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小白 wenxiaobai
资讯
历史
科技
环境与自然
成长
游戏
财经
文学与艺术
美食
健康
家居
文化
情感
汽车
三农
军事
旅行
运动
教育
生活
星座命理

从清华学霸到中国“芯片教父”:虞仁荣如何用20年改写半导体江湖?

创作时间:
作者:
@小白创作中心

从清华学霸到中国“芯片教父”:虞仁荣如何用20年改写半导体江湖?

引用
1
来源
1.
https://www.tsinghua.org.cn/info/1014/41713.htm

在2月17日的民营企业家座谈会上,一个名字悄然在网络上掀起波澜,他就是虞仁荣。对于很多人来说,这个名字或许稍显陌生,但在半导体领域,他的名字可是如雷贯耳,而他则是当之无愧的“中国芯片首富”。今天,就让我们走进虞仁荣的创业世界,探寻他的传奇经历,翻开这位清华天才的逆袭剧本。

就在前段时间,胡润研究院发布了《2024胡润慈善榜》,在这份榜单中,韦尔股份创始人虞仁荣首次获得中国首善的名号。

据了解,在过去一年的时间里,虞仁荣先后三次向宁波东方理工大学教育基金会捐赠韦尔股份共5000万股股票,其中,前两次均以其持股比例99.9%的绍兴韦豪公司的名义捐赠,第三次以个人名义捐赠。

根据三次股份捐赠过户当天的收盘价计算,虞仁荣合计捐赠价值53亿元。

紧随其后的便是小米科技创始人雷军,他在武汉大学130年校庆时,捐赠了一笔13亿元人民币的巨额资金。

相比于雷军,或许很多人对虞仁荣会觉得陌生,但如果是中国芯片领域的人士,就知道他在国内芯片领域相当于领袖式人物。

虞仁荣

其创办的韦尔股份,是国内目前最大的图像传感器厂商,放眼全球排名第三,仅次于索尼和三星。

事实上,捐钱建造大学也不是虞仁荣一时兴起的行为,而是在多年前就已产生的想法,其目的是从基础教育层面助推国内科研创新、突破卡脖子技术难题问题。

清华天才的“不安分”:从铁饭碗到地摊货

1985年,虞仁荣以湖北高考状元的身份考入清华大学无线电系(现电子工程系),属于“清华EE85黄金一代”。然而,这个天生反骨的工科生,却在毕业后干了一件惊掉众人下巴的事:放弃研究所铁饭碗,跑去中关村摆摊卖电子元件。

“当时所有人觉得我疯了,但我知道芯片产业缺的不是科学家,而是能把技术变成商品的人。”这段“练摊”经历,让他摸透了中国电子产业链的痛点,也埋下了颠覆行业的野心。

韦尔股份诞生:一场豪赌背后的深谋远虑

2007年,虞仁荣在上海张江创立韦尔股份,主攻半导体分立器件。但这位技术出身的CEO,却展现出惊人的资本嗅觉:

  • 2013年:借行业低谷期抄底收购北京泰合志恒,切入卫星直播芯片领域;
  • 2017年:顶着“蛇吞象”质疑,推动韦尔登陆A股,募资仅2.6亿却暗藏惊天布局;
  • 2019年:豪掷150亿收购全球第三大CMOS传感器企业豪威科技(OmniVision),这场被称为“中国半导体史上最经典并购”的战役,让韦尔一夜跻身全球摄像头芯片顶级玩家。

卡住全球科技咽喉:韦尔帝国的隐秘版图

今天的韦尔股份,早已不是简单的芯片设计公司:

  • 手机江湖:全球每3部手机就有1部用其传感器,苹果、华为、小米背后的“视觉之王”;
  • 汽车革命:特斯拉自动驾驶摄像头、蔚来ET7激光雷达,核心芯片均烙着韦尔印记;
  • 元宇宙基建:VR/AR设备图像处理方案市占率超60%,扎克伯格也绕不开的中国芯。

2022年财报显示,韦尔全年营收超200亿,研发投入狂砸33亿,手握4000+专利。在CIS(CMOS图像传感器)领域,其全球市场份额已达12%,硬刚索尼、三星。

虞仁荣的“冷思考”:中国芯不能只做跟随者

“我们收购豪威时,它的技术还是世界顶尖,但西方没人相信中国人能玩转高端芯片。”在最近座谈会上,虞仁荣罕见发声:“现在手机CIS我们追平了,但汽车、医疗、航天级芯片仍被卡脖子。半导体战争,本质是底层技术的战争。”

据内部人士透露,韦尔正在秘密研发量子点传感器和光子芯片,实验室里已堆满第三代半导体材料。虞仁荣给团队定下死命令:2025年前攻破车规级芯片全自主产业链。

半导体江湖启示录:一个时代的突围样本

回望虞仁荣的创业史,暗合中国半导体产业的进化轨迹:

  • 技术派:用清华系的硬核技术打底;
  • 资本派:以精准并购实现弯道超车;
  • 生态派:通过投资布局材料、设备、EDA全链条。

正如他在清华演讲时所说:“芯片产业没有捷径,但敢在无人区修路的人,终将定义游戏规则。”

结语

当全网为ChatGPT的算力奇迹沸腾时,虞仁荣们正在为下一代AI革命铸造“视觉之眼”。或许正如《经济学人》的评价:“在硅谷巨头看不见的战场,中国芯片军团正用韦尔式突围,重写科技权力地图。”

这场始于中关村摊位的逆袭,远未到终章。

© 2023 北京元石科技有限公司 ◎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42949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