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小白 wenxiaobai
资讯
历史
科技
环境与自然
成长
游戏
财经
文学与艺术
美食
健康
家居
文化
情感
汽车
三农
军事
旅行
运动
教育
生活
星座命理

中药红景天,能预防“高原反应”吗?

创作时间:
作者:
@小白创作中心

中药红景天,能预防“高原反应”吗?

引用
澎湃
1.
https://www.thepaper.cn/newsDetail_forward_29046903

金秋十月是出游赏景的黄金时节,许多游客会选择前往川西、西藏等高原地区。然而,在欣赏美景的同时,高原反应(简称“高反”)可能会成为旅途中的困扰。网络上流传着红景天可以预防高反的说法,那么这种说法是否可信呢?本文将为您详细解答。

什么是高原反应?

高原反应是人体在海拔较高地区对低氧环境的生理适应过程中出现的一系列症状。高原低氧环境引起机体缺氧是直接病因。平原地区的气压为760毫米汞柱,氧气浓度为21%,随着海拔高度的增加,气压会越来越低,空气越来越稀薄,单位体积的氧气比平原少,相对氧含量低。可能症状包括头晕头痛、心悸、呼吸困难、恶心呕吐、失眠乏力等。

红景天的功效

许多人为了预防“高反”,会提前服用一些药品,中药红景天制剂是“热门选择”。红景天是一种多年生草本植物,主要生长在高海拔地区,具有多种活性成分,如红景天苷、黄酮类、酪醇等。作为一种经典的藏药,其历史可追溯到古代医学典籍《神农本草经》,其性寒,味甘、涩,归肺、心经,具有益气活血、通脉养心的独特作用。现代药理研究表明:

  • 提高缺氧耐受性:红景天中的主要成分红景天苷具有抗缺氧作用,它能够增强人体血红蛋白的携氧能力,促进血氧的生成和有效输送,从而帮助身体更好地适应高原环境。

  • 增强免疫力 抗疲劳:高原地区由于环境变化大,人体免疫力容易下降,而红景天有提升免疫力,减少因免疫力下降而引发的不适。高原反应常伴有疲劳感,红景天中的多种活性成分具有抗疲劳作用,可缓解身体疲劳,提高身体的耐力和适应能力。

  • 改善心脏功能:红景天具有强心作用,能够改善心肌细胞的缺血状态,增加心脏供氧和供血,从而有效缓解高原反应引起的心慌、气短等症状;亦可降低高原人体运动后自由基、血清肌酸激酶水平,减轻心肌损伤。

红景天制剂的使用方法

目前可以选择的红景天制剂有胶囊、片剂或口服液等剂型。用药时间应在进入高原地区前的5-10天开始,按照药品说明书上的用法与用量服用。注意事项包括:服药期间应避免饮酒、吸烟、食用辛辣刺激的食物,并且保持良好的作息习惯。儿童、孕妇、哺乳期妇女、老年人以及有严重基础疾病的人群,应谨慎使用。同时,如果正在服用其他药物,应咨询医生或药师。

预防高原反应的综合建议

事实上,红景天虽然在预防“高反”方面具有一定的作用,但并不能完全替代其他预防高原反应的措施。在进入高海拔地区前,应做好以下充分的准备,以确保旅途的安全和舒适:

  • 保持良好的心情、减少焦虑抑郁情绪,适当进行适应性锻炼预防高原反应。

  • 避免诱发因素:在上高原前要确保身体处于健康状态,如有感冒、肺炎等疾病应及时治疗。

  • 合理饮食:在高海拔地区,应多吃富含碳水化合物的食物,同时注意补充水分,避免脱水。

  • 避免剧烈运动:在高海拔地区,避免非常剧烈的运动,加重身体负担。若有不适,及时从高海拔下撤,立即吸氧并就诊。

红景天作为一种天然植物药材,以其独特的药理作用成为了抗高原反应的重要选择,帮助人们更好地享受高原之旅。面对高海拔环境的挑战,我们必须密切关注自己的身体状态,对自然保持敬畏,注意休息,避免劳累,一旦发生不适应及时就诊。

参考文献:

  1. 肖泽云, 李雅潇, 李凯, 李霞, 王越, 李灵芝: 红景天苷及其类似物抗缺氧药效团模型的构建及可靠性验证. 中国医药科学 2023, 13(13):60-63+76.

  2. 隋明, 刘根娣, 杨晨: 红景天化工生产方法及对人体免疫功能的调节作用. 化工设计通讯 2020, 46(06):216-217.

  3. 李英英, 李晨, 高刚: 有氧运动联合红景天口服液提高大鼠抗疲劳作用的机制研究. 新疆师范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2023, 42(02):91-96.

  4. 支莉, 刘剑伟, 梁天学, 吕国志, 张新霞, 许景宏: 高原军事演习中红景天胶囊增强军人耐力与抗疲劳作用的研究. 华北国防医药 2009, 21(05):18-20.

  5. 吉钊, 孟新源, 李育, 王慧敏, 岳远佳, 荣幸, 姜林: 基于网络药理学和分子对接技术探究丹参-红景天抗心肌缺血的作用机制. 中国循证心血管医学杂志 2024, 16(02):133-139+143.

  6. 隋明, 肖年乐, 徐敏来: 红景天对高原人体运动后自由基和血清肌酸激酶的影响分析. 石河子科技 2020(03):65-66.

本文原文来自澎湃新闻,由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附属瑞金医院北部院区药剂科主管药师陆家凤供稿。

© 2023 北京元石科技有限公司 ◎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42949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