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個“神奇公式”就能輕鬆選好股?
一個“神奇公式”就能輕鬆選好股?
在投资领域,有没有一个简单而有效的公式可以帮助我们轻松选出优质股票?乔伊·葛林布雷(Joel Greenblatt)提出的"神奇公式"或许能给我们一些启发。这个只需要两个指标就能筛选出优质股票的公式,据称在过去17年中,由其筛选出的30只股票组合年化回报率高达30.8%,远超同期股市平均12.3%的年化回报率。
喬伊・葛林佈雷的投資經歷和理念
你聽說過神奇公式嗎?據說是一個”打敗大盤的獲利公式“,一個只有2個指標的價值選股公式。據說,17年來,由這個公式篩選出的30只股票組成的組合,年化回報率達到了30.8%,而同期股市的平均年化回報率是12.3%。
在說這個公式之前,我們先來了解下它的提出者——喬伊・葛林佈雷(Joel Greenblatt)。
葛林佈雷出生於一個猶太商人家庭,所以他似乎從小就很有商業頭腦。
在賓夕法尼亞大學沃頓商學院就讀期間,他和兩位好朋友寫了一篇論文,更新了本傑明・格雷厄姆的選股方法,併發布在了《投資組合管理雜誌》上。之後雖然在斯坦福法學院學了一年法律,但他輟學去從事金融事業了,可見他對這個領域的興趣有多強烈。
在1985年,葛林佈雷和他的商業夥伴羅布・戈德斯坦(Rob Goldstein)創建了對沖基金戈坦資本(Gotham Capital)。他們在那創造了非常輝煌的業績,從1985年到1994年這十年間,他們的年化回報率達到了50%(扣除費用前),扣除費用後的年化回報率也有30%。
不過投資組合每兩三年總會出現大幅下跌的情況,這對他造成了一定的壓力,加上他開始關注家庭幸福、享受生活等個人議題,所以他們在1994年年底歸還了所有外部投資人的錢。也是很真實了!
在那之後,葛林佈雷除了繼續和戈德斯坦設計、踐行、檢驗着他們的投資策略之外,他還開始在哥倫比亞大學教授“安全分析”和“價值和特殊情況投資”等課程。
不過後來,葛林佈雷改變了他的想法,在2008年成立了戈坦資產管理公司(Gotham Asset Management, LLC),並在2010年開始重新接受外部資本,籌集了四檔金額共計3.6億美元的共同基金,這些基金在此後迅速成長。
葛林佈雷還做了一件爲人津津樂道的事,就是創立了一個價值投資俱樂部的網站。這個網站採取會員制,審核十分嚴格,會員在上面發表很多投資建議,葛林佈雷也從中發現了一些有潛力的基金經理人。
他還寫了很多書,包括《你可以成爲股市天才》(You Can Be A Stock Market Genius)、《戰勝市場的小書》(The Little Book that Beats the Market)、《小投資者的大祕密》(The Big Secret for the Small Investor)等等,他通過這些書籍向普通投資者傳遞他的投資理念和策略。
那麼他的投資理念和策略是怎樣的呢?深受格雷厄姆和巴菲特的影響,葛林佈雷堅持價值投資,堅持買入便宜的好公司。體現在策略上,也就是上面提到的“神奇公式”,通過一個衡量估值的指標,和一個衡量公司質量的指標來進行選股,在《戰勝市場的小書》這本書裏有詳細的介紹。
喬伊・葛林佈雷的神奇公式
那麼在他口中那麼神奇的公式,到底是怎樣的呢?
簡單來說,它包含2個指標和1個排名,下面具體來看看。
- 首先,用資本報酬率(return on capital)來判斷公司的資產經營能力,用盈餘報酬率指標(earnings yield)來分析股票估值。
這裏的資本報酬率怎麼算呢?葛林佈雷所用的資本報酬率=稅前息前盈餘(EBIT)/(淨營運資產+淨固定資產)。
分母代表的是有形資產,整個公式反映的是所投有形資本的獲利能力,所以當然是越高越好了。盈餘部分以最近十二個月的數字爲準,資產部分以最近的資產負債表爲主。這裏用的是稅前息前的盈餘,而不是稅後的,主要是爲了規避不同企業稅率、債務水平不同帶來的影響。
另外,葛林佈雷認爲,爲了擴大神奇公式的效果,如果利用資產報酬率(return on assets, ROA)作爲篩選標準,那最低值要定爲25%。
那麼這裏的盈利報酬率又怎麼算呢?葛林佈雷所用的盈餘報酬率=稅前息前盈餘(EBIT)/(股東權益總市值+有息債務淨額)。
分母代表的是企業價值,整個公式可以理解爲:按公司價值買下這家公司,每年可能帶來的利潤率是多少。這個指標理論上也是越高越好,它和市盈率基本是分子分母對調、反着來的,所以較高的盈餘報酬率可能也反映着較低的估值。
葛林佈雷認爲,也可以用市盈率(P/E)來篩選,但這樣的話,市盈率越高排名越靠後。
然後針對所有公司(書中的舉例爲美股市場中的3500個大公司,公司的總市值均超過5000萬美元):根據盈利報酬率進行排名(從1到3500名),也根據資本報酬率進行排名(從1到3500名),指標越高的排名越靠前。
最後把每個公司的兩個排名加起來,這個排名合計值越低的公司越值得選。比如說,A公司的盈餘報酬率排名是20,資本報酬率排名是500,合計值是520;B公司的盈餘報酬率排名是100,資本報酬率排名是300,合計值是400。那麼按照這個公式,B公司比A公司更值得選。
在排名之後,可以先買5-7家排名最好的公司,一開始只投入第一年準備投資金額的20%-33%。然後每隔兩三個月又再買5-7家,並在9-10個月後擁有一個有20-30只公司的投資組合。
他還建議剔除所有的公用事業和金融股(因爲他認爲這類公司資訊的即時性和完整性有待考量),剔除所有外國企業(股票名稱帶有ADR的),剔除市盈率低到5以下的公司(可能前一年或所用的資料有些特別),以及剔除上週才宣佈盈餘的公司。
一年後,賣掉已持有的舊的公司,按照神奇公式重新挑選新的公司。這個策略必須堅持3-5年以上。
葛林佈雷認爲,通過這樣的策略,可以找到價廉又質優的公司,從而在投資上取得不錯的業績。
這個公式我們如何應用?
說到這裏,那麼我們如何能把這個公式應用到具體的選股中呢?
首先需要先澄清兩點。一來,雖然據葛林佈雷所說,通過應用這個“神奇公式”獲得了較好的回報,但過去不代表未來,市場是一直在變化的,我們需要對變化保持敬畏,並做出自己的靈活調整。二來,它的“有用”,是基於較長的時間維度來看的,它也經常連續好幾年不管用,所以在靈活使用這個公式時,也需要多點耐心。
基於這兩點,“神奇公式”給到我們的選股啓發是:資本報酬率(或資產報酬率)、盈餘報酬率(或市盈率)可以考慮作爲選股的指標。那麼在初步篩選階段,我們可以得到兩個更加普適的量化指標:
- 資產報酬率≥25%
- 市盈率≤X,這個X的值就見仁見智了,而且也與行業、業務有關,不過除了增速非常快的公司之外,普遍認爲20以下的市盈率是相對合理的,那麼這裏就先假設X爲20。
在這個基本篩選的基礎上,再去進行分析和排名等,就比較容易了。
具體實操上還能怎麼做?
下面我們以美股爲例,用牛牛選股器來實操一下。
我們通過這兩個指標,選出了82只個股(根據2023年10月18日的數據)。
*注:屏幕顯示之圖片僅供說明用途,不構成任何投資建議或保證。
那麼針對這些股票,接下來又有什麼思路呢?
如果感興趣,可以嘗試通過“神奇公式”的邏輯,對這些股票分別按照兩個指標進行排名,並進行排名的加總,再對排名前面的個股進行更具體的分析。
當然這並非唯一,思路還可以有很多,比如看看這裏面有哪些行業、板塊是你更看好或更不看好的,或是哪些個股是你想剔除的。
在進一步的分析和收窄之後,相信你會對其中的一些個股更有感覺。
當然了,今天給大家介紹“神奇公式”,不是要給大家直接的選股建議,而是希望對大家有所啓發。如果你對今天的內容有什麼想法,歡迎留言告訴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