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小白 wenxiaobai
资讯
历史
科技
环境与自然
成长
游戏
财经
文学与艺术
美食
健康
家居
文化
情感
汽车
三农
军事
旅行
运动
教育
生活
星座命理

北大心理学教授:孩子的青春期不断提前,但心理成熟却推迟了

创作时间:
作者:
@小白创作中心

北大心理学教授:孩子的青春期不断提前,但心理成熟却推迟了

引用
腾讯
1.
https://new.qq.com/rain/a/20240520A03C7T00

近年来,青少年心理健康问题日益受到关注。北京大学心理与认知科学学院教授苏彦捷在第四届“明德致和”海淀区家庭教育讲坛上,从发展心理学的角度,深入探讨了青少年心理健康的相关问题。

发展心理学的视角

苏彦捷教授指出,发展心理学研究的是从生命的孕育到生命的结束,不同发展阶段的发展特点、发展规律,以及要完成哪些发展任务。这些角度可以帮助我们更好地理解孩子心理健康相关问题。

她以自己在北大元培学院的教学经历为例,揭示了社会对心理学的误解。很多学生和家长认为学习心理学就意味着有心理问题,这种误解源于对心理学的片面认识。实际上,心理学和医学一样,涵盖了从预防、保健、诊断到治疗和康复的全流程。

青少年身心发展的特点

苏彦捷教授强调,青少年时期是一个身心发展不平衡的阶段。生理上,青春期提前已经成为一个普遍现象。2015年的数据显示,中国女孩的青春期平均开始年龄为9.7岁,男孩为11.3岁。而近年来,这一年龄又有提前的趋势。

这种身心发展的不平衡,不仅体现在生理和心理成熟时间的差异上,还体现在大脑发育的不均衡。例如,负责情绪的边缘系统在15岁就已成熟,而负责理性思考的前额叶要到25岁左右才能完全成熟。这种不平衡导致青少年在面对情绪和理性决策时常常感到困惑。

青少年面临的挑战

青少年时期面临四大核心任务:安全、关系、性和自我认知。这些任务的完成需要在情理之间找到平衡点。例如,青少年在处理人际关系时,既要保持独立性,又要学会合作;在追求个性时,又要遵守社会规范。

家长和教育者的应对策略

苏彦捷教授建议,家长和教育者应该从三个方面支持青少年的成长:满足他们的自主性需求、培养胜任感、提供归属感。同时,她强调了运动、睡眠、沟通理解以及构建心理免疫系统的重要性。

她还指出,解决青少年心理健康问题需要家庭、学校和社会的多方联动,形成家校社共育的机制。通过建立一个完整的发展资源系统,帮助青少年更好地应对成长中的挑战。

结语

苏彦捷教授的演讲为我们提供了一个全面了解青少年身心发展特点的视角,同时也为家长和教育者提供了实用的指导建议。面对青少年心理健康问题,我们需要从发展的角度出发,而不是仅仅关注问题本身。通过建立一个支持性的环境,帮助青少年更好地度过这段特殊的成长时期。

© 2023 北京元石科技有限公司 ◎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42949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