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小白 wenxiaobai
资讯
历史
科技
环境与自然
成长
游戏
财经
文学与艺术
美食
健康
家居
文化
情感
汽车
三农
军事
旅行
运动
教育
生活
星座命理

雨水节气后,巧借中医做好这些养生与保健→

创作时间:
作者:
@小白创作中心

雨水节气后,巧借中医做好这些养生与保健→

引用
1
来源
1.
http://cj.sina.cn/articles/view/1746692527/681c69af02001f2du?finpagefr=p_104

雨水时节,天气逐渐回暖,降水开始增多,空气中的湿气也逐渐加重。此时应该如何做好健康保健?中医在治疗消化道疾病方面有哪些好的方法?春季应该如何调节情志?让我们一起来听听专家的建议。

雨水时节,乍暖还寒,降水逐渐开始增多,要根据气温变化,适当的增减衣物。春季也是过敏性疾病的高发时期,患有慢性支气管炎、哮喘、皮肤病的朋友们,要提早做好自我防护。

春节假期刚过,各地迎来学生开学季和返城务工季。虽然目前流感等呼吸道传染病处于低流行水平,但仍要注意做好自我防护。

近日,国家卫生健康委印发2025年为民服务八件实事工作方面的通知,聚全委全系统之力,对儿科服务、心理和睡眠门诊服务、血液透析服务、检查检验结果互认、托育服务、血费减免、健康知识宣传等为民服务实事作出了细致安排和部署,指导督促各地按照今年全国卫生健康工作会议的要求狠抓落实,务必抓出实效。

接下来我们将围绕雨水时节的健康保健、呼吸道传染病以及消化系统疾病的防治等,就大家关心的问题予以解答。

雨水时节如何做好健康保健?

Q:雨水时节降雨开始增多,空气湿度较大,中医认为此时应该以健脾祛湿为主,请问在雨水节气应如何做好健康保健?有哪些祛湿健脾的食材推荐?是不是所有人都适合祛湿呢?

A:雨水节气天气逐渐回暖,降水开始增多,空气中的湿气也逐渐加重,容易出现食欲下降、消化不良、腹泻腹胀等症状,这时候健康保健的重点是在健脾祛湿,尤其是在南方。

中医认为,多甘少酸健脾阳,是雨水节气饮食的一个重要的原则,应少吃山楂、乌梅等酸性的食物,多吃大枣、山药等具有甘甜味的一些食物。要注意少吃生冷、油腻、高糖等加重湿气的食物。

我们向大家推荐几款药食同源的食材:第一个是我们常见的薏米,可以跟赤小豆一块儿煮水饮用,也可以做成薏米红豆粥、薏米冬瓜汤等等;另一个也是大家比较熟悉的山药,如山药排骨汤、山药小米粥、白扁豆山药粥,这都是老百姓家里可以做的。另外雨水季节也可以适当吃一些辛温的食物,比如韭菜、香椿、葱等,有利于消化功能的增强。

需要注意的是,湿邪分为不同的证型,每个人的体质也不一样,比如形体偏胖、大便黏滞、小便偏黄的,这种人属于湿热体质,这时候需要清热祛湿。而对于一些畏寒怕冷、腹胀腹泻、疲乏浮肿的这些寒湿体质的人需要温中散寒祛湿。

另外需要注意的是,并不是所有人都要祛湿。比如我们说的手足心发热、口干舌燥、舌质红没有舌苔的这类阴虚体质的人,使用温燥祛湿的药物或食物,会进一步伤阴导致虚火更旺,出现烦躁、失眠等症状。另外,些血虚体质的人,要慎用祛湿,比如女同志月经量少,面色萎黄、唇甲色淡,盲目祛湿可能会耗伤气血,使血虚加重。还有一些需要注意的是,老年人和小孩也不能盲目祛湿,在祛湿的同时首先还是以健脾为主。

中医在治疗消化道疾病方面有哪些好的方法?

Q:假期期间,走亲访友、聚会聚餐比较多,有的人因为饮食、作息不规律引起胃肠道不适,请问中医在治疗消化道疾病方面有哪些好的方法吗?

A:中医治疗消化道疾病注重辨证论治。我们强调饮食是调节脾胃的关键。

首先是规律饮食,也就是说要定时定量,避免过饥或者过饱,吃七八分饱,不要吃太撑。另外吃饭一定要细嚼慢咽,避免加重胃肠负担。

第二,避免吃刺激性食物,比如有胃溃疡的人群,少吃辛辣、油腻、过烫或者腌制食品,有消化不良或者胃食管反流的人应该少喝浓茶、酒、碳酸饮料以及土豆、红薯等容易产气的食物,胃酸过多的要减少甜食的摄入或者酸性食物的摄入,比如柑橘、番茄等。

第三,要选择易消化的食物,主食以软米饭、面条为主,蔬菜以煮熟为主。另外,肠道菌群失调容易腹泻的人群,我们建议喝一些含有益生菌的酸奶,来帮助缓解腹胀等消化不良的症状。

我们在这里向大家推荐三个简单的中医外治方法。

第一,饭后半小时左右,可以顺时针按摩自己的腹部,每次100圈左右,这样可以促进胃肠道的蠕动,对于缓解腹胀以及慢性便秘很有益处。

第二,选择一些穴位,比如中脘、关元,中脘是在咱们的剑突下和肚脐连线正中的地方,关元是在脐下三寸,也就是肚脐下四横指比住下横线的位置,我们选择这两个常用穴位,按一下然后顺时针揉三下,每次揉30-50次,每天揉两次,以感到酸胀或者发热为宜,这样能够缓解胃脘部的疼痛还是非常有好处。

第三是中药外治的热熨法,我们在市场上可以买到食盐、吴茱萸、麦麸等炒热,可以装入自己制作的小布袋里面,如果胃脘疼痛,可以放在自己的痛处,每次20分钟左右,每天1-2次,可以有效缓解腹部的疼痛。

当然也请大家注意,如果出现持续的剧烈腹痛不能缓解,或者呕血、黑便、严重腹泻等现象,还是建议到医院及时就诊。

春季如何调节情志?

Q:春节过后,大家也陆续进入了工作状态,请问有哪些适合春季的情志调节方法,来帮助大家更好的保持状态?

A:我们中医认为,情绪波动之后,容易出现肝脾失和,进而影响脾胃消化功能,大家可能也有一些生活经验,比如生气之后或者工作不顺利,容易出现情绪不畅、两胁胀满,甚至这几天不想吃东西了,食欲下降,胃部胀疼等症状。

我们要注意情志的调节,首先在起居作息方面要保持情绪的平和,保持夜卧早起,与天相应的习惯,顺应大自然的气机,家里和办公室可以增加一些绿色的植物,绿色环境有助于舒缓肝气。

第二,要增加运动时间,多和大自然接触,选择温和有氧的运动,比如快走,太极拳、八段锦等运动,每天30分钟左右,微微出汗,这样能够有利于气血循环,排除湿气。

第三,在饮食方面,春天应该多吃一些绿色的食物,比如菠菜、芹菜、荠菜等等,这样青色入肝,有助于疏泄。

最后也给大家介绍一个代茶饮,适量的玫瑰花、茉莉花、菊花搭配使用,可以起到调节情绪、保持良好心态的作用。

来源:健康河南

© 2023 北京元石科技有限公司 ◎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42949号