劳动仲裁的工资流水有什么要求
劳动仲裁的工资流水有什么要求
一、劳动仲裁的工资流水有什么要求
劳动仲裁中,工资流水作为重要证据,有以下要求:
(一)真实性。工资流水必须是真实、客观反映劳动者工资收入情况的记录,不能伪造或篡改。一般需由银行等金融机构出具,加盖相应业务章,以确保其来源可靠。
(二)完整性。应包含能体现工资发放的关键信息,如发放日期、发放金额、交易类型(注明工资)、账户信息等。若工资发放存在多种形式,如基本工资、奖金、津贴等,流水应能清晰显示各项明细,以准确反映劳动者的实际收入。
(三)关联性。工资流水需与劳动仲裁案件所涉劳动关系及工资争议事项相关。例如,发放主体应与用人单位或其委托的代发机构相符,发放时间、金额等应与劳动合同约定、实际工作情况相契合。
(四)时效性。一般应提供与争议时间段相对应的工资流水,能充分证明该期间的工资支付情况。劳动者应妥善保管好工资流水相关凭证,以便在仲裁时顺利提交。
二、劳动仲裁基本工资是怎么构成的
劳动仲裁中基本工资的构成,通常包含以下几个部分:
(一)计时工资,即按照劳动者的工作时间来计算工资报酬,比如小时工资、日工资、月工资等,依据劳动者实际工作时长支付相应报酬。
(二)计件工资,根据劳动者完成的合格产品数量或工作量,按照预先规定的计件单价支付工资。例如服装厂工人按完成服装件数获取报酬。
(三)奖金,是支付给劳动者的超额劳动报酬和增收节支的劳动报酬,包括生产奖、节约奖、劳动竞赛奖等。
(四)津贴和补贴,津贴是为了补偿劳动者在特殊劳动条件下的额外劳动消耗和生活费用额外支出,如高温津贴;补贴是为了保障劳动者的生活水平不受特殊因素影响,如物价补贴。
需要注意的是,基本工资不包含加班加点工资、特殊情况下支付的工资等。在劳动仲裁中,明确基本工资构成对于确定劳动者的工资待遇、加班工资计算基数等具有重要意义。
三、劳动仲裁工资赔偿标准怎么计算
劳动仲裁中工资赔偿标准的计算,需根据不同情形确定:
(一)拖欠工资的赔偿。用人单位克扣或者无故拖欠劳动者工资的,除在规定的时间内全额支付劳动者工资报酬外,还需加发相当于工资报酬25%的经济补偿金。
(二)未依法支付加班工资的赔偿。用人单位安排劳动者加班但不依法支付加班工资的,需按应付金额的50%以上100%以下的标准向劳动者加付赔偿金。
(三)解除或终止劳动合同的经济补偿。经济补偿按劳动者在本单位工作的年限,每满一年支付一个月工资的标准向劳动者支付。六个月以上不满一年的,按一年计算;不满六个月的,向劳动者支付半个月工资的经济补偿。月工资是指劳动者在劳动合同解除或者终止前十二个月的平均工资。
(四)违法解除或终止劳动合同的赔偿。用人单位违法解除或终止劳动合同的,应按经济补偿标准的二倍向劳动者支付赔偿金。
本文原文来自66law.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