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小白 wenxiaobai
资讯
历史
科技
环境与自然
成长
游戏
财经
文学与艺术
美食
健康
家居
文化
情感
汽车
三农
军事
旅行
运动
教育
生活
星座命理

历史上有哪些皇帝下过“罪己诏”?

创作时间:
作者:
@小白创作中心

历史上有哪些皇帝下过“罪己诏”?

引用
1
来源
1.
http://www.360doc.com/content/24/1114/17/8102575_1139345277.shtml

“罪己诏”是中国古代皇帝在国家出现君臣错位、天灾造成灾难、政权危难之时皇帝为了表示自己的悔过而颁布的诏书。中国历史上从汉文帝第一次发布“罪己诏”到清朝光绪皇帝最后一次下罪己诏,共有八十八位皇帝下过“罪己诏”,这里面有被逼无奈,也有真实认识到自己错误的而颁发了,下面我们就来认识几位曾经下过“罪己诏”的皇帝。

罪己诏第一人汉文帝刘恒

公元前163年,因为全国灾荒不断,汉文帝心怀忧惧,于是下诏:“间者数年比不登,又有水旱疾疫之灾,朕甚忧之。愚而不明,未达其咎。意者朕之政有所失而行有所过?将百官奉养或费,无用之事或多欤?何其民食之寡乏也!”以此来稳固人心,这也是中国历史上第一次皇帝下罪己诏。

最真心诚意的汉武帝

君王下罪己诏一般分两种情况,一种是被大臣所逼迫,不得不下,第二种就是真心悔过,而《轮台罪己诏》被认为是最著名也是最真情实意的一份罪己诏。

汉武帝是一位雄才大略的皇帝,但其晚年由于穷兵黩武,宠信小人,致使国家动荡不安,经济接近崩溃,民不聊生,更因为巫蛊之祸失去自己的皇后和太子,更牵连近万人。广大平民不堪官府和豪强的双重压榨,于汉武帝统治的中后期接连爆发暴乱,并且愈演愈烈。

而征和三年,贰师将军李广利在出师匈奴之前与丞相刘屈牦密谋立昌邑王刘髆为太子,后阴谋败露,刘屈牦被杀,此时李广利正在乘胜追击,因为害怕受到牵连,便带兵投奔匈奴,这时候的汉武帝经历了丧子之痛,又遭爱将背叛,心灰意冷,对自己一贯坚持的执政理念和施政主张产生了动摇。

征和四年,桑弘羊等人建议在轮台屯兵防备匈奴,武帝不准,并下诏反思自己:

译文:前些时候,有关部门奏请要增加赋税,每个百姓再多缴三十钱,用来增加边防费用。这样做明显加重老弱孤独者的负担。如今又有人奏请派兵到轮台去屯田垦荒。轮台在车师以西一千余里,上次开陵侯攻打车师时,危须、尉犁、楼兰在京师的六国子弟兵都先后西去参加征战,运送粮草接应汉军,国王自己发兵数万人,统驭将帅攻破车师城,迫使车师王归降,取得了胜利。虽然城里粮食很多,可是兵士无法带足粮食班师回朝,体魄强悍的尽食所蓄,体弱多病的在道上死了几千人。朕派酒泉的驴队骆驼队出玉门关送军粮迎接军队,可是班师的兵士返回张掖不多远,还是有很多人没有回来。朕曾经一时糊涂,听信了一个名叫弘的军候的上书:匈奴人捆住马的四蹄,扔到城下,说要送马给我汉朝。匈奴长期扣留汉朝使者不让回朝,所以才派贰师将军李广利兴兵征讨,维护汉使的威严。古时候,卿大夫提出的倡议,都要先求神问卜,得不到吉兆是不能施行的。因此,贰师将军这次出征前,朕曾普遍地征询朝廷诸位大臣,以及地方郡国都尉成忠赵破奴等长官的意见,大家认为“匈奴人捆缚自己的战马,是他们最大的不祥之兆”,有的认为“匈奴人是在向汉朝显示强大,故意向人显示自己力量有余而已”。求神问卜的方士和星象家们也都认为贰师将军出征“吉兆明显,匈奴必败,机不可失”,还说:“派贰师将军带兵北伐,到鬴山就能打胜仗。”卦辞显示派贰师将军前去作战最合适,所以朕才派遣李广利率兵出征,并告诫他慎入匈奴腹地。可谁曾想到,那些求神问卜得到的卦辞全都与事实相反。后来被汉军抓到的匈奴俘虏说:“匈奴人听说汉军要来,就派巫师埋掉羊牛行走的通道,填掉水井,诅咒汉军。单于送给汉朝天子良马裘衣时,便让巫师祝愿匈奴好远。匈奴人捆缚战马,是为了诅咒汉军。还曾卜到汉军有一位将命运不利。”匈奴人又说:“汉朝虽然强大,但汉人耐不得沙漠里的饥渴。匈奴放出一只狼,汉军就要损失一千只羊。”等到李广利兵败,将士们或战死,或被俘,或四散逃亡,这一切都使朕悲痛难忘。如今桑弘羊等人奏请派军队远赴轮台屯田垦垦,修筑堡垒哨所,这是劳民伤财,不是忧患天下百姓的好建议,朕不能采纳。大鸿胪建议招募囚犯以封侯作为奖赏,借护送匈奴使者回国的机会,刺杀匈奴单于,发泄我们的怨愤,这种事情连春秋五霸也不会这样做的,况且匈奴对投降他们的汉人要搜查全身,详细盘问被俘汉人所知道的情况。当今边塞防务还没有走上正轨,宫门都可以随便出人,边疆障候官员派兵士狩猎获皮肉之利,兵士劳苦而烽火松弛,那些活着跑回来的俘虏,知道这种情况。当今最重要的任务,是严禁各级官吏对百姓苛刻暴虐,废止擅自增加赋税的法令,鼓励百姓致力于农业生产,恢复为国家养马者免其徭役赋税的法令,用来补充战马损失的缺额,不使国家军备削弱而已。各郡、国二千石官员都要制定本地繁育马匹和补充边境物资的计划,在年终呈送全年公务报告时报送朝廷。朕即位以来,所做的事情许多事情涂料实际,使天下百姓忧愁困苦,现在已经后悔不及。自今日始,所有损害百姓利益,浪费天下钱财的事情,全部停止。

《轮台罪己诏》是汉武帝一生的写照,也是自此之后大汉帝国这个在武帝手中运行了达三十年之久的战争机器停止了他的运行,开始休养生息。

下“罪己诏”最多的皇帝朱由检

崇祯皇帝朱由检是明朝最后一个皇帝,也是汉人大一统王朝中的最后一个皇帝,其抱着雄心壮志从哥哥天启帝手中接下明朝这个已经坏到根得烂摊子,在位期间,勤务政务,励精图治使明朝一度有中兴的迹象,在对国家正在发生的事无能为力时,更是抛弃皇帝的尊严,六下罪己诏。

第一次为崇祯八年(1635年),这一年对整个朱家都是耻辱的一年,这一年,农民起义军攻克中都凤阳,将朱家祖坟挖了个底朝天,十月,崇祯帝放下尊严,第一次发罪己诏向臣民承认朝廷政策的失误。

第二次为崇祯十年,这一年,全国的灾情不断,北方大旱,南方又大灾,饿殍遍野,民不聊生,面对如此危局,崇祯帝第二次下罪己诏稳定民心。

第三次为崇祯十五年,这一年对于大明朝来说是内外交困的一年,先是李自成在襄城大败明军,后有蓟辽总督洪承畴兵败投降,再有李自成攻占开封,清军入关劫掠山东三十余万人口北上,而崇祯的红颜知己田贵妃也在这一年逝世,十月,心灰意冷的崇祯再一次下罪己诏。

第四次崇祯十六年,这一年李自成在襄阳建立政权,明朝最后的柱石孙传庭战死潼关,张献忠攻占武昌,将楚王扔进长江里溺死。心力交瘁的崇祯第四次下罪己诏,谴责因为自己的失责导致天下苍生生灵涂炭,社稷遭殃,并希望一次来呼吁臣民同仇敌忾,共赴国难。

第五次崇祯十七年,这一年李自成称帝,兵出潼关,直逼北京,三月将准备代帝出征的内阁首辅李见泰堵在北京城,慌忙之下,崇祯第五次下罪己诏,希望京城军民共同抵抗李自成,之后崇祯举办家宴,将三个儿子送出皇宫后,亲自持剑砍杀妻妾,女儿,之后再煤山自缢殉国,并写下最后的遗诏。

第六次罪己诏:“朕自登极十七年,逆贼直逼京师,虽朕薄德匪躬,上干天怒,致逆贼直逼京师,然皆诸臣之误朕也,朕死,无面目见祖宗于地下,自去冠冕,以发覆面,任贼分裂朕尸,勿伤百姓一人。”

最后下“罪己诏”的光绪皇帝

光绪皇帝时中国历史上最后一个下罪己诏的皇帝,但严格意义上来说,其所下罪己诏并不是他本人的意思,而是真正掌权的慈禧太后以他的名义所下。

慈禧太后所下的罪己诏,可谓是最不要脸的罪己诏,其诏书中说无一例罪己之事,皆是以民之罪代之,全国百姓大臣都是坏的,只有太后和皇帝两个是好人。

本年夏间拳匪构乱开衅友邦朕奉慈驾西巡京师云扰。迭命庆亲王奕勖大学士李鸿章作为全权大臣便宜行事与各国使臣止兵议和。昨据奕勖等电呈各国和议十二款大纲业已照允仍电饬该全权大臣将详细节目悉心酌核量中华之物力结与国之心.........。

余下之文就不仔细赘述了,因为这个罪己诏是老太太的裹脚布——又臭又长。从头到尾,没有见到皇帝哪里有错,真是脸皮厚到家了。

下过罪己诏的皇帝中,有一位是与众不同的,他不属于任何一代王朝,却下了中国最后一道罪己诏,他就是是中国近代史上最具争议的人物之一——袁世凯。

1912年袁世凯在北京就任中华民国临时大总统,后来又在各省「代表」拥立下接受帝位。为了推行帝制,他不惜出卖国家主权,最终闹得众叛亲离,不得不下诏取消帝制。

© 2023 北京元石科技有限公司 ◎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42949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