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美国糖尿病指南:体重管理成为糖友新焦点
2025年美国糖尿病指南:体重管理成为糖友新焦点
美国糖尿病学会(ADA)正式发布了2025年糖尿病管理标准(Standards of Care in Diabetes—2025)。作为国际糖尿病学术领域的权威指南与风向标,新版指南继续将降低心肾风险、体重管理、降糖治疗作为糖尿病患者综合管理的三大核心。尽管过去一年间没有重大的临床研究证据发表,但新版指南仍在一些方面进行了微调,为糖尿病患者综合管理提出了新的推荐建议。
新指南最核心的内容之一是第9章——降糖药物治疗。该章节的精髓在于一个图标,虽然图标不大,但内容丰富。
首先,我们注意到三大核心策略的排序与上版指南(2024版)有所变化。上版指南的排序依次为降低心肾风险、血糖管理、体重管理,而本版更改为降低心肾风险、体重管理、血糖管理。这一变化可能体现出新指南更加重视2型糖尿病患者的体重管理,毕竟良好的体重管理对于解决2型糖尿病的很多问题至关重要。
关于降糖药物的减重作用,ADA指南并不认为二甲双胍具有显著的减重效果。指南将降糖药物的减重作用分为四类:第一类为减重效果非常强(如司美格鲁肽、替尔泊肽),第二类为减重作用强(如度拉糖肽、利拉鲁肽),第三类为减重作用中等(其他GLP-1受体激动剂、SGLT-2抑制剂),第四类对体重呈中性影响(如二甲双胍、DPP-4抑制剂)。因此,我们应该客观看待二甲双胍对体重的影响,不应过分强调其减重作用。
接下来,我们继续分析图标中的信息。
最左栏是关于具有心血管与肾脏高风险的2型糖尿病患者的降糖药物选择。这部分内容基本延续了上版指南的思路,即合并ASCVD或具有ASCVD高危因素的2型糖尿病患者首选经临床研究证实获益的GLP-1受体激动剂或SGLT-2抑制剂,血糖不达标则两者联用,还可考虑加用吡格列酮。值得注意的是,本版指南更加重视代谢相关脂肪性肝病或肝炎的治疗,其药物选择仍然是GLP-1激动剂、GIP/GLP-1双受体激动剂与吡格列酮的联合治疗,吡格列酮在本版指南中受到了更多关注。
往右看,合并心衰的患者,无论HFrEF还是HFpEF,都首选经临床研究证实获益的SGLT-2抑制剂。这是基于确凿的证据,不容置疑。
再往右,合并CKD的患者,首选经临床研究证实获益的SGLT-2抑制剂或GLP-1受体激动剂。同样,这也是基于充分的证据。
再往右看,是体重管理部分,前文已经提及,不再赘述。
最右栏是降糖治疗与血糖达标部分。这里终于看到了具有60余年用药经验的二甲双胍。新指南强调首选低血糖风险小的降糖药,从这一角度看,二甲双胍无疑是理想选择。然而,由于没有充分证据证实其具有心肾保护作用,各权威指南也只能将其视为一种降糖药而已。关于降糖作用强度,新指南将现有降糖药分为三类:很强(如度拉糖肽[大剂量]、司美格鲁肽、替尔泊肽、胰岛素),强(其他GLP-1激动剂、二甲双胍、吡格列酮、SGLT-2抑制剂、磺脲),中等(DPP-4抑制剂)。
糖尿病患者以血糖增高为主要表现,降糖固然重要。但我们必须明确,血糖管理的最终目的是为了降低靶器官损害风险,因此要优先选用既能降糖又能降低心肾肝损害风险的降糖药。关于这个问题,本版指南已经阐述得非常清楚。
再简单说一下第10章——心血管疾病与危险因素管理。这部分内容没有太大变动。高血压诊断标准仍为≥130/80 mmHg,糖尿病患者血压应降至<130/80 mmHg。血压超过120/80 mmHg即应启动生活方式干预,诊室血压超过130/80 mmHg即应启动降压药物治疗,血压超过150/90 mmHg即应启动两种药物联合治疗或单片复方制剂。降压药物首选ACEI或ARB,当然也包括ARNI。若效果不佳,可考虑加用CCB或利尿剂。此外,醛固酮拮抗剂在某些情况下也可能成为制胜法宝。
血脂管理策略也没有太多调整。40-75岁、没有合并ASCVD的2型糖尿病患者,应启动中等强度他汀治疗。若这些患者合并心血管高危因素,则应启动高强度他汀治疗,将LDL-C降低50%以上且降至1.8 mmol/L以下。为使LDL-C达标,可考虑在最大耐受剂量他汀基础上加用依折麦布或PCSK9抑制剂(特别注意:这一点与我国不同,我国以中等强度他汀为基础)。已经合并ASCVD的2型糖尿病患者,应直接启动高强度他汀治疗(与我国不同,请勿盲目效仿),必要时联合依折麦布或(和)PCSK9抑制剂,将LDL-C降低50%以上且降至1.4 mmol/L以下。不推荐联合应用他汀与贝特类药物(不会进一步改善预后),也不推荐他汀联合烟酸制剂(不改善预后但增加不良事件风险)。
本文原文来自河北省人民医院 郭艺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