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丨甘肃,很wow!
2024丨甘肃,很wow!
2024年即将结束,让我们一起回顾这一年中甘肃的精彩瞬间。从风雪中的温暖,到文旅的繁荣,再到经济的快速发展,甘肃展现出了独特的魅力和活力。
这是热诚淳朴的甘肃
2023年春运尾声,风沙与暴雪挡住了甘肃进入新疆的关隘星星峡。2024年2月17日,甘肃瓜州县这个城镇人口仅5万的小县城,突然迎来了2.5万名因天气恶劣而滞留的旅客。
为了做好安置工作,瓜州县紧急调拨急需生活物资,对高速滞留车辆进行疏导,调派救援医护人员,做好应急准备和现场医疗服务保障。
许多志愿者不顾寒冷,走上街头为迷路的旅客指路,为需要帮助的人提供支持。许多瓜州百姓也不甘落后,有的开放自己的家门接纳陌生的滞留旅客,有的提供热饮和食物。在各大社交平台发帖留言:“来我家”“我家还能住,带小孩的优先”。风雪很冷,瓜州很暖。
这是热辣滚烫的甘肃
各色蔬菜均匀地裹满香浓的油泼辣子,晶莹剔透的手擀粉浸在红艳艳的浓汤里闪着光。年初“甘肃麻辣烫”火爆出圈,不少网红博主、吃货“特种兵”不远千里坐高铁打飞的来甘肃吃麻辣烫。
面对“泼天的富贵”,天水开启“宠客”模式,开通麻辣烫公交专线,就连当地出租车司机都学会了网络流行语“公主请上车”。市政部门“紧急赶工”,连夜刷墙、修路、巩固“硬件”,全城都是“保姆式”的贴心服务。甘肃省内兄弟城市也相继组团,带着“绝活”和礼物赶赴天水,各地特色美食、农特产品、文艺展演等纷纷亮相。网友表示:“该你火!”“想去甘肃的心达到了巅峰!”
这是浪漫多情的甘肃
芳菲四月,“兰州黄河大合唱”露天演唱会每晚7:30都会准时登场。市民游客相约在中山桥西侧的近水广场,在灯火阑珊、一河柔波陪伴中打开歌单,徜徉在音乐的citywalk里。
没有奢华舞台和硬核设备,不需要门票和座位,源自草根路演的黄河之滨千人合唱,以火热的现场氛围和接地气的演出风格,为兰州的夜晚平添一抹浪漫的色彩。在敦煌,夏日夜幕降临,鸣沙山月牙泉畔人气比白天更热盛。来自全国各地的万千游客在近4000平方米的整面沙山山坡上挥舞荧光棒、点亮手电筒,放声歌唱。这是独属于大西北的浪漫。
这是勇于担当的甘肃
今年7月甘肃多地遭遇暴雨灾害,危急关头有人挺身而出,冒雨守护,有人汇聚微光,风雨同行。7月22日晚,当大多数人已进入梦乡时,定西市通渭县陇山镇黄家窑村党支部书记南映芝却彻夜未眠。从22日20时到23日8时,他所在的“黄窑村镇村社干部办公群”累计发布了100多条汛情和防汛工作消息。这些消息不仅仅是数字的累积,更是南映芝和村党员干部们用实际行动践行守护群众生命财产安全的誓言。7月陇南文县、武都区等地遭受暴雨袭击,暴雨中党员干部、消防战士们不顾自身安危为百姓筑起了一座座“生命至上”的廊桥。每一个画面都让人动容,每一个瞬间都充满了力量。
这是众志成城的甘肃
2023年12月18日23时59分,临夏积石山县发生6.2级地震,244所学校不同程度受损,校舍受损建筑面积约44.03万平方米。灾后重建中,各级力量和那些平凡而伟大的建设者们与时间赛跑,倾其所有让家园重生。今年9月1日,积石山县师生的新学期如期开启,全县231所中小学、幼儿园正式开学开园。从最初的帐篷学校到板房学校,再到崭新的校舍,孩子们学习生活恢复了正常。一座座崭新的教学楼,一间间设备完善的教室,迎接着孩子们踏上奋进向上的全新旅程。这个冬天,积石山崭新的民居错落排开,雪白墙面映着暖阳,校园里书声朗朗,院落里烟火寻常,集市摊位上果蔬飘香,生活,既有原来的模样,更有新的方向。“人民至上、生命至上”的温暖答卷在这里书写。
这是物阜民丰的甘肃
这里牛羊肥壮果蔬鲜美,物阜民丰田园宜居,甘肃,处处彰显着生机与活力。立冬时节,凌晨的刘家峡水库繁“星”点点 渔灯闪烁,为静谧的水面增添了一丝灵动。渔民们忙着收网捕鱼,迎接一年的收获。在甘南、陇南的山庄院落,一盏盏“小红灯笼”打破山林的静谧,饱满明艳的柿子盛满竹筛,红橙黄交织着粉墙黛瓦,述说人间烟火与岁月悠长。每年冬天,兰州市西固区三江口都会迎来来自西伯利亚的“老朋友”——大天鹅,它们顶着风霜雨雾、穿越山水林田,不远万里来到黄河岸边的越冬地,这里水草丰盈、鱼虾易觅,人与自然和谐共生。
这是锐意进取的甘肃
这一年陇原儿女牢记嘱托、苦干实干,一步一个脚印,把擘画的宏伟蓝图变为美好现实。甘肃新能源装机规模达到6062万千瓦,装机占比达到63.7%,外送电力覆盖25个省(区、市),陇电入鲁工程甘肃段全线贯通,酒泉建成国内单机规模最大塔式光热发电项目,平凉~陇东换流站750千伏线路工程顺利投运。(金浩/摄)阿克塞汇东新能源光热+光伏试点项目光热区并网发电。(中铁十一局供图)中川机场三期扩建工程主体工程竣工,甘肃“空中丝绸之路”建设加快推进,近代物理所自主研发国际首台低能量强流高电荷态重离子研究装置,为我国重离子研究再添利器中川机场T3航站楼抢占数字经济新赛道,全国一体化算力网络甘肃庆阳数据中心集群算力规模突破3万P,国家数据中心集群(甘肃·庆阳) “东数西算”产业园区枢纽资源调度区。(冯喜斌摄)中医药产业链规模达到808亿元,在海外注册中药产品200多种,做强做优六大产业,玉米、马铃薯、瓜果蔬菜制种规模居全国前列,着力优化营商环境,企业开办实现零费用、日办结,开通运营中欧、中亚等覆盖20多个国家和地区的国际货运班列,统筹推进保护治理,筑牢国家西部生态安全屏障,甘肃首趟中老铁路国际货运列车在敦煌市铁路西货站综合货场等待发车(2022年4月21日摄)。新华社记者 陈斌 摄今年前三季度,全省地区生产总值9126.3亿元,同比增长6.0%,增速居全国第2名,连续11个季度高于全国平均水平,为完成全年目标任务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这一年,我们历经风雨也收获掌声,这一年,我们众手同心、蓄势聚能,这一年,我们步履不停,干字当先……这一年有奋斗、有坚守、有期许、有作为,每一个画面都让我们看到了不一样的甘肃。
新的一年,继续奋勇前行,用蓝图绘梦,用奋斗圆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