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小白 wenxiaobai
资讯
历史
科技
环境与自然
成长
游戏
财经
文学与艺术
美食
健康
家居
文化
情感
汽车
三农
军事
旅行
运动
教育
生活
星座命理

中国鲍曼不动杆菌感染诊治与防控专家共识解读

创作时间:
作者:
@小白创作中心

中国鲍曼不动杆菌感染诊治与防控专家共识解读

引用
1
来源
1.
http://www.360doc.com/content/25/0123/16/45295847_1145183689.shtml

《中国鲍曼不动杆菌感染诊治与防控专家共识》(以下简称“共识”)的发布,为临床医生提供了权威的指导和建议。共识总结了我国专家在鲍曼不动杆菌感染诊治和防控领域的实践经验,提出了具体策略,以应对耐药性迅速上升和感染流行的问题。本文将对共识的主要内容进行详细解读。

一、引言与背景

鲍曼不动杆菌因其高耐药性和广泛的院内传播,已成为临床最重要的致病菌之一。文章介绍了《中国鲍曼不动杆菌感染诊治与防控专家共识》(以下简称“共识”)的编制背景和意义。共识总结了我国专家在鲍曼不动杆菌感染诊治和防控领域的实践经验,提出了具体策略,以应对耐药性迅速上升和感染流行的问题。

核心目标:

  1. 提高临床医生的诊治和防控能力。
  2. 规范诊断、治疗及防控措施,遏制耐药性增长。

二、鲍曼不动杆菌的耐药性分类与定义

共识明确了耐药菌的分类,并提供了具体定义:

  • 多重耐药菌(MDR):
  • 对三类或以上抗菌药物耐药。
  • 广泛耐药菌(XDR):
  • 仅对替加环素和/或多黏菌素敏感。
  • 全耐药菌(PDR):
  • 对所有可获得的抗菌药物耐药。

临床意义:

  • MDR、XDR和PDR的分类为耐药菌株的诊断、药敏检测和治疗方案的制定提供了统一标准。

三、流行病学特征

1. 主要感染类型:

  • 常见感染包括:医院获得性肺炎(HAP)、血流感染、中枢神经系统感染、腹腔感染、泌尿系统感染及皮肤软组织感染。

2. 菌株分离率:

  • 2006年:占临床革兰阴性菌分离菌株的8.8%。
  • 2012年:升至12%,且呈持续增长趋势。
  • 在ICU环境中分离率尤高。

3. 耐药趋势:

  • 对碳青霉烯类抗生素的耐药率从2005年的31%上升至2012年的56.8%。
  • 仅对多黏菌素B和多黏菌素E的敏感率维持在90%以上。

流行病学特点:

  • 鲍曼不动杆菌的主要感染部位是肺部,约占呼吸道标本分离菌的19.4%,是ICU院内感染的重要致病菌。

四、感染病原学诊断

1. 病原学标本采集与处理:

  • 血液、脑脊液等标本的采集需严格皮肤消毒,避免污染。
  • 呼吸道标本需进行半定量或定量细菌培养,以提高诊断参考价值。

2. 微生物学鉴定方法:

  • 使用自动化鉴定系统(如API 20NE、Vitek 2)常将鲍曼不动杆菌与醋酸钙不动杆菌混淆,临床上通常统称为“鲍曼不动杆菌群”。

3. 药敏试验推荐:

  • 对于XDR或PDR菌株,推荐采用MIC法测定敏感性。
  • 联合药敏试验方法包括琼脂棋盘稀释法、K-B法和Etest法,用于检测联合药物间的协同作用。

挑战与应对:

  • 鲍曼不动杆菌群的复杂性要求更高水平的实验室技术和诊断标准。

五、感染治疗策略

1. 抗菌治疗原则:

  • 经验用药:在明确药敏试验结果前,需综合考虑感染部位和患者病理生理状况。
  • 联合用药:尤其是针对XDR和PDR感染。
  • 个体化治疗:依据PK/PD理论优化给药方案。

2. 常用抗菌药物:

  • 舒巴坦复合制剂:
  • 对多重耐药菌有效,推荐剂量可达每日6-8克。
  • 碳青霉烯类抗生素:
  • 包括亚胺培南、美罗培南,常用于敏感菌感染或联合治疗XDR感染。
  • 多黏菌素:
  • 推荐剂量为每日2.5-5 mg/kg,适用于XDR和PDR感染。
  • 替加环素:
  • 对广泛耐药菌敏感,但需根据MIC值调整剂量。
  • 氨基糖苷类抗生素:
  • 常联合用药,剂量需根据患者肾功能调整。

3. 联合治疗推荐方案:

  • 含舒巴坦的复合制剂与多黏菌素、替加环素或氨基糖苷类联合。
  • 替加环素与多黏菌素、碳青霉烯类联合。

六、主要感染类型的诊治

1. 肺部感染(HAP或VAP):

  • 诊断依据:需结合影像学、临床表现及痰培养结果。
  • 治疗建议:疗程不少于2周,强调根据临床病情改善调整治疗。

2. 血流感染:

  • 治疗时间:单纯血流感染疗程10-14天;复杂感染需延长至4-8周。
  • 处理建议:尽早拔除相关导管,并排查感染来源。

3. 颅内感染:

  • 推荐联合药物治疗,疗程4-6周。

4. 泌尿系统感染:

  • 根据是否伴随导尿管感染,疗程7-21天不等。

5. 皮肤软组织感染:

  • 对复杂性感染需联合药物和外科干预。

七、医院感染防控

1. 传播途径:

  • 主要为接触传播,医护人员的手卫生尤为重要。

2. 控制措施:

  • 严格遵守无菌操作规范。
  • 实施接触隔离。
  • 加强环境清洁和消毒。

3. 抗菌药物管理:

  • 减少不必要的抗菌药物使用,避免选择压力加速耐药菌的产生。

八、总结与展望

· 总结:
文章系统性解读了共识内容,强调了诊断规范化和治疗方案优化的重要性。

· 展望:
呼吁开展更多临床研究以验证联合用药策略。提倡加强跨学科合作以应对耐药鲍曼不动杆菌的挑战。

© 2023 北京元石科技有限公司 ◎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42949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