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小白 wenxiaobai
资讯
历史
科技
环境与自然
成长
游戏
财经
文学与艺术
美食
健康
家居
文化
情感
汽车
三农
军事
旅行
运动
教育
生活
星座命理

观点综述 | AI和虚拟制作在电影行业的最新应用怎么样了?

创作时间:
作者:
@小白创作中心

观点综述 | AI和虚拟制作在电影行业的最新应用怎么样了?

引用
搜狐
1.
https://www.sohu.com/a/790392936_100240657

2024中国重庆科技电影周于6月25日-30日在重庆永川举行。围绕“电影与科技的结合”,一系列的主题沙龙、大师讲堂陆续开展,邀请了业内颇具声望的行业名家,共同分享电影科技最新成果,探讨未来发展方向。其中,AI和虚拟制作两大话题成为讨论焦点。

AI在电影行业的应用现状与挑战

AI的实际应用成果

AI已经在电影行业的各个方面得到广泛应用,并且技术处于加速迭代过程中。清华大学教授、中国电影家协会副主席尹鸿指出,AI生成的图像已经开始展现出微妙的情绪和神态。例如,他让AI制作了一只教授猫,惊讶地发现它不仅能够完成任务,还具有自己的神韵和神态。

然而,在视频内容上,AI仍存在一些缺陷。中影人工智能研究院负责人、中国影视摄影师学会副会长马平表示,在传统的后期制作流程中,AI已经可以实现98倍的效率提升。同时,AI在译制方面也实现了用演员原声说任何语言的功能,这能最大程度保留角色完整性。

中国企业在AI落地影视行业的探索

中国企业在AI落地影视行业方面进行了积极探索,但也面临一些挑战。尹鸿指出,中国企业在AI领域存在过度竞争的问题,需要更多的独角兽企业和行业协调。马平则指出,中文互联网数据相对质量较低,且大量网站存在反爬虫机制,这给数据训练带来了一定的劣势。此外,整个影视产业特别是电影行业缺乏相关人才,需要十年甚至更长时间的培养。

中影正在着力打造一个电影产业的垂直模型,计划将整个电影全产业链的可模型化部分提炼出来,形成几十个甚至上百个小模型,这些小模型之间的数据和算法是互通的,从而打造一个完整的电影产业垂直模型。

图拉古则致力于让机器拥有像人脑一样的最佳功耗比,通过将人脑的专业视觉区变成专业的垂直AI模型,实现以非常低的算力达到前所未有的能力。

创作者与AI的关系

关于创作者与AI之间的主体性关系,专家们普遍认为,AI会深刻影响影视行业,但不能替代影视创作。未来的竞争将更多体现在创作层面,而不是技术层面。AI依赖过去经验的生产逻辑本质,让从业者对创造力的信心不应消弭。

马平指出,很多电影节都在开办AIGC的短片单元,这表明AI工具的潜力正在被发掘。先壤影视制作(上海)有限公司副总裁周祚则强调,电影制作是一个复杂的工业化流程,需要AI在细分板块中解决具体问题,而不是提供整体解决方案。

虚拟制作在电影行业的应用与前景

虚拟制作的价值

虚拟制作对提高电影制作效率和节省成本具有显著价值。中国艺术研究院影视系副研究员刘藩举例说明了虚拟制作在《寻龙诀》和《独行月球》中的应用,这些案例显示,通过预演可以节省20%以上的成本。

深圳市洲明科技股份有限公司副总裁刘俊指出,虚拟拍摄有两大特点:一是影视内容制作的后期前置,二是能够节约巨大的制景成本。通过UE引擎,可以先将数字资产做好并投放到大屏幕上进行拍摄,这种流程对效率的提升显而易见。

商业模式与行业标准

达瓦影像科技公司创始人卢琪分享了其公司在虚拟拍摄领域的成功经验。2024年至今,该公司已完成14部虚拟拍摄的电影电视剧项目,棚使用率高达90%以上。他认为,虚拟拍摄公司首先是一个商业行为,需要尊重市场规律,围绕虚拟拍摄的生态伙伴也需要完备。

然而,国内企业在虚拟制作方面普遍存在标新立异的问题。刘俊指出,与好莱坞相比,国内企业在LED屏技术标准上过于追求创新,如采用REC标准而非DCI2020标准,以及追求过小的灯珠间距。这种过度创新可能不利于行业标准化发展。

未来展望

虚拟制作在电影工业化中的角色备受关注。周祚认为,虚拟制作将成为中国电影工业的核心部分或不可或缺的模块。虚拟制作可以消除信息差,提升创作和制作过程中的效率。因此,推动虚拟制作在整个流程中的应用是必要的,至于是否需要围绕虚拟制作展开整个工业化流程,可以留待后续发展。

© 2023 北京元石科技有限公司 ◎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42949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