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小白 wenxiaobai
资讯
历史
科技
环境与自然
成长
游戏
财经
文学与艺术
美食
健康
家居
文化
情感
汽车
三农
军事
旅行
运动
教育
生活
星座命理

激发潜力:女性领导的机遇与挑战

创作时间:
作者:
@小白创作中心

激发潜力:女性领导的机遇与挑战

引用
1
来源
1.
https://k.sina.cn/article_1667281533_6360b27d001013j4c.html

随着女性教育水平的提升和劳动参与率的增加,越来越多的女性在职场上有了更高的追求和理想。近年来,更多的女性开始担任高等教育机构的领导职务,例如,纽约大学、哥伦比亚大学、哈佛大学、宾夕法尼亚大学、麻省理工学院和加州大学伯克利分校等国际知名学府都有杰出的女性领导者,这显示了教育赋予女性的力量。这些女性不仅在自己的领域取得了卓越的成就,还为推动性别平等和教育改革做出了巨大贡献。然而在男性主导的职场环境中,虽然女性有许多机遇,却仍面临多重挑战,限制了她们职业发展的机会。

女性领导者面临的挑战

1.家庭责任与事业发展的冲突

在世界许多文化中,社会期待和女性自我价值定位仍然受到传统观念的影响。大部分女性更偏向于追求稳定性,将其视为一份工作而非长期职业生涯。一项研究显示,多达83%的女性表示,由于承担了过多的家庭责任,她们无法全力投入到工作中去,经常处在家庭与事业选择的冲突中。对此,我深有体会。我在一个中国传统家庭长大,面临了深刻的“男主外,女主内”的文化影响。尽管接受了高等教育,但在职业发展当中仍然摆脱不了这些传统观念的影响。幸运的是,随着全球性别平等教育的发展及性别平等意识的提升,特别是在1997-1999年攻读硕士期间,我参与了一项国际研究项目“亚洲女大学生教育与发展”,这个项目让我更深刻地理解了女性角色是如何被无形的塑造,意识到了女性完全可以获得更高的职位和社会参与。即便这样,在我的家庭和事业的平衡过程中,我经常要承揽全部家务劳动,要管理好孩子的功课,还要兼顾学业和职场工作,经常会有愧对家人的自责情绪,有放弃工作的想法,尽管明白自己的目标和方向,但实现梦想的过程中依然充满种种挑战。

2.恐惧失败与犹豫不决

在职场中,女性经常遇到性别歧视和差别待遇,其声音和观点也常常被忽视。基于此,许多女性怯于表达想法,担心失败,倾向于规避风险。在这种外在环境包围中,很多女性会表现出不自信和胆怯,并且容易自我设限,这些内在自我障碍使她们失去表达和被发现的机会。

3.难以融入男性主导的社交圈

由于女性领导在许多类型的行业和企业中比例偏低,大部分领导层和社交场合主要由男性构成,导致社交机会和社会规范普遍受到男性的主导,并且在某些社会和文化中,人们普遍期待女性应该具有柔弱、顺从、细腻的特点,因此,女性领导很难融入男性主导的社交圈,很难获取更高层的信息、人脉和资源。

4.外围环境对女性有偏见

在职场中,女性常受到无意识偏见和各种消极标签的影响,例如人们普遍认为女性缺乏投入和决策力,没有魄力、犹豫不决,这些观念限制了女性的发展和晋升高层的机会,她们往往只能从事挑战性较小的工作,并且在晋升时常需展现出远超男性的业绩才能得到高层认可。

5.缺乏性别平等教育

虽然当代性别平等观念的影响力不断扩大,但是,无论是基础教育还是大学教育,很少开设性别教育课程,相关的培训项目也很少。许多女性进入职场前或想晋升领导层级时,缺少必要的心理准备和应对策略。

6.社会支持较少

在一些文化中,女性从小接受“男尊女卑”的教育,社会对女性的期待也更倾向于相夫教子。很多女性在职业、家庭和社会其他方面没有太多自主选择的权利,在晋升高管职位时,也遇到了巨大的阻力。例如,家庭中孩子和丈夫期待女性母亲和妻子角色的陪伴,女性还经常会受到男性甚至是同性的怀疑和不理解,这些种挑战给女性造成巨大的心理压力。

中国女性的职场地位特点

中国女性在升至高级管理层的机会不仅相较于中国男性较低,而且也低于世界其他国家的女性。在中国,高管层中女性的比例甚微,且多数女性高管通常担任中层管理或副职,罕见女性担任CEO或企业顶级领导。中国女性在教育和劳动参与方面的起点与其他国家的女性相当甚至更优,但她们在中层管理职位的比例与那些性别平等更为发达的国家相仿。然而,在中国,女性高管的比例仅占19%,低于其他国家约25%的平均比例。

女性领导力的提升措施

为女性争取更多的职业发展机会和提升女性领导力是一项较大的社会工程,这不仅涉及政策和行动计划的制定,也包括教育的发展、社会环境的改善、媒体的宣传、观念的转变以及女性领导力赋能等多方面的共同努力。

1.改变外在环境

1)联合国妇女署发出呼吁,倡导各国要从理念、制度、组织文化建设等方面制定相应的行动计划,为女性领导的成长和发展营造好的生态,包括提供性别平等教育,制定性别平等计划,为优秀女性制定继任计划和领导岗位等。

2)在组织文化建设方面,各组织要把性别平等作为文化建设的战略重点,出台相应的政策和制度。例如,对员工数据进行性别分析,保障在工作环境、人员选拔以及业绩评估过程中男女员工受到平等对待;打造性别平等支持体系,向女员工尤其是哺乳期女性提供家庭支持措施或灵活工作方案;有目的、有计划帮助职场女性建立社交和人脉;培育和发展包容的企业文化;设置性别多元化培训。

3)在教育方面,应当从基础教育阶段就开始加强性别平等教育,打破传统教育基于性别的专业选择和社会角色定位。从全球看,虽然女性大学生比例略高于男性,但专业选择有性别偏差——女性大学生主要集中在文学、艺术学、历史学等人文科学专业,而在工学、理学、农学等自然科学与工程领域,女性学生的比例大约只占三分之一。在人工智能时代,女性在专业、职业方面的选择要打破这种性别壁垒。

4)在职场环境方面,应当营造较为平等的竞争环境。当前求职和职场中的女性面临“双重压力”,包括求职时回答私人的婚育问题和因成为母亲而可能遭受职业中断、晋升机会减少和收入下降。此外,中国的性别特定退休年龄政策使女性比男性提前5-10年退休,这在全球范围内并不常见,并且限制了女性的职业发展,考虑到女性寿命更长并且职业抱负日增,应重新审视并推动男女同龄退休政策。

5)在社会传播方面,媒体应致力于展现职场女性的多样性和立体性,破除固有的刻板形象,突显女性在职场中的价值和个性。特别需要推动女性相关的影视内容向“去标签化”转变,避免将特定类型的人物设定作为评价职场女性的唯一标准,从而真实、客观地描绘并赞赏女性在家庭生活、职业发展等各个方面的成长和经历。

2.发挥内在潜能

首先,要从孩童时代就给予女性更多的性别平等意识教育,使她们从小树立女性具有自主选择权利的意识。其次,要给女性提供更多职业发展相关的理论知识和必要的实战经验训练,提高女性领导者的自我激励意识。例如,教授女性如何直面风险,抛弃畏惧退缩;如何打破偏见,自我定义;受到不公平的待遇时,应当如何直面,并积极采取行动进行改变。除此之外,还要让女性明白女性领导者独特的管理风格与领导优势,例如,女性更重视沟通和收集全面的信息,能更好地对信息进行整合,具有更强的心理韧性、同理心和责任感等。更重要的是,要教会女性认识自己的兴趣、能力、优势、缺点、潜能,胜任力和理想,做好职业规划并保持终身学习的能力。

推动性别平等和女性领导力的提升涉及单位、教育部门、媒体及社会多方面的共同努力。与此同时,女性自身也要克服多重障碍,不断提升自我,发挥优势和潜能,通过自身的努力,在职场环境中寻求更公平、更包容的未来。

© 2023 北京元石科技有限公司 ◎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42949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