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小白 wenxiaobai
资讯
历史
科技
环境与自然
成长
游戏
财经
文学与艺术
美食
健康
家居
文化
情感
汽车
三农
军事
旅行
运动
教育
生活
星座命理

汕头牛肉丸新标落地,网友:牛肉丸界的“天花板”

创作时间:
作者:
@小白创作中心

汕头牛肉丸新标落地,网友:牛肉丸界的“天花板”

引用
腾讯
1.
https://new.qq.com/rain/a/20250110A06SF400

弹牙、多汁、手打……是一颗潮汕牛肉丸的标签。
作为潮汕美食的代表之一,汕头牛肉丸承载着潮汕地区浓厚的饮食文化底蕴,从街边小店到高档餐厅,从潮汕本土到全国各地乃至海外餐桌,汕头牛肉丸以其不可阻挡之势征服了无数食客的味蕾,成为一张亮丽的广东美食名片。

然而,不是什么牛肉丸都能自称汕头牛肉丸。
1月6日,新修订的《广东省食品安全地方标准汕头牛肉丸DBS44/005-2024》(下称“汕头牛肉丸新标”)落地实施,其中广受关注的是,新标准明确要求汕头牛肉丸中牛肉含量须超过90%,或牛肉与牛筋总含量达到90%以上。
这一标准也被网友们誉为牛肉丸界的“天花板”。

对广东人来说,秋风起,打边炉,清汤牛肉锅,必下牛肉丸。汕头牛肉丸爽脆嫩滑、富有弹性,但“百方有百味”,汕头牛肉丸新标的实施,对市民购买牛肉丸有影响吗?
“汕头人的嘴都是很刁的,如果不好吃,这个商家肯定是没办法经营下去的。一般都是买商家自家制作的,不会特别去关注达没达到标准。”汕头市民刘女士表示,她认为正宗的汕头牛肉丸主要衡量标准之一是价格,“牛肉每斤都要五六十元了,如果算上其他各种成本,每斤牛肉丸价格低于六十元的,我感觉就得注意了。”

在广州和潮汕等肉菜市场、汤粉店和火锅店,牛肉丸都标称“手拍”“手锤”,但甚少能看到关于牛肉含量的信息。许多消费者都像刘女士一样,在购买牛肉丸时大多凭借经验或者商家的口头描述来判断牛肉丸的品质。
不过,符合食品安全地方标准的“汕头牛肉丸”则成为了网络电商商家们着重强调的卖点——许多售卖“汕头牛肉丸”的商家在详情页明显标注了“牛肉含量≧90%”“符合汕头地方标准”等字样,而配料表也是只有牛肉、饮用水、玉米淀粉等字样,较少出现食品添加剂。
牛肉丸源自两千多年前的皇家美食,后期潮汕人将“去粗取精”和“反复捶打”两大古老技法发挥到极致,以去除筋膜油脂的黄牛后腿肉为原料,经过方形铁棒成千上万次的捶打,最终制成了独具爽、弹、脆特色的潮汕牛肉丸。2018年,“汕头手打牛肉丸制作技艺”被授予广东省级非物质文化遗产。

为何为小小一颗牛肉丸单独制定一个地方食品标准?对此,广州市政协委员、民建广东省委会农业与农村委员会主任付伟认为,农产品食品全链条标准化犹如可查的“尺度”,可以提升产品的品牌价值。“对汕头牛肉丸而言,想要走得更高更远,就必须走标准化带动品牌化的路子。”

本文原文来自羊城晚报、新快报、汕头龙湖视窗

© 2023 北京元石科技有限公司 ◎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42949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