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小白 wenxiaobai
资讯
历史
科技
环境与自然
成长
游戏
财经
文学与艺术
美食
健康
家居
文化
情感
汽车
三农
军事
旅行
运动
教育
生活
星座命理

如何用AI将一张手绘线稿变成堪比电影大片的动态分镜

创作时间:
作者:
@小白创作中心

如何用AI将一张手绘线稿变成堪比电影大片的动态分镜

引用
1
来源
1.
https://www.ciniaoimg.com/news/1217.html

AI技术正在深刻改变艺术创作的方式。从概念设计到最终成品,艺术家们如何利用AI工具提升工作效率?本文通过三位资深艺术家的案例,详细展示了AI在艺术创作中的具体应用,包括AI绘画、动态分镜制作和3D建模等。

在当今的艺术创作领域,AI技术正以前所未有的速度改变着艺术家的工作方式。从概念设计到最终成品,AI工具不仅提高了创作效率,还为艺术家提供了更多的创作可能性。本文将通过三位资深艺术家的案例,详细展示AI在艺术创作中的具体应用。

赵恩哲:AI加速概念美术成型

赵恩哲是一位在科幻插画领域享有盛誉的艺术家,曾获得世界科幻最高奖雨果奖。他展示了如何使用Stable Fusion进行概念美术加工的全流程。Stable Fusion是一个完全免费、开源的AI图像生成模型,特别擅长将草图生成为初具规模的成品。

赵老师先在纸上绘制草图进行概念设计,然后将手绘图拍照扫描上传到Stable Fusion的图生图界面。通过Control Net插件开启Soft Edge模型对草图进行重绘。Soft Edge模型非常适合概念延展,它会利用边缘识别算法对图片进行处理,并以柔和边缘信息指导AI生成类似图片。

在设备更新换代后,赵老师的工作效率大幅提升。原来画一张图需要两分钟,现在一分钟可以产出十张甚至更多的作品。这对于需要对设计不断调校、反复筛选的艺术家而言,是一个极大的增益。

概念设计完成后,赵老师使用Raw Video Two将静态概念图转化为动态分镜。通过导入图片、设定参数并点击生成,就可以得到一个四秒钟的基于图片演化的动态分镜。如果设备显存足够,还可以使用SVF等开源模型实现类似效果。

格子老师:AI优化商业美术工作流

格子老师是一位拥有二十年绘画经验的资深画师,曾参与多部热门电视剧的海报制作。他展示了如何使用AI工具优化线稿上色这一耗时耗力的环节。

格子老师先在PS里构思创意并起草一幅线稿,主题是"Whom I",展现人在面对未来时的迷茫和自我审视。完成线稿后,他将其导入Stable Diffusion中,利用Control Net加载线稿,采用Line Arts和Invert模型组合进行生成。

为了确保生成效果的准确性,格子老师会生成多张整体结构相同的图片,选择最接近理想效果的一张作为底图。如果设备显存足够,可以同时生成多张图片,显著提升效率。最后通过后期处理和细节修饰,完成富有视觉冲击力的插画作品。

大俊老师:AI在3D建模中的应用

大俊老师是一位Blender概念设计师,擅长3D建模和贴图。他展示了如何将AI与传统3D工作流完美结合。

3D艺术创作主要分为建模和贴图两个部分。建模可以理解为给作品塑骨,而贴图则是在骨架基础上定义表面特征。大俊老师利用AI在平面图像生成上的优势,创新性地将其与3D建模结合。

首先在Blender里使用各种形状搭建简单的白膜,然后将这些白膜导出为深度图和无材质渲染图。通过Control Net控制生成图像成品,效果非常完美。接下来利用UV贴图技术,将生成的平面图像映射到3D模型表面,实现材质贴图。

这种制作方式具有显著优势:切换画风非常方便,只需要更换SD生成的图片即可实时变更整个场景的美术风格。同时,通过灵活调整UV展开,可以避免视角变化时的穿帮问题。

AI艺术创作的未来展望

通过三位艺术家的分享,我们可以看到AI在艺术创作中的巨大潜力。AI不会取代艺术家,但优秀的创作者总能用AI工具帮助自己更高效地表达。AI绝不是一种速成的捷径,要想更好地驾驭它,同样需要非常扎实的专业基本功。

对于大公司来说,AI应用意味着同样的预算可以制造出更丰富的内容;对于个体创作者而言,AI则大大降低了艺术创作的门槛。随着技术的不断发展,我们或许将迎来一场艺术及文化领域的重大工业革命,进入一个无限创造的时代。

© 2023 北京元石科技有限公司 ◎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42949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