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小白 wenxiaobai
资讯
历史
科技
环境与自然
成长
游戏
财经
文学与艺术
美食
健康
家居
文化
情感
汽车
三农
军事
旅行
运动
教育
生活
星座命理

一个家庭,若父母过世十年后,你的家庭多半会发出这几种信号

创作时间:
作者:
@小白创作中心

一个家庭,若父母过世十年后,你的家庭多半会发出这几种信号

引用
网易
1.
https://www.163.com/dy/article/J6ETPGBI0543IBJW.html

人到中年,倘若身体健康,家人无恙,便是最大的幸福。而如果父母健在,那就简直称得上是天伦之乐。然而,月有阴晴圆缺,人有悲欢离合。随着每个人年龄的增长,我们总要接受身边人的离去,在形形色色的,离我们而去的人之中,也唯有父母的离去,最令我们不舍。

在一个家庭中的父母离世之初,家人们往往只能感觉到悲痛、怀念。可在父母离世十年之后,在时间的冲刷之下,一些始料未及的状况,可能就会在你熟悉无比的家庭中,悄然发生了。

父母,慢慢被忘了

父母过世的时间久了,许多人便会发现这样一种情况:自己的生活里,好像渐渐没有父母的影子了。然而在父母刚去世的时候,人们又往往悲痛欲绝,每天怀念着与父母有关的点点滴滴。为何时间一久,却连父母的名字都很少提及了呢?是父母留给自己的记忆,不够深刻吗?还是说,因为人性就是很凉薄呢?

我在小区里散步时,最常遇见的一位阿姨姓李。2021年的时候,李阿姨的老母亲患病去世了。这对于60多岁的李阿姨来说,是一个莫大的打击,她得知母亲去世的消息时,甚至一下子晕厥过去,送到医院抢救之后才醒过来。处理完母亲的丧事后,李阿姨又经常出现在小区散步。那时的她,每每跟人闲聊时,总会说到自己的母亲。说着说着,她便禁不住哽咽,泪眼婆娑。今年年初,我又在小区里见到了李阿姨。聊着聊着天,我突然发现,她似乎不再聊起关于母亲的话题了。我不禁思考,这是为什么呢?为什么仅仅过了两年,李阿姨的母亲,就好似从她的记忆里被抹去了一般呢?是因为李阿姨和母亲的感情,不够深厚吗?既然如此,在她听闻母亲的噩耗时,又何致悲伤至晕厥呢?想到这里,我不禁感到一丝悲切。“人死如灯灭”,人一旦死了,她曾经的喜怒哀乐,曾经存在过的证明,曾经留给他人的记忆,就宛如一缕飞灰,在一阵风过后,便烟消云散。

死亡,并非一个人生命的终点。一个人生命的完结,是她彻底地消失在了别人的记忆里。人们生性凉薄吗?并不尽然。只不过,时间的冲磨,会慢慢带走一个人曾经留下过的痕迹。也会带走我们关于她的记忆。

亲情,渐渐变淡了

有兄弟姐妹的家庭,往往会经历这样一种现象:家中的老父亲、老母亲在世之时,兄弟姐妹的家庭之间还经常串门、走动。但父母去世之后,几家之间的交流慢慢变少了。一开始,大家还会经常找个时间,聚一聚,走动走动。随着时间一长,渐渐地,可能就连过年的时候,大家也不会像往常一样聚在一起了。一个大家庭,需要一个纽带。

父母在世时,即便孩子已经成家,有了自己的小家庭,他们也会记得自己还有一个大家庭。无论是平日休息,还是逢年过节,兄弟姐妹们总会惦记着家里的老人,也基本都会“常回家看看”。家里的老人,往往是一个大家庭的“纽带”。而父母一旦去世,就意味着联系家庭成员的“纽带”断了。有一些人,会在家中的父母去世后,经常回到家中看一看。但每次去,都会感到一种悲伤。家还是那个熟悉的家,但自己熟悉的父母,却再也看不见了。父母去世后,家庭成员们不愿意回到父母家聚一聚,其实也情有可原,无可厚非。睹物思人,往往更让人感到难过。正如归有光在《项脊轩志》中,这样表达对妻子的思念:“庭有枇杷树,吾妻死之年所手植也,今已亭亭如盖矣。”父母去世后,能勾起我们对父母的思念的,也往往是某些物品。父母曾经住过的老屋、曾经坐过的板凳、曾经用过的扫帚,都能引起我们对父母无尽的思念。而思念,在此刻便意味着悲伤。另外,父母的离世,也意味着曾经的大家庭“散了”。靠父母维系的大家庭散了,在世的子女们,便只剩了自己的小家庭。人们在为生活奔波之时,也很难顾及曾经紧密连结的亲情了。人生在世,大多自顾不暇。要长久地维系曾经的亲情,实非易事。

子女,跟父母越来越像

父母的离世,对于整个世界而言,也只是多了一座小小的坟墓。可对于他们的子女来说,很可能是整个世界的崩塌。随着时间的流逝,子女们的悲伤之情渐渐被冲淡,思念父母的时间,也越来越少。可一天天、一年年过去,许多人会发现这样一种现象:自己跟父母,越来越像了。大多数人在年少时,都曾与父母起过或大或小的冲突。不少人在年少时都下定决心:“自己一定不会变成父母那样的人。”

步入中年后,见过了人生的酸甜苦辣,品尝了社会的人生百态。我们对父母的行为,或多或少也会有些理解,不再像年少时那般冲动、叛逆了。而父母离世,也意味着:他们的子女,也快到老的年纪了。父母离世几年后,很多人会发现,自己的一些习惯、性格,都在跟父母越来越像。比如,自己在做饭时,总会在某一顿饭,发现自己做出了曾经父母做出的口味;在超市买洗衣粉,回家发现自己不自觉地买了曾经父母用的牌子。甚至时间久了,还会有人发现,自己变成了和父亲一样的暴脾气老头、和母亲一样的啰嗦老太太。

对父母的思念,早已内化进了他们的心灵,最终成为他们自身行为、性格的组成部分。当人们发现,自己正在跟离世的父母变得越来越像时,心里总会禁不住,涌起对父母、对过往生活的思念。

结语

人生苦短,死神永生。死亡,是每个人难以逃脱的命运,是一个生命最后的表露。父母离世后,他们曾在世间留下过的种种痕迹,或彻底消失,或以一种隐蔽的方式继续留存。时间流逝,带走了太多。父母的离世,可能难免让我们经历遗忘,经历亲情的淡漠。这些如同死亡一样,难以避免,无可挽留。我们能做的,唯有放宽心态,珍惜当下。让每一个美好、的瞬间,成为永恒、珍贵的回忆。

© 2023 北京元石科技有限公司 ◎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42949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