在于:

  • 主动引导AI:明确需求,持续迭代。
  • 保持主导权:始终验证AI输出的准确性与合理性。

最后一问:
“既然AI能助你事半功倍,为何不尝试探索它的潜力?”

本文基于Dritjon Gruda在《自然》的专栏文章整理,原文标题:
Three ways ChatGPT helps me in my academic writing

© 2023 北京元石科技有限公司 ◎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42949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