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药学科普】吃药也会引发血压升高?一起来了解“药源性高血压”
【药学科普】吃药也会引发血压升高?一起来了解“药源性高血压”
【导读】高血压是常见的慢性疾病之一,但你可能不知道,某些药物也可能导致血压升高,这种现象被称为"药源性高血压"。本文将为您详细介绍药源性高血压的定义、诊断标准、常见致病药物以及预防和处理方法,帮助您更好地了解这一健康问题。
药物所致的高血压被称为“药源性高血压”,是继发性高血压的常见原因。
高血压严重威胁着人类健康,它与脑卒中、心肌梗死、猝死、心力衰竭以及终末期肾病的发生独立相关,作为心脑血管疾病的一种常见危险因素,血压控制良好可以显著降低这些不良事件的发生。但现实中高血压的控制并不理想,特别是继发性高血压,其中药源性高血压就属于继发性高血压的一种。
药源性高血压,正式的医学定义,是指因药物不良反应,或者联合用药的相互作用,以及用药不当引起的血压升高。药源性高血压常见的临床表现包括不明原因的头痛、头晕、心悸、失眠、乏力等,通常这些表现会在停药后而消失,偶尔会出现高血压性脑病等并发症。
药源性高血压诊断的主要依据
- 血压升高达到高血压诊断标准;
- 有头痛、头晕、心悸、失眠、乏力、水肿等临床表现;
- 血压升高及其临床症状与相关药物有一定时间关系;
- 从该药药理作用推测有致高血压的可能;
- 有该药或与其他药物合用致高血压的报道;
- 撤药后血压恢复至用药前水平,临床症状消失;
- 如进行药物激发试验,血压再次升高。
符合以上7项中任意3项或具备6、7两项中任意一项,同时还具有其他任意1项时,临床即可高度怀疑为药源性高血压。
容易引发药源性高血压的药物
如何预防及处理药源性高血压
药源性高血压多数情况下是可以预防的,血压升高程度较轻,停药后多可恢复,但少数情况可发生高血压脑病、心脑血管意外及肾损害等严重并发症。临床在使用可能引起药源性高血压的药物时,应首先进行风险评估,用药期间密切监测患者血压变化,尤其是大剂量长疗程用药时。
药源性高血压是继发性高血压的一种,是引起难治性高血压的重要原因。药源性高血压重在预防,其预防原则如下:
① 用药前仔细体检并询问有无高血压、心功能不全、肾功能不全等疾病,有者慎用或禁用可能导致药源性高血压的药物;
②仔细询问患者既往用药情况,尽可能避免使用曾使患者产生高血压的药物;
③在降压治疗中最好不同时使用可引起血压升高的药物,以免影响降压效果以及撤药时引起低血压和反跳性血压升高;
④注意药物相互作用,避免同时合用可能导致血压升高的药物;
⑤对一些作用机制不清的药物,应注意观察,小心使用,以避免药源性高血压的发生。药源性高血压治疗的总原则是及早发现,对因对症处理。
药师提醒:
突然的血压波动,我们首先想到的不应该是药物治疗,而是分析并去除可能存在的诱因,在此基础上的治疗才会更加科学合理。
一般来讲,停用引起血压升高的药物后,血压可以逐渐下降直至恢复用药前水平。如不能自行恢复,使用降压药物对症治疗。对于出现严重高血压者,在停药基础上根据情况使用利尿药如呋塞米,并可给予静脉降压药物,平稳缓慢降压。
参考文献
[1] 《中国高血压防治指南》修订委员会. 中国高血压防治指南2018年修订版. 心脑血管病防治,2019,19(1):1-44.
[2] 刘琛, 王育琴. 药源性高血压的发病机制、致病药物及其防治. 药物不良反应杂志,2012,14(3):160-164.
[3]张毅,曹小倩,卢新政. 药源性高血压研究进展[J]. 国际心血管病杂志,2020,47(4):216-220.
[4] 王鸿懿. 高血压可以由药物引起吗?如何识别和干预?[C].第十二届中国心脑医学大会论文集. 2014:224-228.
[5]Lovell AR, Ernst ME. Drug-Induced Hypertension: Focus on Mechanisms and Management. Curr Hypertens Rep. 2017 May;19(5):39.
[6] 郑志鹏,张卫,李炽昌.抗血管靶向药物相关性高血压的治疗进展[J].中国老年学杂志,2021,41(18):4146-4149.
[7]李青泉,和丽丽,李刚. 药物相关性高血压——经常发生却易被忽视的继发性高血压[J]. 中华高血压杂志,2019,27(7):687-69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