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小白 wenxiaobai
资讯
历史
科技
环境与自然
成长
游戏
财经
文学与艺术
美食
健康
家居
文化
情感
汽车
三农
军事
旅行
运动
教育
生活
星座命理

从电影《哪吒之魔童闹海》看中国神话的文化传承与现代价值

创作时间:
作者:
@小白创作中心

从电影《哪吒之魔童闹海》看中国神话的文化传承与现代价值

引用
搜狐
1.
https://www.sohu.com/a/858652161_121124778

2025年初,电影《哪吒之魔童闹海》以超越《长津湖》的票房成绩,稳居中国电影票房总榜首。这一成绩的背后,不仅体现了电影工业在技术创新和视觉呈现上的突破,更彰显了中国神话文化在当代语境下的强大生命力。影片通过独特的叙事结构和人物塑造,将传统神话与现代审美完美融合,尤其是对哪吒这一经典角色的深度重塑,使其从古老的神话中焕发出新的时代意义。

哪吒作为中国古代神话体系中的重要角色,始终承载着“自我救赎”与“命运反叛”的精神内核。从《封神演义》中的经典形象,到现代影视作品的多元诠释,哪吒的故事在每一次重现中都被赋予了新的内涵。电影中的哪吒,不仅与自然神灵抗争,更象征着一种文化意象的重生,体现了中国人对自我认知的追求和对命运掌控的坚韧精神。这种文化符号不仅深刻影响着几代中国人的精神世界,也在全球化的语境下,向世界展示了中华文化独特的民族气质与文化自信。

事实上,中国神话不仅是古代先民解释自然现象和社会秩序的工具,更是中华文化基因的重要组成部分。从《山海经》中的奇珍异兽,到《封神演义》中的英雄传奇,再到《大元大一统志》等文献中记载的民间传说,神话中的每一个故事都蕴含着深刻的哲理与民族智慧。它们不仅是古人对宇宙、人性和社会关系的思考,更是塑造中华民族身份与文化精神的重要源泉。而在新时代的背景下,这些古老的神话依旧焕发着强大的生命力,展现出蓬勃的活力与深远的影响力。

近年来,随着《哪吒之魔童降世》和《哪吒之魔童闹海》等电影的成功,中国神话正以崭新的面貌重新融入全球文化的语境中。它不仅为影视创作提供了丰富的素材,也在学术界、文化产业和社会大众中引发了广泛的关注与讨论。神话所承载的民族精神、文化价值与历史记忆,已成为中华文化复兴的重要推动力。

本期讲座以“中国神话”为主题,精选国家图书馆系列学术讲座,深入探讨中国古代神话的多元价值、文化符号及其当代意义。

神话说了什么?——中国古代神话分析

主讲老师:陈连山,北京大学中文系教授

中国古代神话不仅是文化的起源,它还反映了中国古人对自然、宇宙和社会的深刻理解。神话中的人物和事件,如女娲补天、黄帝战蚩尤、后羿射日等,带给我们的是一种对世界的想象与感知。通过这些神话故事,古人将自己对天地自然、社会秩序以及人类命运的认知,通过艺术化的手法传递给后代。讲座中将系统地探讨中国古代神话的核心内容,分析这些神话背后的社会文化意义。深入了解神话人物如何通过超自然力量和神奇的故事,解释了古人对自然现象的认知,并且探讨这些故事在不同历史时期对人们思想和行为的影响。

如果说《哪吒之魔童闹海》中哪吒的“闹海”带有叛逆精神的象征,那么敖丙这一龙族形象的出现,带领我们进入了中国古代文化中另一个重要的神话符号——龙。

龙,不仅是神话中的奇异生物,更是一种深入中国文化骨髓的象征。

飞龙在天——中国古代龙崇拜的神话与真相

主讲老师:刘宗迪,山东大学文史哲研究院教授

古人崇拜龙,把它作为帝王权力、国家强盛、天命所归的象征。无论是在帝王的“龙袍”上,还是在庙宇的雕刻中,龙都无处不在,贯穿古代中国社会的各个层面。本次讲座中,刘宗迪教授将带领我们走进中国古代龙崇拜的历史与文化,解析龙在古代中国社会中的象征意义及其文化根源。通过对龙图腾、龙祭祀仪式、龙的天文学象征等内容的剖析,我们可以看到龙不仅是神话中的虚构生物,更是一种文化象征,它承载着古代中国人对宇宙、天命、季节和社会秩序的理解。

神话不仅是文化的根基,它也是民族精神的载体。通过神话故事,中华民族表达了对宇宙、自然以及社会秩序的理解,同时也塑造了我们的民族精神和文化自信。

中华民族神话中的文化自信

主讲老师:王宪昭,中国社会科学院民族文学研究所研究员

从盘古开天辟地、女娲补天,到大禹治水、后羿射日,神话中蕴含着深刻的文化哲理和人生智慧。它们不仅反映了人类与自然的关系,也彰显了民族的坚韧与智慧。讲座将探讨神话如何塑造中华民族的文化认同,并如何成为提升文化自信的重要载体。王宪昭教授将通过对盘古、女娲等重要神话人物的分析,阐述神话如何在民族文化的传承中发挥作用,如何通过神话激发民族自信心,推动文化的传承与创新。

访问方式

小程序版:扫描下方二维码观看讲座

© 2023 北京元石科技有限公司 ◎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42949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