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小白 wenxiaobai
资讯
历史
科技
环境与自然
成长
游戏
财经
文学与艺术
美食
健康
家居
文化
情感
汽车
三农
军事
旅行
运动
教育
生活
星座命理

港人最爱去的7座庙宇:上香比上班还卷?

创作时间:
作者:
@小白创作中心

港人最爱去的7座庙宇:上香比上班还卷?

引用
1
来源
1.
https://www.hkcd.com.hk/content_app/2024-03/19/content_8628229.html

在快节奏的都市生活中,越来越多的年轻人选择在忙碌的工作之余,走进庙宇,寻求心灵的慰藉。在香港,这种现象尤为明显。从天后庙到天坛大佛,从车公庙到黄大仙祠,每一座庙宇都承载着港人的信仰与寄托,也映射出这座城市独特的文化魅力。

上班太卷?想和水逆说拜拜?

卷累了无所谓,这届年轻人会在上班和上进之间,选择上香。

没有什么地方比庙宇更能吸引疲倦了一周的灵魂。对于香港人来说,上香更是一件比上班还要卷的事儿。

遍地庙宇,安放了港人寄托的信仰,是他们表达情感的最好方式。缥缈的香灰烛光中,承继着久远的神话传说,可以窥见香港历史的痕迹,也映出对生活美好的向往。

香港是有名的庙宇集中地,有名有姓的神仙根本数不过来。

香港神仙界 比人间还卷

在香港烧香拜佛,主打一个心诚则灵。

有多虔诚呢?

上班可以迟到,但拜佛一定得赶早。文件可以忘了保存,但拜佛可容不得出分毫差错。

在小红书上搜索“香港庙宇 拜佛攻略”,你会得到上千条笔记,对哪间庙里的哪尊佛术业专攻于什么方向都了如指掌。

谁懂,上一次这么认真做功课还是填报高考志愿。

没想到吧?从前对封建迷信嗤之以鼻,如今认真研究黄历等着进庙长跪不起的,居然是同一拨人。

(不过是从前考试都要用孔庙祈福版中性笔的那帮小孩长大了。)

从前出游,必定是去著名景点打卡,而今去当地庙宇拜一拜,成了一种日常生活习惯。

等考研成绩、等入职offer、等体检结果,都要去拜一拜才安心。

哪怕无事挂心头,绕着寺庙的外墙溜达两圈,亦是一件功德+1的好事情。

关于年轻人为什么愿意去拜佛,社交平台上一条最高赞的答案是“未知苦处,不信神佛”。

年轻人努力试图去抓住一点什么才有安全感,哪怕是拜神这种玄幻的事情。

毕竟很多时候,我们只是差那么一点点运气。

庙宇哪个灵?

天后庙

粤语歌《下一站天后》,带火了天后庙。来香港走一趟,不少人都不忘去天后站虔诚地打卡。

也许人生的下一站就真的是“天后”了呢?

妈祖在香港皆称天后。天后,香港神界的顶流,是香港目前最多人信奉的传统文化神明。

几百年前东南沿海地区对天后的崇拜,一点也不亚于现在的粉丝追偶像的疯狂。

天后娘娘的原型是渔家女子林默娘,一生在海难中救人无数,香港沿海渔民都很尊敬她,所以建了很多天后庙宇,在港九附近随便走走就能碰到一座。

农历三月廿三是天后的生日,每年全香港都有差不多70多座天后庙张罗这回大事儿,热闹程度可见一斑。

天后庙的屋脊装饰华丽,壁画精致细腻,庙内更有一些由清代保存到现在的历史文物,包括于1747年铸造的一口古钟。

天后的魅力是你绝对想象不到的,平日里面色紧张、走路快到飞起的香港人,一遇上天后宝诞的巡游,脚步就会条件反射般不自觉地放慢下来,甘愿驻足三小时围观欣赏将近30支花炮队伍舞龙舞狮。

毕竟,对于躺不下去、卷不起来的现代人来说,没有什么能阻挡一颗想要求得神灵庇佑赢得好运的心。

香港境内的各天后庙,常以“漂浮之说”立庙。也就是说明,只要在海岸边拾到天后神主牌、木像等跟天后有关的物品,人们便就会就地立庙,奉为神明。这便是香港遍地都是天后庙的原因。

当年温柔守护着那些渔民们的妈祖,看到自己被这样铭记,应该也会欣慰吧。

如果你逛腻了“购物天堂”的繁华香港,下回不妨给自己一个放松的机会,来禅意满满的庙宇感受片刻灵性与安宁。

天坛大佛及宝莲禅寺

位于大屿山昂坪的巨大的天坛大佛,天然带着一种崇高的美感。

仰望昂坪山顶,庄严祥和的大屿山“云中佛”高高坐,佛像总高度约34米,气势磅礴,其下的人们顿觉自己十分渺小。

大佛端坐于山巅,底座是一朵莲花,法相庄严,建筑技艺和造像艺术的功力与美感发挥得淋漓尽致,磅礴气势喷涌而出。

在大佛之下,便是百年古刹宝莲禅寺,有“南天佛国”之称。

走入寺内,可见多座富含中国色彩的建筑,半山腰的云雾气息与香火味混合着缭绕在红砖绿瓦间。

除了佛诗庙宇之外,大屿山有着醉人的风景,绿油油的森林像是一块画布在四面八方摊开。

港剧《盲侠大律师》的取景地之一心经简林也隐藏在这片森林之中,这是全球最大的户外木刻佛经群。

简林用38条花梨木柱组成,依照山势排列成“无限”的符号,有着生生不息的寓意。

来这里一次,就相当于给心灵和眼睛都做了一次涤荡灵魂的SPA。

车公庙

沙田车公庙的历史可以追溯到300多年前。走进车公庙主殿,看到威武雄伟的车公像,不禁令人肃然起敬。

每年农历年初三人潮最汹涌,很多香港市民都爱到车公庙打卡,整一个就是神仙驻人间总办事处。

要是让香港人六点起来接神?

不到四点,他就守在庙门口。

人们转转铜风车,祈求新一年转出好运新机。

志莲净苑及南莲园池

拨开九龙的一片喧嚣,映入眼帘的就是志莲净苑及南莲园池。

志莲净苑是一座佛寺,以仿照唐代的木结构建筑为特色,采用天然建材,用榫接方式合,完全不用钉子,整体高雅古朴。

毗连的南莲园池则是古色古香的园林,同样以唐代建筑为蓝本。

漫步的悠闲,山水园林的惬意,远离尘嚣的禅意,在这里都能找得到。

如果你有“窗景情结”,不妨到园内的“龙门楼”找一个靠窗座位,一边吃一边欣赏外面的人造瀑布。

文武庙

上环喧嚣之地,藏着香港最大的文武庙。

轻烟缭绕之处,整个天花都吊挂着长燃不熄的塔香,代表善信祈求健康、财富和快乐的祝愿。

这里香港历史最悠久的庙宇之一,属于法定古迹,庙内保存了两件有逾百年历史的文物。

中上环以前是墟市,是很多人做生意的地方。生意人平日最重视两样东西,一是信用义气,货物往来。二是聪明头脑,人一定要够清醒才做得成生意。

文武庙内供奉着“文帝”和“武帝”两位神明,文武两帝掌管人世间文事武功,也就是现代人说的事业财运,所以香客以商界和金融界人士居多。

你尽管去烧免费的香,许价值亿万元的愿,咱主打的就是一个真诚。

黄大仙祠

若论香港出名的庙宇,啬色园黄大仙祠绝对不能没有名字。这里除了黄大仙,还同时供奉观音菩萨、孔子等,三教融合是一大特色。

值得一看的更有古色古香的建筑与庭园,特别的“五形”建筑布局,祠中的飞鸾台、经堂、玉液池、盂香亭及照壁,分别代表了“金、木、水、火、土”五行。

据说黄大仙“有求必应”,签文灵验,常年吸引无数善信到来膜拜求签,香火鼎盛。

黄大仙祠外的“抢头香”活动,年年盛况空前,大家都希望求得一年好运气,是香港别具特色的贺岁习俗。

洪圣古庙

洪圣爷是南海海神。香港海岛无数,祈求海上平安便成了渔民的心愿。当地也有不少关于洪圣爷显灵,守护海岸线上人民的故事。

供奉洪圣的湾仔古庙,在湾仔的内陆地带,被现代楼宇包围着,格外显眼,颇有“心远地自偏”的古朴气质,属于香港一级历史建筑。

相较于湾仔闹市里的洪圣古庙,鸭脷洲的这座古庙则像是小社区里的庙宇,至今仍然处于沿海的位置。

走进小岛内的古庙,时空仿佛凝固,心里也不自觉平静下来。

形形色色的佛庙廊宇,陪伴了一代又一代的港人成长,庙宇文化也成了香港这座大都市不可或缺的一部分。

在极度发达的现代,寺庙以旧事物的姿态伫立,抚慰港人心灵。

如果你说拜神是迷信,他们一千个不答应。

这是尽人事、知天命,顺势而为。努力之后,再去求运气。

但你要是不拼,拉倒吧。神仙也懒得理你。

生活的不确定性一直存在,烧香拜佛更像是为了给自己努力叠一层玄学的buff。

万一哪个心软的神就给你实现了呢?

但这一层buff并不能替代需要你的努力与付出。

神仙到底灵不灵,其实没那么重要。

毕竟,出了寺庙,该怎么卷还得怎么卷。

© 2023 北京元石科技有限公司 ◎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42949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