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国家地理》深度剖析新会陈皮2产地篇——新会,七个世纪道地产区
《中国国家地理》深度剖析新会陈皮2产地篇——新会,七个世纪道地产区
陈皮,作为中国传统中药材和调味品,其道地产地经历了从长江流域向岭南地区的变迁。新会陈皮凭借独特的地理环境和历史传承,最终成为陈皮中的佼佼者。本文将为您详细解析这一历史演变过程。
1991年,西陵峡秭归县江段,收运柑橘的码头。 摄影/安哥
南橘北枳,历史上道地产地多变
《晏子春秋》中写道:“橘生淮南则为橘,生于淮北则为枳……水土异也。”古人们早就领会出气候水土对植物种植的影响。
根据对古籍中柑橘的产地记载发现,用于制作陈皮的橘最早出现于长江下游的江淮地区。
《禹贡》记载:“淮、海惟扬州,厥包橘柚、锡贡。”
《考工记》记载:“橘逾淮而北为枳。”
江淮一带温暖湿润,适宜柑橘类生长,早在汉代这一带便开始大规模种植柑橘,也为橘类药材的生产创造了条件。
长江流域是柑橘类植物的重要产地,随着三峡水利枢纽的建成与蓄水,库区柑橘的种植与运输也受到了不同程度的影响。
浙江杭州,党员志愿者帮企业员工翻晒陈皮。 摄影/王建才
陶弘景在《本草经集注》中记载: “以东橘为好,西江亦有而不如。其皮小冷,治气乃言欲胜东橘,北人亦用之,以陈者为良。”
这是最早提及橘皮药材的道地产区。所云东橘为今长江三角洲的江浙一带,而西江则是今江西地区。
直到宋代,江浙-两湖地区仍然是橘皮道地产区。宋《本草图经》记载: “今江浙、荆襄、湖岭皆有之。”
可见自先秦至宋代,橘皮的道地产区均在长江流域,江浙主宰了陈皮的上半场。
到了明代,产区发生了迁移。岭南的陈皮不但后来居上,并逐渐一统江湖,成为下半场的绝对主角。
气候变迁,道地产区陆续南移
《本草品汇精要》(公元1505年)载:“橘,主胸中疲热逆气,利水谷,久服去臭,下气通神……〔道地〕广东……”首次记载陈皮道地产区为广东。
《本草纲目》记载: “今天下多以广中来者为胜,江西者次之。”
在明万历年间(1609年)王命璇重修的《新会县志》中对土特产的介绍中就有陈皮。
清代《本草害利》记载:“广东新会皮为胜,陈久者良,故名陈皮。”
清乾隆年间所修的《新会县志》记载:“馀甘俗名油柑,苹药之属,陈皮邑出者佳。”
这一规律的背后是气候的周期性变迁。
这种变化不仅主宰了王朝兴衰,也影响了众多本草道地产区的位移,陈皮就是其中之一。得天时地利的岭南陈皮从此“一路开挂”!
《中华人民共和国药典(2020年版)》将陈皮药材分为陈皮和广陈皮,广陈皮又以新会陈皮独具道地药材特色,是上品。
群雄逐鹿,最终花落岭南
提起陈皮,最为知名的还是广东新会。陈皮并非新会独有,却以新会独尊。
作为广东三宝之一(陈皮、老姜、禾秆草)的新会优质老陈皮,动辄上千元,妥妥的本草界奢侈品,不仅成为国内一众大佬们茶桌上的新标配。
在“陈皮之乡”的新会,更成为闺女的标配嫁妆。当地人喜得千金后,就会开始储存一罐陈皮,经过二十多年岁月沉淀,待到女儿出嫁作为名贵的陪嫁。
陈皮嫁妆。摄影/leonwongstudio
新会陈皮的高品质
凭借的是三大独特优势
① 独一无二的原生种
② 七个世纪道地产区
③ 岭南温润气候加持
① 独一无二的原生种
元代至正七年(公元1347年)新会外海(今属江海区外海镇)陈惠甫拨田嘱书中写有“甘子田租十石”,这是他母亲在元初时的奁田。这说明当时新会有专门生产柑子的柑园。
这种独特柑橘品种,便是新会土生土长的茶枝柑。
新会柑,学名茶枝柑,拉丁学名Citrus reticulata‘Chachi’,其大种油身品系、细种油身品系作为新会陈皮的原料。茶枝柑起源于广东省新会,具有较多的野生柑橘资源的等位基因。
详见:《中国国家地理》深度剖析新会陈皮①品种篇——塔尖上的正统陈皮
茶枝柑采摘。摄影/晓宁Annie
② 七个世纪道地产区
道地广陈皮来自新会盆地,位于北纬22°05′~22°35′,东经112°46′ ~113°15′。北边有圭峰山脉,东南边有牛牯岭山脉,西南边有古兜山脉环抱着银洲湖及其平原区。
《道地药材标准汇编》中界定的广陈皮分布范围为:以广东江门新会(会城、大泽、司前、罗坑、双水、崖门、沙堆、古井、三江、睦洲、大螯和围垦指挥部行政区域)为中心,核心区域包括以银洲湖两岸冲积平原为核心的潭江沿岸冲积平原带和南部海滨沉积平原新垦区。
三水交汇、咸淡通融。(注:地形有夸张处理)
新会的水土非常独特,新会盆地是众多河流的汇聚之地,其中西江淡水来自云贵高原,每年裹挟着泥沙,汇入银洲湖,与来自谭江的水相互融合,并沉积形成黏土田、泥骨田、泥肉田、沙泥田。
由于新会盆地正处在珠江八门之一的崖门水道之上,每年3-9月海水沿银洲湖向内陆倒灌,带来丰富海洋物质的同时,与西江、谭江形成“三水交汇、咸淡通融”的特殊区域,造就新会茶枝柑生长的关键水土。
广东新会,泥子塔与茶枝柑种植园。山脚下就是梁启超故居。
③ 岭南温润气候加持
新会陈皮的高品质离不开独特海洋性季风气候加持,特别是每到十月底,当回南天与北风天相撞,造成空气异常湿润,并与河流、海水一起,共同为新会带来丰富物质的同时,也滋润出一个“湿盆地”,共同造就了新会茶枝柑生长的关键气候,这也是新会陈皮成品独特内含物的由来之一。
独特气候也造就了独一无二的晾晒环境。
新会陈皮可以存放在通风阴凉干燥处,在岭南季风干湿交替中自然陈化(湿陈化时间更长也更关键),同时可以利用高温来除虫除霉(例如日晒)。
众多优势地理因素相互叠加,最终让新会的陈皮像茅台镇的酒一样独特,原产地优势难以被取代!
经过长达7个世纪不懈努力,新会陈皮最终站上陈皮王国金字塔最顶端。
本文原文来自《中国国家地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