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小白 wenxiaobai
资讯
历史
科技
环境与自然
成长
游戏
财经
文学与艺术
美食
健康
家居
文化
情感
汽车
三农
军事
旅行
运动
教育
生活
星座命理

古代传统手工艺:鎏金工艺

创作时间:
作者:
@小白创作中心

古代传统手工艺:鎏金工艺

引用
1
来源
1.
http://www.hues.com.cn/minsu/fwzwhyc/show/?N_ID=5446

鎏金工艺是中国古代一项精湛的传统手工艺,起源于战国时期,至宋代始称“鎏金”。这项工艺主要用于佛像和首饰等金属器物表面贴金,历经千年传承与发展,形成了独特的工艺体系。

鎏金工艺的历史渊源

鎏金工艺在中国有着悠久的历史,最早可追溯至战国时期。在不同的朝代,这种工艺有着不同的称谓,如黄金涂、金黄涂、金涂、涂金、镀金等。直到宋代,才正式定名为“鎏金”。

鎏金工艺的具体步骤

制“金棍”

首先,需要预备一根铜棍,将前端打扁并略作翘起,然后沾上水银,晾干后即成为“金棍”。这一步骤看似简单,却是整个工艺的基础。

煞金

将黄金锻打成金箔,剪成碎片,放入坩埚内加热至400摄氏度左右,然后倒入汞,不断搅动使金完全溶解于汞中。随后,将混合物倒入冷水中冷却,形成银白色泥膏状的金汞合剂,这种液体俗称为“金泥”。

抹金

用磨炭打磨掉铜饰件器表面的铜锈后,使用“涂金棍”沾取金泥与盐、矾的混合液,均匀地涂抹在器物表面。在涂抹过程中,需要边抹边推压(现代匠师称此手法为“拴”,即三分抹七分拴),以保证金属组织致密,与器物粘附牢固。

开金

将烧红的无烟木炭放在变形的铁丝笼中,用金属棍挑着,围着抹金的地方进行烘烤,以蒸发金泥中的水银,使黄金紧贴器物表面。随着温度的升高,其颜色会由白色逐渐转变为金黄色。如果要求金属层较厚,就需要将上述过程反复多次操作(在实际操作中,经过四次鎏金的铜件,金层厚度约为36微米)。

压光

最后一步是压光处理。用毛刷沾取酸梅水刷洗,并用玛瑙或玉石制成的“压子”沿着器物表面进行磨压,使镀金层更加致密,与器物结合得更加牢固,直到表面出现发亮的鎏金层。

鎏金工艺的文化价值

鎏金工艺不仅是一项精湛的手工艺技术,更承载着丰富的文化内涵。它在佛教艺术、宫廷器物以及民间工艺品中都有广泛应用,体现了中国古代工匠的智慧和审美追求。如今,这项传统工艺已被列入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得到了更好的保护和传承。

通过了解和学习鎏金工艺,我们不仅能欣赏到古代匠人的精湛技艺,更能感受到中华文化的博大精深。

© 2023 北京元石科技有限公司 ◎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42949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