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小白 wenxiaobai
资讯
历史
科技
环境与自然
成长
游戏
财经
文学与艺术
美食
健康
家居
文化
情感
汽车
三农
军事
旅行
运动
教育
生活
星座命理

谢美蓝:被现实边缘化的不完美女人【对比原著+删减细节人物解析】

创作时间:
作者:
@小白创作中心

谢美蓝:被现实边缘化的不完美女人【对比原著+删减细节人物解析】

引用
豆瓣
1.
https://movie.douban.com/review/16177463/

“一个女性能否无论在什么境况下都拥有做出自己选择的权利,而不需要附加条件——比如这个人要道德完美,做的事情都无可指摘?”

因为未告知另一半独自流产,立刻被贴上“狠毒、冷血、出轨”标签…成为舆论中十恶不赦的“坏女人”。谢美蓝,这个极具争议的边缘化角色,到底是怎样的人?

本文结合原著和正片删减细节,解析谢美蓝被忽略的人物故事线与角色所承载的女性困境。

被现实打碎的理想爱情

谢美蓝和沈磊缘起于大学校园一见钟情,从恋爱到结婚约12年。谢美蓝的经济能力占优,但因为“爱”所以房子要优先丈夫考虑。值得一提的是她并没有传统重男观念,对未来的憧憬是“有两个女儿”。

随着谢美蓝母亲病逝,这对夫妻在生活中积攒的矛盾终于爆发。原著中谢丧母已经过去大半年,但事实证明母亲去世始终是她心里一根拔不掉的刺。

二人关于母亲争吵的“旧账”包括:房子小不能照顾母亲、错过靶向药黄金期、请丈夫帮转院被拒绝……谢美蓝作为女儿想为母亲体面安葬,听到丈夫节约墓地成本的建议后失望离开。当她万箭穿心的时候,最不能原谅的是沈磊的态度。

“我觉得她的内心是处在一种创伤状态之下的,实际上她一直放不下妈妈离世这件事,一直活在失去妈妈的那个场景里。我很能理解她为什么那么说。”——陈昊宇(饰 谢美蓝)

谢美蓝清楚关于母亲是“借题发挥”,她长期的妥协与不满早已经埋下种子,只是作品中所展示的时间线已经到了矛盾的后期而已。她提议买车被拒绝,(为了孩子)提议换租房子被拒绝,建议丈夫职场社交被拒绝…可悲的是她的精神世界逐渐崩坏,丈夫也全然没有察觉。

不满从遗憾发展为不甘

“没有遇到现实的残忍、没有被生活打击过的时候,这段感情肯定是美好的。凡人是脆弱的,无法抵挡现实和时间的洪流,会被生命中发生的事情改变,这段关系也就慢慢地改变了……这也是这段感情最让人感到遗憾的地方。”——陈昊宇(饰谢美蓝)

被隐形与矮化的女性困境

最具争议的流产情节前后,谢美蓝有很多被隐去的人物线。周岁宴开篇,删减谢美蓝和沈磊对话镜头。丈夫提出“咱们委屈一下没什么”,美蓝选择了妥协没有反驳。刚刚失去唯一的家人,迫于人情要参加丈夫姐姐孩子周岁宴。如果稍微有同理心的人,也知道这种场景对一个丧母独女的残酷。

包括周岁宴删减她略带渴望眼神的特写,对应原著美蓝主动和沈琳孩子的互动细节,可见她是喜欢孩子的。宴会全程,美蓝陪笑敬酒得体却游离,但丈夫丝毫没有感受妻子情绪,上帝视角的观众说她“苦瓜脸”,却没人想过她的“苦”来自哪。

谢美蓝在现实的冲刷中变得物质而清醒,面对三观渐行渐远不肯改变的丈夫,她不想在30平蜗居里精打细算着生育养不起的孩子。当失望遗憾累积到绝望心死,最终她选择主动切断这段感情唯一的连结。

根据删减片段得知,谢美蓝先去了火葬场,抱着母亲骨灰告别,然后选择独自流产。两件事发生在同一天,难以想象此时她经历了怎样的身心创伤。

(正片删减)谢美蓝在火葬场告别和医院流产

“那也是我的孩子,我自己有权利选择。”

冷知识:法律规定女性享有生育自主决定权(包括选择生育或者不生育)。

热知识:无论生育或流产行为,对母体自身伤害最大,严重时可危及生命。

谢美蓝只请假一周去流产,只敢一个人点鸡汤外卖,暗自流泪的时候无人知晓。大出血晕倒最后等来的第一句话不是问候,而是丈夫质问“孩子是谁的”。

谢美蓝确实没有尽到情理上的告知义务,同时这段剧情从头到尾,也没有任何一个人真正关心她的身体和心理状态。

她出院后即情绪激动爆发大型争吵;丈夫大半夜找姐姐蛐蛐妻子;姐姐帮弟不帮理,姐夫空口造H谣。剧外营销切片剪辑引导,恶意解读她的行为动机。

你当然可以说:“谢美蓝一次流产大出血纯属自找的,丈夫可是失去了知情权啊。”

明明同样是名校研究生毕业,哪怕自己是小家庭的主要经济来源,谢美蓝长久默认把自己放在夫权下位征询妥协丈夫意见,只是这一次没有。

她所焦虑的职场女性生育和孩子现实问题同样尖锐。但在大众眼里,一个女人身上再多的光环与困境,仿佛都足以被污名化的“自私流产拜金女”消解掉。

谢美蓝的争议也来自于和对自己有好感的上司路杰的关系。虽然两人从未越界,剧中的谢美蓝保留了足够有边界感的体面回绝。但是在大众眼中,不撕破脸的就不算“拒绝”,接受了追求者的帮助就是“暧昧不明”,何况入住了路帮找的酒店,简直是“大逆不道”,进而网友展开了一场对于谢美蓝和男上司的盛大YY式联想。

“明知道这份帮助不那么纯粹,是带着情感的,但还是接受了。要说谢美蓝对路杰有什么想法,那肯定没有。但是,当一个人在自己人生最低落的时候,他的很多选择和对待他人的态度不会那么完美和正确,是会有偏颇的。我觉得从女性的角度,我看到了一个现实生活中的女性面对自己所想所求的坚持和摇摆。”——陈昊宇(饰谢美蓝)

*补充一条对照剧情线:

哪怕沈琳和老同学到了职场这种不平等关系的名利场,我们也会发现社会对女性造谣式骚扰始终无底线/零成本,最终结果是沈琳主动体面辞职,这才达到大众眼里“绝对纯粹正确”的水准。

事实证明,社会厭女畸形认知根深蒂固,也是压缩职场女性生存空间的体现。只是在剧里,谢美蓝经历的上级隐形权力威胁被角色的灰色设定模糊淡化了。

另外剧版删除了原著中谢美蓝为了丈夫,恳求路杰原谅这场戏。如果对沈磊冷血且毫无感情,她大可不必这么做。

逃离是绝望女人的史诗

《凡人歌》原著中有这样一句话:“世人称道男人事业心强,其实是赞美他们爱钱。”那家兄弟对事业和金钱同样执著和焦虑,观众会习惯性夸他们是好男人。

为什么谢美蓝的工作能力并不差,想拥有更好的物质生活就成了被各种谣言攻击的“拜金女”呢?

“沈磊,你是个好人,但真的很没用。”她知道他改变不了,所以这一次她来变。

“我不爱你了,或者说,我爱的是从前那个你。”

谢美蓝最绝望无力又复杂的时刻,是她提出离婚后请沈磊签字这一幕。看着曾经冷静的丈夫发疯,她仍旧带着心疼请求他放过彼此。

“我演的时候感受到她的内心是很难过、很惋惜,又无可奈何。她看到自己曾经深爱过的沈磊展现出特别脆弱的一面,甚至低声下气地表示愿意改了,但同时又清楚地知道这段关系的走向是谁也改变不了的,耗在这个地方只会让两个人都很痛苦。”

总体而言,这对夫妻的根源矛盾是「安全感」观念差异,而短营销针对谢美蓝的厭女式解读早已偏离重点。双方当然有各自的问题,只是他们的生活步调不一致了,她想做出改变往前走,就这么简单。

“谢美蓝内心认为自己需要如此的努力上进,生活才不会垮掉、才有可能变得更好。”

沈磊断联后逃离城市隐居,仍是被爸妈姐溺爱,被剧外无数云兄弟姐妹去心疼的30岁深情大男孩。在作者笔下,他的人物线是完整的,谢美蓝只是他的角色成长催化剂。

世上已经没有亲人的谢美蓝,哪怕带着婚戒帮忙寻找丈夫也要遭受白眼,被全方位谣言攻击只能独自面对,最后仍愿意无条件等待丈夫主动签下离婚协议。

无论剧版和原著,谢美蓝实在不算是被爱的角色,她的人物弧光是模糊的,她的不足是被放大扭曲的,她的存在是助推工具化的。

但不完美的“谢美蓝”存在是必要的。因为她的复杂和真实性,才打开了众多被忽略的女性议题被讨论的空间。谢美蓝不是被社会标准规训的“完美”女人,她是哀莫大于心死后想逃离现状的绝望女人。

我们看到现实中太多感情破裂,也要为了父母/丈夫/孩子而隐忍妥协一辈子的“好女儿/好妻子/好妈妈”。而这个被边缘化的争议角色谢美蓝,仿佛打破了第四面墙,她承受的所有歪曲偏向性的厭女舆论,都让我们见识到社会对本就不需要完美的女性仍旧刻薄和苛刻。

逃离,是主体意识的觉醒,是女性一辈子的史诗。女性拥有独立自主权利,妳不是任何人的附属品,妳本不需要隐忍和妥协。无论是主动流产还是离婚,都是谢美蓝为自己的未来做的决定。如果在更具女性视角的作品里,作为事业型白领的她,也许能拥有更丰富的个人成长故事线刻画。

她的人生方向无关任何人,只关于她自己。

最后想说一句,演员陈昊宇用高共情力和有递进层次的演技,把原著中寥寥篇幅的谢美蓝演绎得更立体鲜活,同时让角色拥有了灵魂,才能让更多人去感知她的矛盾、复杂与挣扎。

荧幕里的谢美蓝,也让我看到了无数真实存在的“谢美蓝”。希望每个不完美且坚韧的美蓝,都能找到属于自己更美好的未来。

© 2023 北京元石科技有限公司 ◎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42949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