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小白 wenxiaobai
资讯
历史
科技
环境与自然
成长
游戏
财经
文学与艺术
美食
健康
家居
文化
情感
汽车
三农
军事
旅行
运动
教育
生活
星座命理

李津的大局观:市场技术分析与经济学供求关系统一(量价关系)

创作时间:
作者:
@小白创作中心

李津的大局观:市场技术分析与经济学供求关系统一(量价关系)

引用
搜狐
1.
https://www.sohu.com/a/781465428_121977046

市场技术分析与经济学供求关系之间存在着密切的联系。通过观察价格和成交量的变化,我们可以推断出供需关系的变化,进而预测市场的走势。本文将从供需曲线的基本原理出发,详细解释价格和成交量之间的四种关系,并进一步探讨蛛网理论在技术分析中的应用。

引言:市场无数无刻都存在着均衡,并又打破原有的均衡,并且沿最小阻力运动。
众所周知,市场是由供需关系决定。
其中需求曲线代表红色,随着价格的增加,需求量下降,供给曲线代表蓝色,随着价格的增加,供给量增加。
因为价格*成交量=成交额,我们面对的市场往往只有价格和成交量,而价格代表买卖双方共同达成的共识,也就是说,有买就有卖,买量与卖量保持一致。那么我们如何通过量价关系观察供给和需求的变化规律呢?

在经济学原理中,当S向右到S'时代表供给增加,此时P价格下降,Q成交量上升。

当S向左到S'时代表供给减少,此时P价格上升,Q成交量下降。
当D向右到D'时代表需求增加,此时,P价格上升,Q成交量上升
当D向左到D'时代表需求减少,此时,P价格下降,Q成交量下降
我们可以看到,在原来的位置P供需保持均衡,而由于外力的作用下,打破了原有的均衡因此形成了新的均衡价格P'。
也就是说:因为需求=供给,需求与价格呈正比,供给与价格呈反比,这样我们快速就能明白成交量与价格的四种关系

  1. 价增量增(需求增加)
  2. 价减量减(需求减少)
  3. 价增量减(供给减少)
  4. 价减量增(供给增加)
    下面,用一个图来展示市场如何由上涨到下跌的转变过程,首先是第一阶段,成交量和价格同时增加,代表需求增加,其次是第二阶段,成交量减少,但价格继续增加,代表供给减少,第三是重要的阶段,此时价格不变或增加,但成交量放大,代表供给增加,最后就是成交量和价格同时下降,代表需求减少。

    因此技术分析中,往往引用量价背离来描述这个活动,本质是供需关系,量能放大但价格下降,就是危险信号,代表供给加大了。
    相反,成交量缩小,价格上升,是另一种量价背离,但这种代表供给减少,往往只是一个先行的预警信号,倘若后市继续有持续的需求增加,那么就能带动新一波行情,反之则下跌。
    那么我们继续用经济学的供需理论拓展技术分析的知识。蛛网理论是一种经济动态均衡分析方法,它研究在时间因素和动态条件下,价格、成交量量之间的循环变动,以及由此产生的均衡变动。蛛网理论的核心在于,当市场价格波动时,供给量和需求量会围绕一个平衡点呈蛛网状波动。这种波动通常发生在具有较长生产周期的商品上,因为这些商品的供给弹性(即价格变动对供给量的影响)小于需求弹性(即价格变动对需求量的影响)。蛛网理论分为收敛型、发散型和封闭型三种模型
    收敛型蛛网模型中,需求弹性大于供给弹性,导致价格和产量的波动逐渐减小,并最终趋向均衡点。发散型蛛网模型中,需求弹性小于供给弹性,导致价格和产量的波动逐渐增大,并远离均衡点。封闭型蛛网模型中,需求弹性等于供给弹性,价格和产量的波动围绕均衡点上下波动,不会进一步偏离均衡点或趋向均衡点。
    发散型的蛛网正好对应的是技术分析中的扩张喇叭口,代表价格成本趋于发散,造成波动率持续上升。此图形往往出现在顶部和底部。
    收敛型的蛛网正好对应的是技术分析中的收敛三角形,代表价格成本趋于均衡,造成波动率持续下降。此图形往往出现在顶部和底部。

    封闭型的蛛网正好对应的是技术分析中的中继正方形,代表价格成本趋于均衡,造成波动率保持一致。此图形往往出现在行情中继。

    附:2009年研究手稿
© 2023 北京元石科技有限公司 ◎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42949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